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前 (吉林省通化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34100)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治療方法
趙學前 (吉林省通化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34100)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又被稱作 “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是由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引起,造成成年豬生殖障礙、早產、流產和死胎,豬仔免疫力下降,呼吸異常為特征的傳染病,是一種免疫抑制疾病,常常引發其他病原感染。給養豬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從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發病原因和其病理特點進行分析,從而論述其治療方法,從根本上解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傳播問題。
豬藍耳病;高致病性;治療方法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傳播,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也發現首例高致病性豬藍耳疾病,21世紀初出現較大面積的發生,由于其傳染范圍廣,傳播媒介多,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為了找出高致病性藍耳病治療方法,必須要從其特點出發,以最小的代價來解決這個困擾養豬業多年的問題,使養豬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多發生在春季,秋季,在夏季的發病率最高,冬季有所減緩。其主要原因就是溫度過高導致細菌病毒滋生,尤其在養豬場衛生沒有達到國家標準,導致其通過飲水,飼料,空氣為媒介,在大范圍內迅速蔓延。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主要在以下幾個區間,首先是剛出生的豬仔和剛斷奶的乳豬,由于抵抗力較低極易被感染,一般的臨床癥狀為高燒不退,臥地不起,皮膚發紅,在呼吸系統上表現為呼吸不暢,流鼻涕,咳嗽癥狀,隨著病情嚴重,出現便秘等消化系統紊亂的癥狀,直至死亡,據數據顯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導致乳豬的死亡率高達80~100%。在成年豬中,雖然影響不大,但會造成母豬繁殖性障礙,精神抑郁,廢食等癥狀[1],尤其是在哺乳乳豬時,將疾病通過乳汁傳染給健康的乳豬,如此循環下去,給養豬場及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根據我們多年對哺乳類家畜傳染病的研究,一般可將傳染病分為潛伏期和發病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潛伏期十分短,發病期速度較快,例如一個養豬場出現了疫情后,3~5d就能夠蔓延到整個豬群,1~2周就能夠讓整個豬場的豬受到感染,并對周圍的其他豬場進行傳播[2]。
由于以上對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發病特點及原因進行總結,我們必須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和治療方法,將傳染病扼殺在搖籃里,減少傳染病大范圍發生的幾率,提出以下幾方面的治療方法。
做好防治工作,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還沒有進行傳播之前,為剛出生的乳豬打好疫苗,增強其免疫力。養豬場最好堅持自繁自養,這樣可以保證母豬不攜帶傳染細菌,減低母乳傳播風險。在不得不引進豬源時,一定要做好檢疫工作,確認好是否健康,還要與養豬場已有的豬源進行隔離,直到確認不含有傳染性疾病時再混合養殖。
在養殖時注意養分離養殖,根據品種,年齡對豬源進行分類,這樣降低該疾病的傳染范圍。尤其高致病性豬藍耳疾病在傳染時,能夠快速將發病豬與健康的豬分離開來,避免疾病在豬群中大范圍傳播,波及整個養豬場。
一定保證養豬場的衛生環境達到標準,豬舍應該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搞好周圍的綠化,使傳染病不要在空氣中聚集。增設通風設備,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不要過于緊密,這會減少疾病的傳染范圍。
定期對各地區養豬場進行考察,讓養殖專家對養殖人員進行培訓,使其通過了解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癥狀,對已患病的豬群進行治療,盡早的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沒有大范圍蔓延之前將其解決。還要盡快研究出克制該傳染疾病的疫苗及治療藥物,能夠有效的治療高致病性豬藍耳病。
盡管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具有高發病率,高傳染率等特點,但我們相信,只要通過合理的治療方法和手段,再加上養豬場對于該疫病的重視,一定會大大減少死亡率,降低經濟損失。
[1]林祝生.高致病性豬藍耳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J].農技服務,2014,31(7):171.
[2]朱印生.目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流行特點及防治方法[J].中獸醫學雜志,2009(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