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安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476100)
規模化養殖場母羊運動的好處
曹新安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476100)
隨著養殖業向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的發展,規模化母羊養殖場數量在逐漸增加,羊的營養、消化等病也逐漸增多。經調查發現,這些問題多是由于運動量少導致,因此,飼喂后,飼養人員應驅趕羊群運動,這樣可有效控制母羊體重,增強羊群免疫力,進而增強母羊的繁殖力。
規模化;養殖場;母羊;運動;好處
雖然圈養羊在運動場地內也會進行自由運動,但這種運動沒有驅趕,很容易使羊出現自由站立或者趴臥等姿勢,無法獲得預期運動效果,也不能切實增強羊群的免疫力。同時,由于長期站立于趴窩,運動不足的羊群采食量也會明顯降低,以致胃腸內分泌及腸道蠕動能力出現下降趨勢,使身體的消化機能減退,長期胃腸道機能下降會使羊群營養不良,很多羊甚至出現機體消瘦癥狀[1]。除此之外,不同于散養羊群,圈養羊群只可以吃到飼養人員投喂的飼料,缺乏青綠多汁飼料。尤其在冬春季節時,如果養殖人員沒有定期為羊群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青綠飼料,羊群很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癥狀,甚至起臥會出現困難。除此之外,長時間的側臥也會影響母羊體內的胎兒發育,以致初生羊仔體質虛弱,降低成活率。
為了確保母羊體內羊羔的正常發育,母羊不但應居住在環境條件較好的圈舍,還應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時刻保持運動。每天飼喂后,飼養人員應驅趕羊群,使羊群運動起來,這樣可以有效控制母羊體重。懷孕期間母羊體重增加十分正常,但這也應由標準限制,母羊增加體重的25~30%屬于正常范圍,比如,如果母羊懷孕之前的體重為50kg,其在分娩前的體重不可超過65kg[2]。如果超出正常體重范圍,母羊腹部會積累較多的脂肪,進而壓迫子宮,使其在生產時極易發生難產問題。
為了幫助母羊更好的控制體重,飼養人員還應在保持運動的同時隨時對其身體檢測,比如稱體重、測量腹圍等,如果母羊體重超標后,飼養人員還應適當增加其運動量。多運動的母羊不但擁有強健的體格,且食欲也會明顯增多,生產時不易發生難產問題。但對于懷孕母羊,在驅趕時切不可態度粗暴,應遵循 “輕趕慢走”的運動原則,且保持每天兩次的運動時間,每次應持續1h左右。在運動時還應避開較熱時間,以免導致羊群在運動時發生中暑問題。
除此之外,為了確保羊群可以獲得足夠的運動量,養殖人員還可以科學搭建羊舍,以往農戶將羊舍搭建于潮濕背陰的地方,這種羊舍十分簡陋,不但無法起到驅熱避寒的作用,還無法滿足羊群的運動要求。為此,養殖場地應在向陽背風且地勢較高的地方搭建羊舍,最好是坐北朝南的半封閉羊舍,且在羊舍前面還應預留出10~20m2的飼喂區域[3]。羊群屬于反芻動物,每天都需要較長的時間進食,此時羊圈內還應保留足夠的槽位,確保每只羊的羊舍面積保持在2~3m2左右,并在飼喂區域驅趕羊群進行適當運動,以便幫助其更好的消化,提升自身免疫力水平。
當前多數養殖舍都采用圈養方式,圈養羊改變了羊群原有的生活習性,也導致羊群的生理特征發生部分改變,但多數情況下,養殖人員卻并未充分重視此方面,以致在管理過程中忽略了很多細節,管理不當很容易引發羊群出現疾病問題。對此,養殖場應重視羊群的運動問題,定期促進羊群進行適當運動,增強羊群免疫力,進而增大其經濟效益。
[1]劉艷秋,武佩,張麗娜,等.母羊產前行為特征分析與識別--基于可穿戴檢測裝置構架[J].農機化研究,2017(9):163-164.
[2]趙敏孟,楊在賓,楊維仁,等.羊生長期能量的代謝規律和需要量(優先出版)[J].動物營養學報,2013(5):1244-1245.
[3]王文奇,侯廣田,羅永明,等.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顆粒飼糧對母羊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氮代謝和能量代謝的影響(優先出版)[J].動物營養學報,2014(11):3317-3318.
曹新安 (1974.2-),男,河南省商丘市人,大專,助理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禽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