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陳昭嵐 劉瑞蓮
(福建省安溪縣醫院,福建 泉州 362400)
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體會
劉海燕 陳昭嵐 劉瑞蓮
(福建省安溪縣醫院,福建 泉州 362400)
肝硬化;并發癥;上消化道出血;護理體會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上消化道出血在肝硬化并發癥中最為常見,一旦發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往往出血量大,速度迅猛,且止血困難,并發癥多。若不及早識別和及時治療,可引起休克,誘發肝昏迷和腹水,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了3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本組32例,男28例,女4例,年齡31~71歲,平均54歲。32例患者均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其中重度曲張10例,中度曲張22例;所有患者白蛋白/球蛋白均<1.48;血小板計數在(3~9.7)×109/L(平均6.99×109/L),均低于正常值。出血情況特點是出血量大,速度迅猛。平均出血量1800.22 mL,其中嘔血、便血患者30例,單純便血2例;首次嘔血后即出現脈搏加快、血壓下降、四肢濕冷伴冷汗、無尿等休克患者23例。出血次數:21例為首次出血,10例為第2次出血,1例為第3次出血。
結果
搶救成功29例,成功率90.6%;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嚴重呼吸道感染,另2例死于多臟器功能衰竭。
護理
1.心理護理。嘔血和柏油樣便會使患者精神緊張、恐懼,可使患者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速,血流增快,門脈壓增高。因此,對這類患者應立即清除血跡,安慰患者,耐心解釋病情,并且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其心態,關心體貼患者,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恐懼心理,以利于止血。除醫護人員照顧患者外,危重患者可允許家屬陪伴,使患者心里踏實、安全。
2.休克期護理。①體位: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頭及雙下肢抬高15°~30°,保證腦血供應而不增加腹內壓力。惡心時,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而窒息,注意清除口腔和鼻腔的血跡,保持呼吸道通暢,并給予氧氣吸入。②搶救準備:做好搶救物品的準備是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搶救成功的重要保證,要密切觀察病情,發現異常變化立即通知醫生搶救,及時抽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并提前備好急救用物。③輸液及輸血的護理:迅速建立2~3條靜脈通道,其中一路應保證大量快速輸血(必要時可加壓輸血),另一路用于輸注晶體液及各類止血、保肝、抗菌等藥物,以迅速擴充血容量,恢復有效血液循環。
3.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脈搏、呼吸、血壓、甲床、瞼結膜、四肢溫度等,以判斷出血情況;給予心電監護,必要時給予吸氧;留有導尿管的患者應準確的觀察尿量,為確定輸液量提供依據。
4.飲食護理。合理調整飲食,以軟食為佳,禁過硬、過熱、過多飲食。出血期間應禁食,在出血停止24~48 h后,如無繼續出血,給予少量流質飲食,以免因饑餓性收縮導致再出血。大出血后,患者有明顯口渴感,喝水欲望強,此時可給予少量涼開水,在停止出血48~72 h后開始進半流質飲食。
5.合理安排局部止血藥物的灌注時間。除全身應用止血藥物以外,局部止血藥物的使用極為重要。根據局部止血藥物的藥理作用,護理人員應合理安排每種藥物的灌注時機。目前常用的口服局部止血藥物主要有冰生理鹽水加去甲腎上腺素、凝血酶、云南白藥等幾種。
6.注意肝性腦病的發生。患者長期慢性肝病,肝功能差,加上出血在消化道分解產生氨,隨時有肝性腦病的發生,護理人員應密切注意觀察患者的行為、語言、意識,及時發現患者的前驅癥狀,并報告給醫生。
7.加強基礎護理。出血后機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亂,易繼發感染,因此,需將患者安置在環境安靜、溫暖清潔的病室內,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晨晚間護理采用一床一套濕式清掃,用后消毒,每日空氣消毒2次。每次進食后用生理鹽水漱口。
另外加強科普宣傳,及時適度地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教育、健康教育和簡單的護理常識教育,告知病情及預后情況,勸患者戒煙酒,避免受涼、勞累和便秘,進食應細嚼慢咽等,使患者家屬能積極配合,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