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蘭
6例患者PICC使用時間縮短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劉占蘭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衛生所,北京 100083)
PICC;使用時間縮短;原因分析;護理對策
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由外周靜脈穿刺插管,其導管尖端定位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適用于5 d以上的中、長期靜脈治療、靜脈輸注高滲性和有刺激性藥物,其最長可留置1年。
臨床應用PICC過程中,發現有些患者由于不同原因PICC使用時間較預期短,對患者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和增加了身體上的傷害。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分析了6例PICC應用時間縮短的原因,現報道如下。
選取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衛生所進行PICC的患者35 例,其中,有6例患者在應用PICC時未能達到預定的時間。6例患者中卵巢癌4例,滋養細胞腫瘤2例;年齡最大70歲,最小30歲,平均50 歲。6例患者平均化療3~4個療程,插管時間最長40 d,最短20 d,平均30 d。
6例患者在應用PICC過程中,4例出現液體速度減慢致管路不通;1例在輸液速度減慢的基礎上伴有穿刺處腫脹、疼痛,并出現發熱、寒戰; 1例出現PICC管腔斷裂;另有1例PICC管路在活動中自行脫出。患者出現上述癥狀后,請專科護士會診確定無法補救,給予拔管處理,使患者身體受到一定的傷害。
1.與高齡及腫瘤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有關。 惡性腫瘤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情況,當進行PICC插管時,由于高凝狀態使血流速度減慢,使導管容易堵塞。在本研究中的6例患者均為惡性腫瘤患者,其中4例是在出現血流速度減慢后導致不通。
2.與中心靜脈導管感染有關。患者是否發生感染和其年齡、自身免疫狀況、營養狀況、疾病嚴重程度均有密切關系,在上述因素中除了營養狀況外,其他因素皆是難以控制的[1]。此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70歲,卵巢癌化療2個療程后行PICC穿刺,由于患者年齡較大并且接受了2個療程化療后,造成患者營養狀況下降。因此,應用PICC 15 d后出現管道阻塞,并且患者出現發熱、寒戰等全身感染癥狀。由于患者年齡較大,體質弱,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差,且化療后插入PICC后易發生感染,最終導致拔出導管。
3.與導管維護不當有關。PICC使用時間的長短與導管的維護是否正確有很大關系。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現管路不通,除因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外,還因護士在患者每次輸完藥液后未能做到及時有效的管道沖洗,使大分子物質聚集在管壁,造成阻塞。
4.與導管固定位置有關。PICC穿刺成功后及每次換藥后,膠布粘貼在導管上,導管材質為硅膠,較柔軟,膠布反復粘貼會造成導管斷裂。6例患者中有1例因此原因拔出導管。另外此方法導管不能很好地固定,極易造成導管脫出。
5.與健康宣教不到位有關。行PICC患者在治療間歇期多數在家休養,但要求患者必須每周來醫院請專業人士進行沖管和換藥。以保證導管的正常使用。6例患者中1例在治療間歇期沒有進行正規的管道維護,造成管道阻塞。
1.患者選擇。對年老體弱,尤其諸如骨髓抑制、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免疫力極差的患者要慎用,必須使用時要特別加強護理[1]。
2.正確掌握封管方法。每次補液結束后用生理鹽水10 mL正壓封管,不輸液的患者每周封管1次,抽血、輸血或輸注其他黏滯性大的藥物如營養液、白蛋白、甘露醇等后,應立即用20 mL生理鹽水脈沖式沖洗導管后再接其他輸液。本組3例在輸液過程中發生堵管,攝片導管位置正常。連接輸液三通并抽吸使導管呈負壓,然后推入5000 U /mL尿激酶2 mL ,保持20 min,反復兩次未成功,最后給予PICC拔除。所以管道維護是非常重要的。
3.加強健康教育。通過對置管患者及家屬的評估,主要采用“看”“講”“示”“練”四字教育法。看:看PICC使用指南,每個患者都發放一本,對帶管回家的患者及家屬,要求仔細閱讀使用指南,以增加對PICC的熟悉掌握程度。講:針對患者需要制定“PICC留置的出院教育指導”和“PICC問答”資料,指導患者及家屬閱讀,講解有關家庭護理知識,解釋每項護理的方法,通過提問了解他們的掌握程度。示:示范,對患者及家屬要求掌握的操作項目,護士講解并示范,要求家屬能重復練習到正確為止[2]。練: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要求患者或家屬進行練習,直到掌握要領,達到要求。
4.正確固定導管位置。換藥時應將透明貼膜貼到連接器翼形部分的一半處固定導管,使導管體外部分置于貼膜的無菌保護下。禁止將膠布直接貼于導管體上。此方法既能夠有效地固定,防止導管脫出,又能夠防止貼膜貼在導管上引起導管破裂。
5.嚴格無菌操作原則,防止導管感染。患者為高齡,患有嚴重消耗性疾病,機體抗感染能力極低[3]。PICC是直接由淺靜脈插入中心靜脈的導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如不能嚴格執行無菌原則和保持穿刺點清潔,則致病菌可通過皮膚與血管間的間隙處逆行侵入,造成細菌性靜脈炎或血液污染,被迫拔管使治療中斷,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PICC置管適用于長期靜脈輸液(如化療、胃腸外營養),并能容納對周圍靜脈刺激性較強的藥物,而此類患者一般需要較長的置管時間以維持治療需要,通常可達數月甚至1年[3]。因此在PICC應用過程中護士要對管道進行正規維護,防止導管阻塞,嚴格的無菌操作技術防止導管感染,插管后針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屬認識到定期及正確的管道維護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PICC的使用時間,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1]薛巧香,郝立新.2例PICC導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研究,2003(S2):41.
[2]繆景霞,周小平,張蘭英.留置PICC帶管出院病人的家庭健康教育[J].護理研究,2003,17(2):104.
[3]孟春英.外周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25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2):46-47.
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