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雷李新春劉嬌容劉錦旺屈雷*
(1,陜西省陜北絨山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719000;2,陜西省佳縣通鎮畜牧獸醫站 719200)
羊絨細度測定操作規程
史雷1李新春1劉嬌容2劉錦旺2屈雷1*
(1,陜西省陜北絨山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719000;2,陜西省佳縣通鎮畜牧獸醫站 719200)
本操作規程規定了用BEION F10全自動纖維細度儀測定羊絨細度的試驗方法;適用于絨山羊絨纖維細度的測定。
GB 18267-2013山羊絨。
GBT 10685-2007羊毛纖維直徑試驗方法投影顯微鏡法。
羊絨細度 (Cashmere Fineness):羊絨纖維縱向投影寬度的平均值。
本方法用BEION F10全自動纖維細度儀進行羊絨細度測定,基于BEION全自動顯微鏡、纖維制樣器套裝以及專業圖像處理自動分析軟件,用纖維切刀將絨纖維切成1.5㎜左右的短纖維片段,再將短纖維片段均勻的分布在載玻片上,然后將載玻片置于全自動顯微鏡載物臺上,載樣片經透射式光學顯微鏡放大后,經過圖像處理軟件進行自動圖像處理數據,得到纖維細度、分布、標準差、變異系數等參數。
BEION F10全自動纖維細度儀 (BEION F10全自動顯微鏡、纖維切刀、纖維布樣器、高性能商用電腦、BEION F10系統軟件)。
試驗研究羊、群體鑒定羊、育種群候選的公、母羊,1歲羊尤為重要。應在規定部位剪取一定數量的絨毛混合物作為樣品。
羊絨細度分析樣品,一般規定在羊體下列部位進行采樣:
肩部:肩胛骨的中心點。
體側:肩胛骨后緣一掌處,體側中線稍上方。
股部:腰角與飛節連線的中點。
背部:耆甲與十字部的中心點。
腹部:公羊在陰鞘前,母羊在乳房前一掌處的左側。
采樣部位根據育種需要,種公羊一般采肩、側、股、背、腹5個部位,至少需采3個部位 (肩、側、股);母羊僅采體側1個部位,也有采3個部位的。在群體鑒定時,一般只采體側1個部位 (因為體側部絨細度接近肩、側、股、背、腹5個部位絨細度的平均值)。對于科學試驗,具體應根據試驗要求確定采樣部位。
分析用絨毛樣品應于每年剪毛前,采集生長足12個月的羊毛絨,周歲羊其絨毛生長時間多數超過12個月。每個采樣部位采集絨毛樣一般需2g左右。
在采樣部位用剪毛剪貼近皮膚處剪下絨毛,用手指捏緊絨樣下部將其撕下,盡可能保持絨毛的長度、彎曲及毛叢原狀,避免抖掉雜質,毛茬盡量留短。
采集絨毛樣品應按其自然狀態分別于自封袋中裝好,每袋應注明羊場名、羊號、品種、等級、性別、部位、采樣日期和采樣人等。
絨毛樣品保存時應注意通風、干燥和防蟲蛀;當年采集的樣品應于秋季配種前做完分析。
從供測試的絨毛樣品中,各選取重約1g左右的小試樣,置于編好序號 (或原始羊號)的紙上。
將選取的每個小試樣分別置感量為0.0001g電子天平上準確稱量,記錄數據。
將稱量后的絨毛小樣用手撕松抖去沙土并用尖頭鑷子將絨毛中的雜草、皮屑等雜質除去,但注意不要使毛絨丟失。
取3個500ml燒杯,分別加入約60%容量的95%酒精,用鑷子將絨毛小樣置于第1個燒杯中來回擺動充分洗滌,撈出控干后置于第2個燒杯中來回擺動充分洗滌,然后撈出控干后再置于第3個燒杯中來回擺動充分洗滌,最后撈出控干后放于濾紙上自然干燥24h。
將洗滌干燥了的絨毛小樣再充分撕松、抖去剩余雜質,置感量為0.0001g電子天平上準確稱量,記錄數據。
手工將絨毛小樣中的羊毛全部抽出 (山羊絨與毛的界限比較明顯,根據粗細與光澤挑出羊毛,但絨中可能有極少量肉眼無法準確辨認的細毛及兩型毛,在測定時設定上限值剔除)。
將分離后的凈絨和凈毛分別在感量為0.0001g電子天平上準確稱量,記錄數據。
將分離后的絨樣摻勻理順并相互顛倒放置,然后用BEION F10專用纖維切刀分段切3次,得到長度為1.5mm的短片段絨纖維 (盡量將絨與刀片成90°放置,以減少長纖維的出現)。
將專用雙層玻片打開置于BEION F10全自動纖維細度儀配套的布樣器的篩網下,并將切在盛盤中的短片段絨纖維置于布樣器的篩網上,然后用防靜電毛刷反復的刷拭篩網上的短片段絨纖維,使其均勻的落下并分布在玻片上,最后將兩玻片輕輕合住并壓緊,再用小夾子夾住 (布樣應疏密合適且均勻,每玻片上分布的有效短片段絨纖維根數應大于2000根,若少于2000根,應多布幾個玻片)。
啟動電腦,打開BEION F10全自動纖維細度儀的顯微鏡開關,打開纖維細度分析軟件,進入系統;將制好的樣品玻片置于顯微鏡的載物臺上夾好。
在 “全景掃描”窗口進行測試,點擊XYZ三軸的控制按鈕,將顯微鏡的視野移至玻片的右下角,并調整焦距使纖維圖像清晰,點擊 “記憶當前位置”,再點擊 “自動聚焦”按鈕兩次以平衡調焦機構;鑒于絨纖維細度手工揀出羊毛時有個別漏揀的,按規定將≥25μm的纖維剔除 (進行選擇和設定);選擇 “新樣品測試”,點擊 “按X-X-Y方向測試樣品”按鈕,開始自動測試樣品絨纖維細度。
樣品測試完畢程序鳴叫提示,輸入樣品編號 (或羊號)、溫度、濕度、測試日期、測試人等信息進行數據保存;換上另一待測樣品玻片,點擊 “三軸回到記憶位置”按鈕,若纖維圖像不清晰,應自動聚焦重新調整焦距;選擇 “新樣品測試”,點擊 “按X-X-Y方向測試樣品”按鈕,開始自動測試樣品絨纖維細度。
如此重復測定,待測定完畢,將測定數據 (測試根數、絨纖維細度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從系統中導出保存在電腦上,退出程序、關掉顯微鏡開關,關閉電腦。
羊絨細度測定實驗室環境要求:室溫18~22℃,相對濕度 20~65%。
BEION F10全自動纖維細度儀在以下情況下應進行重新校準。實驗室溫度濕度變化較大。
顯微鏡透射光發生改變 (光源亮度、聚光器位置、孔徑光闌、視場光闌改變)。
定期校準,每月一次。
洗凈率 (%)=洗凈后絨毛總重 (g)/洗前絨毛混合樣重(g)×100%
凈絨率 (%)=分離后絨重 (g)/洗凈后絨毛總重 (g)×100%
絨毛比=凈絨重 (g)/凈毛重 (g)
從儀器測定后保存數據表導出,所測指標有:測試根數、絨細度 (μm)、標準差、變異系數 (%)。
陜西省地方重大專項 “榆林羊產業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2014KTDZ02-01)。
史雷 (1985-),女,陜西省藍田縣人,助教,研究方向:絨山羊絨毛分析。
*通信作者:屈雷,教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