常瑩楊景晁,2遲靜姜雙雙王愛琴
(1,山東省畜牧協會250022;2,山東省畜牧總站250022;3,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畜牧獸醫工作站264100)
當前肉雞行情現狀分析與未來走勢預測
常瑩1楊景晁1,2遲靜3姜雙雙1王愛琴1
(1,山東省畜牧協會250022;2,山東省畜牧總站250022;3,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畜牧獸醫工作站264100)
從2016年春季開始,肉雞行情一直呈現偏弱走勢,肉雞市場持續低迷,期間出現過小幅回升,但總體來說仍在低位震蕩。自人感染H7N9病毒事件發生后,肉雞行情更是一路走低,截止到2月中旬跌至冰點,養殖戶損失慘重,養殖生產信心和積極性深受打擊。
本輪行情低谷對肉雞影響巨大,種雞、商品雛、毛雞都處于低位運行。
父母代肉種雞苗每只虧損1.6~2.0元,處于嚴重虧損狀態,而去年同期每只獲利1.0~2.0元。
1月中旬至2月上旬,商品肉雛價格穩定在1.25~1.35元之間,2月中旬,肉雛雞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目前每只均價僅為0.4元。
毛雞價格從1月初開始一直小幅下降,均價從1.7元/kg降為目前的1元/kg,有的地方跌至0.8元/kg,每出欄一只肉雞虧損近4~8元,去年同期則保持較好利潤,有的單只獲利5元以上,反差巨大。有保底合同的,如山東大寶的合同戶,價格在1.4元/kg左右,勉強維本。
造成本次家禽行情低谷原因很多,既有產業內部的矛盾和問題,如產業自身脆弱、抗風險能力不強、產業體系還不完備、競爭力弱等,也有外部消費者心態不成熟、消費階段性低迷、突發事件沖擊、媒體宣傳誤導等因素影響,是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造成消費低靡的因素很多,其中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影響首當其中。自人感染H7N9事件報道后持續發酵,加之媒體報道的方式有欠妥當,宣傳過度,特別是報道中提到建議關閉活禽市場、少接觸活禽甚至將H7N9與禽字關聯的提法,引起部分消費者的誤解和恐慌,公眾本就對食品安全敏感的神經被再次觸動,由于他們對H7N9認識不科學,對禽肉產品產生恐懼心理,出于安全考慮會做出減少食用、拒絕消費的行為,即使原本理性消費的消費者在這種環境下也會心有余悸。而部分酒店、飯店等消費場所也有意識控制以禽肉產品為食材的菜肴。這些因素導致消費需求下降迅速,直接影響到禽肉產品生產。
部分養殖場戶對形勢分析判斷不夠準確,認為跨年度雞少,會出現利潤高的現象,但今年跨年度雞源非常充足,屠宰企業員工返廠不及時,新員工多,不能夠按計劃宰殺量宰殺,一定程度造成肉雞銷量下降,從而出現行情低迷的情況。
受傳統消費習慣的影響,很多居民在春節前備足了大量的雞肉產品。比如,山東省仙壇股份春節前的肉雞產品銷量非常好,達到零庫存。春節過后一段時間內,多數居民對雞肉的消費仍以消耗儲備為主,對市場刺激不大。同時春節過后,作為白羽肉雞產品一大消費群體的工廠、學校食堂等剛步入或即將步入消費狀態,對市場刺激滯后。
為了避免潛在風險,部分地區輕率采取關閉活禽市場的行為,一些地方和部門甚至不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要求,簡單作出了不讓家禽及產品流通的規定,嚴重阻礙了苗禽、活禽及產品流通。
山東省禽肉外向型特色突出,很多企業禽肉產品出口占企業生產份額比重較大。據了解,我國發生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以來,進口國雖然暫時沒有封關,但他們加大檢測力度,增加檢測頻率,一定程度上增加出口企業負擔,影響企業經濟效益。
H7N9仍是最大的影響因素,按照歷史情況分析,H7N9事件影響將至少持續到4月中下旬以后,因此,5月份以后商品肉雞需求端將會逐步回暖,但需要1~2個月來消化積壓的產品。
短期來看,供應端的萎縮和需求端的回暖會在5月初形成交叉,屠宰企業會在4月下旬開始加大屠宰量以備貨,屆時將會出現一波商品肉雞價格上漲的小高峰,相應地肉雛雞價格會在3月中旬回暖,3下旬到4月上旬或將形成一波高峰。
中長期來看,祖代肉雞引種減少,父母代肉雞苗價格有上漲動力。數據顯示,2016年前11個月,全國祖代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