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謙
(臨夏現代職業學院731100)
懷孕母牛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楊正謙
(臨夏現代職業學院731100)
母牛是牛產業發展的基礎,尤其要抓好懷孕母牛飼養,現階段國家有關政策大力發展能繁母牛的擴群增量,努力改善牛產業下滑趨勢,本文介紹懷孕母牛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旨在讓更多的養殖場養好母牛。
母牛;懷孕;飼養管理
抓好懷孕母牛的飼養管理是提高母牛繁育場經濟效益的關鍵點,保持良好的繁殖管理才能使牛場盈利。懷孕母牛的飼養管理決定母牛和犢牛的健康生長,在保證母牛有健康的身體狀況下才能保證胎兒正常生長發育,才能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常用的鑒定方法是直腸檢查法。母牛妊娠30d時兩側子宮角不對稱,孕角變粗、松軟、有波動感、彎曲度較小,而空角仍維持原狀。妊娠60d時孕角明顯增粗,孕角波動明顯,子宮角開始垂入腹腔,但還是可以摸到整個子宮。妊娠90d時可以清晰地觸摸到排球大小的胚胎。
分欄飼養就是將懷孕母牛和未懷孕、已產帶犢母牛分開飼養,這樣有利于觀察和管理,同時也能避免牛只之間互相斗角。懷孕期一般處在哺乳末期或斷奶前后,應飼喂全價飼料。懷孕中期除加強營養外,冬季要注意圈舍保暖,供給能量較高日糧,懷孕末期要增加飼喂次數,供給充足的能量、蛋白質、纖維素、礦物質等營養,加強管理,堅持運動,以防難產。
(1)懷孕初期基本可以按照空懷母牛的飼喂方式來飼喂,避免過肥造成受精卵不能順利著床,但不能跟空懷孕母牛同欄飼養。
(2)懷孕中期可以稍微增加青貯草的飼喂量,要讓母牛覺得有飽感。為防止流產,飼喂方面,不喂冰凍和霉敗、有強烈刺激性的飼草料、不飲冰雪水。飲水溫度要求不低于10℃,溫度最好恒定不變,忌過冷過熱,冷熱交替。
(3)懷孕后期也就是臨產前3個月左右是胎兒增重最多的時期,所以在這一時期要滿足母牛的營養需要,如增加精料、補鈣、添加維生素,需要注意的是在加料時逐漸增加,有條件還以采用少量多次的飼喂方式飼喂,切忌突然過多增加。使母牛保持中上等膘情即可,不宜過肥進而影響分娩。如果在這時候母牛缺乏營養可能造成胎兒發育不良、犢牛出生重低,母牛體弱供奶不足,嚴重還可引起母牛生產癱瘓。
(4)保持牛舍、牛體清潔和牛舍的消毒工作。避免人為驚嚇而產生應激反應,經常刷拭牛體也可以避免在助產和護理時不會引起牛的恐慌。
(5)對懷孕母牛不能驅趕猛跑,防止劇烈運動造成流產。給予母牛充足的運動時間和日光浴,增強體質,促進消化吸收,防止難產。在分娩一周內可以適當減少運動時間。
臨產母牛食欲減退或廢絕,表現起臥不安,常回顧腹部、嗅地,排尿次數增多,另外可見乳房膨大、乳頭發紅、陰唇腫脹,臨產前1~3d尾根兩側凹陷,這時就應做好接產準備,安排特定人員按時觀察,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匯報獸醫人員。
(1)目前,部分育肥場通過轉型變為母牛繁育場,以栓系為主,即使有運動場,也很小,不利于規模飼養母牛。
(2)有些繁育場由于收購回來的母牛年齡3~4歲,本來就是農戶自家栓系飼養,放在同一牛舍內飼養,合群性差,頂角的多,也不利于規模飼養母牛。
(3)建議規模母牛飼養場從育成牛開始飼養,培養合群性,期間進行去角、上臥床、頸枷、運動等,有條件的繁育場 (德系)還可以進行擠奶,盡量從標準化角度出發,才是規模母牛繁育場養好母牛的前提。
楊正謙 (1962.12-),男,甘肅省康樂縣人,大學本科,高級講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