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
(貴州省血液中心成分制備科,貴州 貴陽 550001)
手工密閉式制備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的可行性研究
梁艷
(貴州省血液中心成分制備科,貴州 貴陽 550001)
冰凍解凍; 去甘油紅細胞; 手工
由于ACP215價格昂貴,且使用頻率不高,配置多臺設備會導致資源浪費,然而,當出現洗滌儀故障或臨床急需同時洗滌多袋冰凍紅細胞時,就必須用手工制備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來滿足臨床急診用血的需要,因此,我科室經過模擬ACP215全自動細胞洗滌儀的洗滌方法,使用無菌接駁機在密閉環境下手工制備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最終制品質量檢測結果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2012版,報告如下。
1.1 材料來源 由中心檢驗科鑒定為RHD陰性血型并其他檢驗結果合格,在4 ℃冰箱下保存6 d內的懸浮紅細胞。制備冰凍紅細胞所需物料和設備:復方甘油溶液(160 mL/袋)、一次性冰凍袋(400 mL或1 000 mL)、無菌接駁機、熱合機、微電腦配平儀、分漿夾、離心機。制備解凍去甘油紅細胞所需物料和設備:9%氯化鈉溶液(80mL/袋)、0.9%氯化鈉溶液4聯袋(750 mL/袋)、離心機、分漿夾、熱合機、無菌接駁機、恒溫循環水浴箱、電子天平。
1.2 操作方法 (1)紅細胞甘油化,去除上清,懸浮紅細胞用無菌接駁機接駁一個一次性冰凍袋,按照懸浮紅細胞標示量1 u、2 u分別接駁400 mL、1 000 mL冰凍袋,將原母袋內血液轉移至冰凍袋內,血液轉移完畢后,用止流夾夾閉兩袋間通道,稱重平衡后置于離心機中, 離心參數為:3 000 rpm,10 min,2~6 ℃。離心后取出血袋輕置于分漿夾上,將上清液分離至原母袋內,斷開原母袋,冰凍袋內為濃縮紅細胞。然后加入甘油 將內裝有濃縮紅細胞的冰凍袋與復方甘油袋無菌接駁,按照懸浮紅細胞標示量1 u、2 u分別加入復方甘油溶液160 mL、320 mL。在加入甘油過程中,用手應輕柔緩慢振蕩紅細胞袋,使甘油和紅細胞能充分融合,甘油加注完成后室溫靜置30 min,后送-65 ℃冰箱保存,即為冰凍紅細胞。(2)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的制備,①復蘇解凍,將恒溫水浴箱打開,待溫度恒定到39 ℃后,迅速打開冰凍紅細胞外包裝袋,將冰凍紅細胞放置于振蕩器內兩層彈簧之間,完全侵入水中,打開“旋轉”按鈕,使冰凍紅細胞融化,待完全融化后,取出血袋,用毛巾將血袋表面的水分擦干。②第一次洗滌:將紅細胞袋與9%的濃氯化鈉溶液袋無菌接駁。按照懸浮紅細胞標示量1 u、2 u分別加入9%氯化鈉溶液80 mL、160 mL加入過程中輕柔振蕩紅細胞袋,9%氯化鈉溶液流速應緩慢,使9%氯化鈉溶液與甘油化的紅細胞充分混勻,靜置5 min后斷開空袋。將紅細胞袋再與0.9%氯化鈉溶液四聯袋無菌接駁,在紅細胞袋內緩慢加入250 mL0.9%氯化鈉溶液,震蕩搖勻后,將血袋稱重平衡后置于離心機中,離心參數為:3000 rpm、8 min、2~6 ℃。離心后取出血袋,將離心后的紅細胞袋垂直放入分漿夾上,將上清液轉移至另一空袋內,斷開廢液袋。③第二次洗滌:再一次將250 mL0.9%氯化鈉溶液緩慢加入紅細胞袋內,震蕩搖勻。配平后進行第二次離心,離心參數為:2000 rpm,6 min、2~6 ℃。離心后取出血袋,置于分漿夾上,將上清液轉移至另一空袋內,斷開廢液袋。④第三次洗滌:再一次在紅細胞袋內加入100 mL0.9%氯化鈉溶液,震蕩搖勻。配平后進行第三次離心,離心參數為:2 000 rpm、6 min、2~6 ℃。離心后取出血袋,置于分漿夾上,將上清液轉移至空袋后,廢棄。將含有剩余紅細胞的血袋置于電子天平上稱重,1u加入0.9%氯化鈉溶液至230 g~270 g范圍內,2 u加入0.9%氯化鈉溶液至420 g~500 g范圍內,混勻血液。即為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
通過本方法制備的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相關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制備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相關標準檢測值
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主要用于Rh陰性血液的長期保存,以及為自身輸血創造條件[1]。為減少冰凍及融化過程中紅細胞破損溶血,降低洗滌后上清游離血紅蛋白量和溶血率,甘油化后室溫靜止平衡30 min,再冷凍,使甘油充分滲透到紅細胞內,減少由細胞脫水引起的化學損傷以及因細胞內冰晶形成導致的機械損傷[2]。在解凍洗滌去甘油時,采用兩種梯度的鹽水洗滌,平衡靜置等使紅細胞從高滲到等滲狀態的轉變,有效降低了滲透壓急劇變化引起的紅細胞溶血,此外,在整個洗滌過程中均使用無菌接駁機接通各種溶液袋,保證血液在全封閉環境下制備,防止細菌污染,整個洗滌過程只需一位工作人員操作。終產品經質量檢測結果證實各項檢測指標均符合國家《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2012版。因此,此方法不僅有效解決了全自動細胞洗滌儀發生故障和臨床需要同時多袋洗滌冰凍紅細胞時的應急情況,也適合中小型血站開展。
[1] 安萬新,于衛建.輸血技術學[M].北京:科技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167.
[2] 海鷗、晏治華、張春蘭,等.冰凍紅細胞制備工藝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02,18(11):1021-1022.
R457
B
1000-744X(2016)06-0592-02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