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硯剛 陳明生
(山東省諸城市畜牧獸醫管理局262200)
簡述口蹄疫免疫技術重要性
劉硯剛 陳明生
(山東省諸城市畜牧獸醫管理局26220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接觸性傳染病,口蹄疫病毒屬于小RNA病毒科口瘡病毒屬,等面體對稱,無包囊,是引起人畜發病的病毒,是偶蹄類動物高度傳染口蹄疫疾病的病原。分為7個主型:O、A、C、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亞洲1型口蹄疫。其中以O型和A型分布最廣,危害最大。在我國主要流行O型、A型及亞洲1型。
口蹄疫典型癥狀是發熱和口腔黏膜、乳房、蹄部皮膚上出現水泡,患畜在發熱期其糞、尿、奶、眼淚、唾液和呼出的氣體均帶有病毒,以后病毒主要存在于水泡和淋巴結中,病愈康復動物可長時間攜帶病毒,病畜和帶毒畜是主要傳染源,既能通過直接接觸傳染,又能通過間接接觸傳染傳給易感動物。口蹄疫繼發癥主要是患部組織出現化膿、壞死。
口蹄疫在亞洲、非洲和中東以及南美均有流行,其他地區也有散發病例發生。我國是口蹄疫的老疫區,我國于1935年初在江蘇與安徽兩省鐵路沿線發生口蹄疫,政府組織獸醫進行防治,同年6月控制疫情。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口蹄疫暴發流行的危險也相應增加,例如2013年2月18日,廣東省茂名市部分生豬出現疑似口蹄疫癥狀,經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確診為A型口蹄疫疫情,本次疫情發病豬88頭,撲殺和無害化處理948頭;2013年2月19日西藏拉薩市曲水縣聶當鄉德吉村部分養殖戶飼養的黃牛出現疑似口蹄疫癥狀,發病13頭,27日經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確診為0型口蹄疫疫情,對37頭病牛及同群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2017年2月9日據新華社首爾2月9日電韓國京畿道漣川郡8日報告一家奶牛養殖戶的奶牛出現A型口蹄疫病毒,此前5日和6日韓國忠清北道報恩郡和全羅北道井邑市相繼出現O型口蹄疫病毒,同一時期內出現兩種口蹄疫病毒,忠清北道一家養牛場5日向地方政府申報5頭牛出現水泡癥狀,后經相關部門檢驗后確定為口蹄疫病例。這家農場目前已宰殺和掩埋195頭牛,并對農場周邊地區實施消毒,當地防疫部門緊急為附近地區養殖的牛和豬接種疫苗。目前口蹄疫已在韓國多個地區出現,且同時出現A型和O型口蹄疫,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9日宣布,將口蹄疫警報級別上調至最高級別 “嚴重”,并對韓國全境的偶蹄類家畜市場實施臨時關閉措施。據介紹,從9日起到18日,在韓國全國范圍內,農場間的活畜運輸將被禁止,相關從業人員出入農場受到嚴格限制,并接受徹底消毒防疫。此外,針對口蹄疫的檢驗檢疫范圍也將擴大至全國主要道路。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家畜衛生年鑒統計,歐洲、亞洲、非洲到美洲都曾發生過家畜口蹄疫。
口蹄疫是世界性疾病,必須采取銷毀尸體的方法進行處理,這會給畜牧業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A類動物傳染病,農業部根據動物防疫法等國家規定將其列為為一類動物疫病。在發達國家對口蹄疫病實行撲殺政策維護無疫地位;發展中國家多實行免疫政策;我國對口蹄疫的防治采取綜合措施,對養殖的牛、羊、豬實行強制免疫政策,,實施發病動物撲殺銷毀和受威協動物緊急預防接種疫苗和消毒滅源措施,各級畜牧獸醫行政部門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按照動物防疫法規定和口蹄疫防疫技術規范,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密切合作,各司其職進行口蹄疫疫情的及時處理,封鎖、采樣、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無害化處理等,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個人防護和消毒工作,防止人為擴散。
我國農業部和省、市畜牧獸醫管理部門相繼制定出臺了動物口蹄疫病的免疫、監測、監督方案和措施。疫苗免疫接種后會使動物機體產生免疫力,同時可使免疫動物免受強毒攻擊時發病,提高動物保護效果,防止和減少疾病造成的損失。疫苗接種是動物疫病防控的一個重要措施,通過提高動物整個群體的免疫水平才能降低口蹄疫爆發的直接影響和流行范圍。
免疫是預防控制疫病的重要手段,對重大動物疫及無特效藥物能治療的疾病來說,疫苗免疫顯得更為重要。現在國家實行口蹄疫疫苗免費對動物實施強制免疫政策,同時對病死動物實行無害化處理補貼辦法,有力促進了動物疫病的凈化工作。每年春秋兩季按照農業部的通知和要求,集中對所轄區域內的動物進行統一免疫,對補欄和從外境進入的動物由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及時進行檢疫、檢測并補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