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雪巖
(遼寧省海城市海州動物衛生監督所114200)
母豬便秘癥狀及防治措施
許雪巖
(遼寧省海城市海州動物衛生監督所114200)
母豬便秘是現代規模化豬場較為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居高不下,嚴重制約養豬產業的發展,母豬便秘不僅可導致分娩過程延長,甚至會發生難產,嚴重患病者可發生體溫升高,并伴有其他疾病的發生,發生死胎、誘發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癥、仔豬腹瀉、泌乳量減少導致仔豬斷奶體重下降,使豬場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
母豬便秘;臨床癥狀;危害;飼養管理;防治措施
母豬便秘高發于妊娠期,其致病誘因多樣化、發病機理較為復雜,最直接原因是妊娠不良反應引起機體生理及代謝紊亂,常由于產科疾病引起機體發熱,進而刺激交感神經產生亢奮、植物神經受到抑制,發病豬即會出現飲食欲不良、消化道內消化液分泌量減少、胃腸運動力及消化能力減弱等,腸道內水分被過度吸收,于是導致糞便燥結、排泄不暢。妊娠母豬便秘綜合征的普遍癥狀表現為:病初發熱 (40~42℃), 之后恢復至正常或略低;病畜精神沉郁,經常努責,但僅排除少量干硬球狀糞便或無便尿排出,病程后期可能發生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現象;食欲衰減或廢絕,喜飲臟水、冷水;哺乳期發病母畜泌乳量減少且乳汁稀薄,少數母畜母性缺失、拒絕哺乳,其所產仔豬受到連帶影響,普遍表現為營養不良、體質較差和免疫力低下。
妊娠母豬便秘綜合征對癥控制不及時或無效,對規模豬場長遠發展的養殖效益影響極大,由此引起的各種繼發癥可造成能繁母豬極高的死淘率。主要危害包括:產科疾病發生率增大,比如流產、產死弱胎及木乃伊胎;繼發乳炎及生殖、泌尿系統感染;發病母豬母性缺失,連帶所產仔豬發生病變,多數新生仔豬餓死、病死或致僵;母子健康度大幅下降,新生仔豬成活率、壯仔率打折扣,病死率高達20~30%以上;便秘造成機體免疫機能損傷,期間可能繼發或并發亞型豬瘟、豬藍耳病、豬細小病毒病、豬圓環病毒病等高危害性傳染病,以致于母豬的生產性能和綜合利用率降低,并給豬場遺留長期性難以凈化的歷史病,導致下一批次規模養豬的發病風險增大、養殖效益降低。
該病應以預防為主,改善喂養條件,盡量多喂些青綠多汁飼料,并驅趕豬做適當運動,尤其是對妊娠后期和產后不久的母豬更應注意。發現便秘豬應及時治療,停喂粗飼料,注意飲水和青綠多汁飼料的供給。
專業設計妊娠期母豬飼料配方,確保營養全價且喂量精準,全面滿足母畜妊娠體耗、胎兒發育、泌乳及分娩的基礎能量需求,科學化實施限料或短期優飼,維持母豬8~9成適宜膘情,以利于母豬順產和預防產科疾病。
務必提前抓好豬瘟、豬藍耳病、豬偽狂、豬細小、豬圓環病毒病等高危害性、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疫苗免疫(強制免疫/計劃免疫),確保妊娠母畜母子均獲得有效抗體保護,以降低批量發病及死亡損失風險。
盡量滿足母豬每天享受日光浴、適量運動、充足飲水、自由采食青綠飼料及藥物保健預防等保障性動物福利,努力消除各種源于飼養管理和養殖環境的不良應激因素,最大化提供母豬心理與生理的福利待遇,創造妊娠期最佳養殖條件以增強母豬體質和免疫力,從而降低發病。
全程抓好生物安全防范及獸醫衛生防疫消毒工作,加強防檢疫相促措施,科學防范各種產科常見病,嚴防溫和型豬瘟、豬藍耳病、豬弓形體病等高危害性繁殖障礙性疾病野毒流動進入本場散播疾病。
母豬出現的各種疾病應及時治療,在治療時應用藥物防止疾病便秘或藥源性便秘的發生,若母豬發生藥源性便秘建議在日糧中添加1%牲命1號,減少飼料中藥物的添加,有效緩解母豬便秘情況,修復胃腸道機能。活用液體石蠟或菜油50~100ml一次灌服,10h后肌注新斯的明3~6ml。
許雪巖 (1987.5.13-),男,漢族,遼寧省錦州市人,本科,助理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疫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