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長興 馮建華
作者單位:363100 福建 龍海,龍海市第一醫院
病 例 報 告
中藥烏頭外用止痛療效評價
莊長興 馮建華
作者單位:363100 福建 龍海,龍海市第一醫院
文章搜集歷代醫籍中關于中藥烏頭外用止痛的記載,結合現代藥理學研究予以闡述發揮,并附作者本人的臨床經驗,用真實有效的案例對烏頭的止痛療效進行評價。
烏頭;止痛;外用;貼敷
烏頭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母根,味辛、苦,性大熱,有大毒,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等功效[1]。外用烏頭治療痛癥,歷代醫籍均有記載。《備急千金要方》治卒中惡風頭痛方:搗生烏頭,以大醋和,涂故布上敷痛處,須臾痛止,日夜五六敷,逐痛處敷之[2]。《扶壽方》治膝風作痛:草烏、細辛、防風等分,研為末,摻靴襪中及安護膝內,能除風濕健步。《永類方》治腳氣掣痛:生草烏頭、大黃、木鱉子作末,姜汁煎茶調貼之。又法:草烏一味為末,以姜汁或酒糟同搗貼之。《濟生方》治女人頭痛血風證:草烏頭、梔子等分,研為末,自然蔥汁,隨左右調涂太陽及額上,勿過眼,避風。《深師方》治折腕損傷(卓氏膏):用大附子(附子為烏頭側根)四枚,生切,以豬脂一斤,三年苦醋同漬三宿,取脂煎三上三下,日摩敷之。《十便良方》治腰腳冷痛:烏頭三個,去皮臍,研末。醋調貼,須臾痛止[3]。
烏頭在臨床中主要用于治療關節痛、風濕性關節炎、腹痛、跌打損傷、腰痛等病癥[4]。《神農本草經》記載:“烏頭,主中風惡風,洗洗出汗,除寒濕痹,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5]。可見,在《神農本草經》成書的年代就已明確烏頭具有除痹止痛的療效。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烏頭含烏頭堿、新烏頭堿、次烏頭堿等成分。有文獻指出,烏頭堿會對神經末梢的正常傳導造成影響,可起到麻痹神經細胞的作用[6]。譚鵬在研究烏頭堿鎮痛作用時,取烏頭堿對小鼠進行靜脈用藥治療,發現可降低小鼠的疼痛感[7]。岳壽偉等[8]用大鼠進行關節炎造模,用烏頭堿行電離子導入治療后,大鼠體內的5-HT明顯降低,對疼痛的感知能力也明顯降低,因此可進一步證實烏頭具有鎮痛作用。還有文獻指出,烏頭堿能夠作用于腎上腺素,從而阻礙神經細胞的正常傳導,減少對疼痛因子的感知能力。王華靈等[9]將烏頭堿應用于緩解晚期癌癥的疼痛,有效率高達80%。
烏頭堿有劇毒,入湯藥內服時使用不當容易中毒。對烏頭堿毒性的研究發現,該藥物會對迷走神經及中樞神經造成影響,若以上兩種神經長期處于異常興奮狀態時,患者可能出現休克癥狀,重者會導致死亡[10]。臨床癥狀表現為口舌及全身發麻、惡心嘔吐、胸悶、呼吸困難、血壓下降、體溫不升、心律紊亂、意識不清、昏迷,以至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因此,臨床上嚴禁中藥烏頭過量使用,在入湯劑使用時,必須要先煎、久煎,直至口嘗無舌尖麻辣感方可服用。如果患者需要長時間用藥,則應采取間斷服藥方式,每服用3~5 d后間隔1周再繼續服用,以免造成烏頭堿中毒[11]。鑒于此,為充分發揮烏頭的鎮痛作用,同時避免藥物中毒,若改烏頭內服為外用,則可避免中毒的可能。
烏頭外用止痛,一般單用即可奏效,也可酌情加上五靈脂、桂枝、威靈仙、全蝎、白芥子、薤白、蓽撥、丹皮、牙皂、細辛等藥。將藥物用打粉機打粉研磨后用100目篩子過篩,所得藥粉用醋或酒、豬油等調成膏狀,貼敷痛處。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醋制烏頭的鎮痛效果更佳[12]。筆者更喜歡單用烏頭一味用陳醋調制成烏頭膏貼敷,效果甚佳。制法如下:將烏頭打粉過篩后,先將老陳醋濃煎,待醋滾開后再下藥粉,繼續煎熬成膏狀,將藥膏涂在紗布上,不燙手時貼敷在痛處,用透氣繃帶固定。快者1 d可見效,慢者7 d痛止。
案例1,患者男,21歲。主訴:左足跖趾關節腫痛5 d。現病史:患者5 d前飲酒后出現左足跖趾關節腫痛,疼痛劇烈難以入睡,局部灼熱紅腫,無法穿鞋,走路困難。在家休息數日后癥狀略有緩解,由家屬送來就診。既往體健,未有類似發作病史。查體:左足跖趾關節周圍皮膚紅腫,皮溫升高,壓痛伴活動障礙。輔助檢查:血常規血白細胞計數9.9×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9%;血尿酸452 μmol/L;尿常規未見血尿、蛋白尿、細菌;X線檢查示受累關節可見非特征性軟組織腫脹,未見關節面骨質缺損。診斷為痛風。考慮患者尿酸較正常值稍有增高,暫不予別嘌醇等常規痛風藥,而是用中藥外敷治療,予處方:烏頭200 g,用老陳醋與水各一半,煮成一盆后泡腳,囑患者多喝水勤排尿,控制飲食(忌食啤酒、內臟、海鮮、火鍋等食品),鞋襪宜寬松。3 d后隨訪,患者已正常上班。
案例2,患者男,34歲,2 d前下樓梯時腳踩空致右踝扭傷,輕度腫脹,疼痛以致足尖不敢著地,X線檢查未見骨折,自行在家冷敷1 d,癥狀較為減輕,但活動仍受限,求助于筆者。因筆者家中備有烏頭粉,遂用黑醋加熱調和成膏,敷于痛處,繃帶固定。第2天,患者告知,右踝已無疼痛,可正常行走,基本恢復正常(尚不敢跑步)。囑注意休息,不要過勞。
案例3,患者女,61歲,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多年,因家庭經濟條件較差一直未同意手術治療。近日因挑重物導致癥狀加重,左側下腰部疼痛明顯,并向左臀部、左大腿后方、小腿外側及足部放射,無法直立、行走。查體:腰部活動明顯受限,L5-S1棘突間隙及左側壓痛明顯,并向左下肢放射,左直腿抬高試驗(+),加強試驗(+)。因患者一再要求中藥保守治療,予調烏頭膏貼敷腰部,繃帶固定,囑靜臥1~2周,除了上廁所及吃飯外不可下地行走,不可使腰部受力負重;敷藥期間不宜洗澡;同時予口服B族維生素營養神經。7 d 后,患者告知腰部疼痛大為減輕,予換藥1次(仍用烏頭膏貼敷),2周后患者已可下地行走,稱謝不已。
筆者心得:烏頭膏制備方便,家中可常儲備,臨證用時,只要是痛癥,直接貼敷即可(不必像內服湯藥那樣需要辨證)。臨床亦有用烏頭膏治療面癱、手麻、陽痿、遺尿者,都值得深入研究。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2] 孫思邈.孫思邈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
[3] 李時珍.本草綱目[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
[4] 趙春芳.烏頭類中藥不良反應原因及對策[J].醫藥,2015 (5):243.
[5] 吳普.神農本草經[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6.
[6] 方芳,趙杰,余林中,等.烏頭堿對斑馬魚心臟毒性的初步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2,28(2):32-34.
[7] 譚鵬.烏頭堿型生物堿的模擬炮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2.
[8] 岳壽偉,康樂,王曉聆,等.烏頭直流電離子導人對佐劑性關節炎大鼠痛閾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5,28(6):417-419.
[9] 王華靈,韓培秀,徐世明,等.烏頭堿對癌癥疼痛的治療效果[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4(4):219.
[10] 楊武斌,王平.烏頭堿藥理作用及毒性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2014,25(2):427-429.
[11] 袁芳.烏頭類中藥在臨床中的不良反應影響因素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4,20(11):100-101.
[12] 吳剛剛,章小菁,梁澤華.川烏炮制品減毒增效的實驗研究[J].綠色科技,2011(6):163-165.
R932
A
1672-7185(2017)09-0072-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7.09.026
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