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芮
在全面發展中成長
——小琴童徐珂瑀的學琴路
王瑛芮

徐珂瑀,2005年8月出生于浙江寧波,4歲開始學習鋼琴,2011年8月首次參加鋼琴比賽即獲“珠江?愷撒堡”鋼琴大賽浙江賽區業余一組第一名;同年11月在廣州全國總決賽中獲得優秀獎;2012年8月獲“香港-亞洲杯”鋼琴公開賽浙江賽區兒童C組一等獎;2013年7月獲“珠江?愷撒堡”寧波賽區業余二組三等獎;2014年7月獲上海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浙江賽區兒童B組金獎;2014年8月在寧波音樂廳成功地舉辦了鋼琴獨奏音樂會;2015年7月參加中國音協鋼琴考級取得10級“良好”的成績;2015年7月獲第6屆中央音樂學院“卡丹薩”杯中國鋼琴作品演奏比賽浙江賽區兒童A組金獎;同年10月在北京全國總決賽中獲得二等獎。

俆珂瑀與琴結緣和大多數琴童一樣,是在父母的意愿下開始的。那時的俆珂瑀還很小,才4歲,媽媽覺得女孩子要學一門樂器來提升藝術氣質,因此選擇了鋼琴作為學習對象。對于這么小的孩子來說,學琴的經歷最初也許不那么美妙。據俆珂瑀回憶,第一次去少年宮,見到小小的一間教室里除了四面墻以外,只有一架鋼琴和一位老師,頓時失望極了,哭鬧不止。之后,在老師和父母的耐心引導下,她逐漸發現敲擊琴鍵會發聲、踩腳踏板會產生變化,還有那飛舞的指尖,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瓦@樣,小俆珂瑀喜歡上了鋼琴,開始了漫漫學琴路。
由于年紀小,俆珂瑀剛開始是坐不住的,每天練琴只能堅持5分鐘,甚至在上課時,會趁老師不注意,手腳并用地爬上琴凳玩耍。然而,俆珂瑀對音樂的領悟力很好,接受能力也很強,很快在少年宮同期學習的孩子中脫穎而出,并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下,練琴時間從最初的5分鐘增加到15分鐘、30分鐘,直至一個小時都能堅持了。到這時,俆珂瑀媽媽開始考慮給她換鋼琴老師,經人介紹,找到了教學經驗豐富的柴澤夫老師。
與青少年宮培養業余鋼琴興趣不同,柴老師對俆珂瑀的要求更為嚴格。他認為培養鋼琴專業人才和業余鋼琴愛好者應該有同樣的要求,并根據俆珂瑀基礎比較薄弱的情況,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的訓練。正是有了柴老師的耐心指導,雖然學琴進度比原來慢了,但小俆珂瑀進步顯著,加上逐漸能得到老師的肯定與鼓勵,她更加喜歡練琴了。慢慢地,學琴、練琴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除非特殊情況,基本上每節鋼琴課都不落下。
別看平時的俆珂瑀個頭小,整天還樂呵呵的,卻是一個倔強、有進取心的小姑娘。當時跟柴老師學琴的還有一位比她大的女孩——萌萌,俆珂瑀第一次見到她的演奏時,就在心里默默地下定決心,一定要和她一樣優秀。有了萌萌做目標后,俆珂瑀對于學琴的態度更加認真與投入。不僅如此,每次受到老師批評后,俆珂瑀也總是自我反思、找原因,再不斷地練習,直到將錯誤修正過來。在反思中,她更加清楚地明白:學琴就是要對琴譜上每一個音符負責,那樣才能有美妙的音樂從指尖飛出。在這種心態下,讓一個將鋼琴當做興趣的業余琴童,在很多比賽中都能嶄露頭角。
在柴老師的建議下,俆珂瑀積極地參加各種表演活動,也同其他琴童一起辦音樂會,積攢了豐富的舞臺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她逐漸懂得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除此之外,她平時會花很多時間,通過聽音樂會來提高音樂修養。從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孩子們的表演,到劉詩昆、李云迪、陳薩等音樂家的演奏,這些觀摩過程,讓她從最初的肢體模仿到后來的音樂模仿,最終形成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這些影響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步積累的。
經過幾年的學習,俆珂瑀開始參加國內的各種比賽,而且舉辦了個人演奏會。2011年8月,那時她才6歲,首次參加“珠江?愷撒堡”鋼琴大賽就獲得浙江賽區業余組第一名的好成績。2014年,9歲的俆珂瑀在寧波音樂廳舉辦了個人鋼琴音樂會。當天晚上,偌大的音樂廳里、座無虛席,小小年紀的她卻沒有怯場,出色地完成了演奏。雖然她的琴技仍顯稚嫩,但對音樂的理解力和感染力,得到現場觀眾及專業老師的一致好評。經過那次個人音樂會的鍛煉后,她的琴藝有了質的飛躍,不僅第一次參加考級就獲得了鋼琴10級中最好的成績,而且在之后的比賽中碩果也頗豐,如在第6屆中央音樂學院“卡丹薩”杯中國鋼琴作品演奏比賽全國總決賽上獲得二等獎。
當然,梅花香自苦寒來,靜待花香時,也需經歷嚴冬的寒冷與考驗。俆珂瑀也有過失敗。在2013年,第2次參加“珠江杯”地區選拔賽時,俆珂瑀當時信心滿滿,覺得自己發揮得很不錯,但是比賽結果卻令人失望,只得了三等獎。比賽過后,她靜下心來總結分析,吸取經驗教訓——由于表現欲過強,有時會犯急躁的毛病,一味地追求手指快速飛舞。這次比賽也讓她懂得了曾經忽略的一些道理:沒有彈錯并不一定是好的演奏,速度也不是演奏的必然要求,而要尊重樂曲本身,包括譜子的結構、轉接、作曲家想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以及要學會感知琴鍵發出的音色等。其實,也正是這些失敗,激發了俆珂瑀要努力向上、克服缺點的動力,這讓她在之后的比賽與練琴的過程中,走得越來越踏實,也越來越遠。
每當俆珂瑀登臺領獎,總會有些琴童家長問她父母:“以后是否打算走鋼琴專業道路?”他們的回答也很明確:“這個問題我們也是思考過的。走不走專業路取決于兩方面:一是孩子是否真的具有過人的鋼琴演奏天賦,她本人愿否為此奮斗終生;二是家長是否愿意為培養一個鋼琴家而付出巨大的財富和時間。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讓孩子把學琴當作一種業余愛好,就是比較明智的選擇?!?/p>
誠如俆珂瑀父母所回答的那樣,一直以來,俆珂瑀父母與俆珂瑀都對學琴的初衷與目標很明確,是為了提升藝術素養,而不是為了職業鋼琴路。這樣一來,對俆珂瑀練琴的時間安排、學習方向就胸有成竹了。得了獎之后,俆珂瑀的練琴時間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一半,其他時間用來學習民樂、書法,以拓展她的眼界,可讓她未來選擇的道路和發展的方向更為寬廣。這與現在有些琴童的父母是不同的,只知與鄰家的孩子攀比,而且急于求成,強迫孩子拼命地考級、跳級,最后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厭惡練琴、學琴。正如俆珂瑀父母想告誡這樣琴童家長的那樣:假如學琴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孩子對藝術的熱愛,而是為了滿足家長自己的虛榮心或者攀比心,那么如此浮躁的學琴目的對琴童的成長并沒多大益處。

不同于其他琴童,業余時間只能與黑白鍵打交道,俆珂瑀的休閑生活卻是豐富多彩的。在鋼琴這個“超級王國”遨游的6年時光里,鋼琴儼然已成為帶給她開心、快樂的“大玩具”。除此以外,她還有很多興趣愛好,也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
俆珂瑀喜歡打羽毛球,是學校羽毛球隊的主力隊員,每天訓練一個半小時,曾獲得過區羽毛球比賽單打第一名;市羽毛球比賽單打第4名、團體第2名等獎項。不僅如此,她也愛好其他體育運動,每年還在校運動會的100米、400米等項目中獲得過好名次,并且平時會積極地參加了校田徑隊壘球項目的訓練。在音樂方面,除了鋼琴,她還喜歡民樂、愛好吹笛子,考過竹笛4級,在班級和校級的舞臺上都有過表演,深受老師與同學們的好評。她閱讀廣泛,歷史、地理、文學名著、科普傳記等都是她喜愛看的。她還喜歡旅游,從幼兒園到小學,每年都要外出旅游,足跡已經遍布國內近一半的省市,國外也到過日本、泰國等國家。即便有這么多的興趣愛好,她的成績仍能名列前茅,被同學們戲稱為“學霸”。她還喜歡爬山、畫畫、書法、攝影、唱歌……

年紀如此小的俆珂瑀,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將文化課學習、鋼琴以及其他興趣合理規劃、統籌兼顧,并能成績優秀。這些甚至是很多成人都沒法做到與協調的事情,她卻能堅持下來,究其原因,是源于她對自己興趣的熱愛、對愛好的堅持以及肯吃苦的性格,才成長得如此的出色。俆珂瑀說:“平時學校球隊的訓練非常辛苦,特別是暑假里要冒著近40度高溫進行訓練,我都堅持下來了,從不喊苦喊累。其實,媽媽剛開始并不支持的,到后來被我的堅持所打動,不再提讓我退出校隊的事了。”
由于愛好廣泛,平時練琴的時間也相應減少。當然,這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練琴時間不夠,要達到老師的高要求、高標準就有難度了。雖然,這難免讓俆珂瑀有些急躁,但并沒阻礙她學琴的熱情,反而激勵她更努力地學習。因為學琴的壓力小了,它就從一種學習負擔變為了一種愛好;因為她明確了要以提高音樂、藝術修養為目標,從而能快樂地學琴了,這些都是促成她現在良好狀態的重要原因。正如俆珂瑀說的那樣:“鋼琴已經是我的一個好朋友了,我喜歡空余時彈彈《青花瓷》《小酒窩》等好聽的流行歌曲,喜歡把古典、悲傷的樂曲改編成歡快的曲子,也喜歡在樂隊中給大家伴奏……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想嘗試小提琴﹑長笛等樂器的學習。雖然我目前沒有打算往鋼琴專業方向發展,但是無論以后從事什么職業,音樂將會陪伴我的一生……”
除了俆珂瑀自己的喜愛外,她的父母對女兒的這些興趣愛好都表示尊重。即使當年一起參加鋼琴比賽的孩子,有的考上了音樂學院附小,走上了專業的道路,但俆珂瑀還是能繼續走業余學琴之路。因為她父母懂得:學琴不是攀比,而是要遵從孩子的內心,培養熱愛音樂、堅韌刻苦的品質才是學琴的最大收獲。有著這樣的學琴初心,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俆珂瑀在鋼琴王國里,會收獲更多的快樂,更能感受到鋼琴的魅力、音樂的力量,進而提升自己,開心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