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軍 扎西東主 (青海省天峻縣生格鄉畜牧獸醫工作站 817200)
夏季奶牛飼養管理
徐先軍 扎西東主 (青海省天峻縣生格鄉畜牧獸醫工作站 817200)
奶牛的泌乳、繁殖不但受飼料組成及質量的影響,還受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環境氣溫高會導致奶牛熱平衡破壞或失調,容易造成 “熱應激”反應,從而導致產奶量、繁殖率、抵抗力下降,發病率增高。認為:奶牛夏季的飼養管理要以防暑降溫為主,以緩解和減少 “熱應激”對奶牛所造成的危害。
奶牛;夏季;飼養管理;技術措施
奶牛一般比較耐寒而不耐熱,適宜的環境溫度為5~21℃,耐受范圍為-15~26℃,當環境溫度達到25℃以上,不會導致奶牛采食量下降、產奶量降低、牛奶乳糖含量減少,還可能導致奶牛 “熱應激”反應,對各種傳染病的敏感性提高,造成情期受胎率和犢牛初生重下降。
(1)盛夏季節氣溫高、光照強、天氣熱,奶牛汗腺不發達,牛舍內溫度上升,要常打開通風孔 (窗),促進空氣對流以降低牛舍溫度。
(2)每天擠奶后,可用清水向牛體噴霧降溫,以增加奶牛的采食欲。
(3)牛舍周圍可植以樹減少日光輻射,防止熱氣進入牛舍,改善小氣候。
(4)運動場地可搭建涼棚或拉上遮陽網,遮陽網的高度以不妨礙奶牛運動為宜,奶牛既可以自由運動又可起到遮陽效果;不要在日照強烈時讓奶牛在運動場活動,選擇清晨和傍晚時分讓奶牛在運動場上活動和休息。
(1)夏季要盡可能多喂青綠多汁飼料,以增加奶牛的適口性,從而提高采食量,提高蛋白質和凈能量的攝取,以減少熱量消耗,提高過瘤胃比例 (占粗蛋白的35~38%)。
(2)由于盛夏奶牛呼吸和排汗增加,常常會引起奶牛礦物質不足,應適當補充礦物質,可在飼料中按配方加入適量的鈣和磷,一般每天喂5~15g;據報道,夏季奶牛日糧中添加適量碳酸氫鈉可使奶牛熱應激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3)良好的條件刺激有利于牛奶的分泌、排出,這樣可以提高產奶量,也便于奶牛的飼養管理。因此,良好的飼養習慣可使奶牛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可自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切合實際的飼養習慣,并嚴格執行不要隨意更改,特別是奶牛的飼喂、擠奶時間與次數不隨意變化、更改。
奶牛的飲水量與外界氣溫、泌乳量、個體、品種、年齡有關,保持充足的飲水量對緩解 “熱應激”反應起到良好作用。所以供給充分且清涼的飲水,可加大尿液排泄量,以便帶走多余的熱量,減少因體溫升高大量出汗、排尿而造成的體液損失,同時,可在飲水中加入0.5%的食鹽,以促進奶牛消化。
(1)盛夏季節,蚊子、蒼蠅較多,不僅叮咬牛體影響奶牛休息,造成產奶量下降,而且蚊蠅可以傳播疾病,因此,在通風孔 (窗)和牛舍門上加上紗網以防蚊蠅,也可用敵百蟲粉 1∶800~1∶1000 加水噴灑牛體, 驅殺蚊蠅。
(2)糞尿在夏季易發酵分解產生有害氣體,污染環境,所以要及時清理牛舍糞尿,做好沖洗消毒,防止疾病傳播。
(1)盛夏季節細菌繁殖很快,要勤打掃牛舍,清除糞便,保持牛舍清潔、干爽,運動場內的糞便也要做到及時清除,保持運動場地的平整、干燥、清潔和防止積水,同時,對牛舍和運動場地做好消毒工作。
(2)牛奶好靜不喜歡嘈雜的環境,強烈的噪音使奶牛產生應激反應,產奶量下降或出現低酸度酒精陽性乳,應給予奶牛充分的休息時間和安靜的環境,以保證奶牛正常反芻,正常反芻使奶牛健康的標志之一。
(3)定期刷拭牛體,刷拭牛體既可以保持牛體清潔衛生,促進皮膚血液循環,調節體溫,促進新陳代謝,又可以增強奶牛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
(4)擠奶時要嚴格操作規范,擠奶前、后應藥浴、清洗乳頭,可有效防止乳房炎的發生。
徐先軍 (1971-),男,本科,高級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