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奎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新民動物衛生監督所 123100)
肉雞養殖未達用藥預期原因與對策
王洪奎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新民動物衛生監督所 123100)
在飼養肉雞的過程中,很多肉雞養殖戶由于缺乏科學的飼養管理和防治疾病知識,影響治療效果。本文簡單分析一下,肉雞養殖中不能實現用藥預期的原因與對策。
雞群日常檢查工作相當重要,觀察雞群的采食狀態和采食速度,觀察雞群糞便、頸部羽毛是否有變化,雞群是否有呼吸道反應,根據雞群的不同反應及時做出治療方案,及早發現,嚴格處理。發現發病時機晚,治療效果差。
因現代肉雞養殖規模比較大,治療方法基本上是飲水給藥或拌料給藥,群體注射給藥方法比較少。對于食欲和飲欲較差雞群,必須采用群體注射方法給藥,不要怕費時費力,及時淘汰病雞和弱雞,否則治愈效果差。飲水給藥適用于飲欲正常的雞群,必須考慮到使用藥物的水溶性、水質對藥物是否有影響、飲水設備是否通暢、水壓是否合理、兌水量是否合理,例如魚肝油容易堵水線。拌料給藥要考慮到藥物是否攪拌均勻,控料3~4h給藥能更有利于雞群采食藥物均勻。針對雞群不同狀態,必須采用最適宜的治療方法。
抗生素不是萬病良藥,是藥三分毒。用藥時必須考慮藥物配伍不當、藥物毒性、抗菌譜、耐藥性,同時還要考慮藥物的適口性和氣味。在實際生產中,很容易忽略藥物的適口性和氣味,中藥拌料因氣味問題會影響采食量,泰妙菌素有苦味會影響飲水量。
用藥不按照療程應用,在病情稍穩定還未痊愈時就停止用藥,結果造成疾病反復發作。用藥超過療程長期給藥,容易使健康雞群處于亞健康狀態甚至蓄積中毒。
隨著養殖環境和養殖模式的改變,非典型性病例也越來越多。在疾病防控面前,容易造成診斷不及時,必然很難治愈。
免疫抗體是否有保護力,是否存在免疫抑制疾病。有些雞場進行抗體濫測,雞城疫和禽流感抗體離散度特別大,有效抗體保護力低。雞場存在一些免疫抑制疾病,如法氏囊病和球蟲病等。
目前發病一般不是簡單的一種或兩種疾病感染,大部分是幾種病原混合感染,所以在治療藥物的選擇中一定是使用敏感抗生素和對癥藥品。藥敏實驗和實驗室檢測需要一定時間才會有準確有效的結果,肉雞生長周期短,無奈選擇按經驗進行治療,影響疾病治療效果。
有些雞場飼養條件差,應激因素多,加強飼養管理配合疾病治療能力低。
肉雞養殖必須注重 “預防性用藥+保健性用藥+科學飼養管理+必要的防疫”。注重健康養殖,選擇優良雞雛,考慮免疫力抑制、胃腸道功能破壞、殘留超標、肉制品品質安全多方面因素,合理用藥。傳統的治療,以治為主,沒有足夠重視預防。規模化養殖應該是防、治、養相結合,用藥目的在于養。希望肉雞養殖者能夠藥到病除,達到養殖目的。
王洪奎,男,本科,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衛生監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