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 吳軍 葉燕芳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健康管理科,重慶 400037)
某市某機關2 248例干部健康狀況分析
張春華 吳軍 葉燕芳△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健康管理科,重慶 400037)
目的 了解某市某機關干部人群患病情況,為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并提出保健策略提供依據。 方法 收集2 248例某市某機關干部健康體檢資料,對檢出率前8位疾病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比較各年齡段人群組間差異及變化趨勢。結果 體檢結果異常者2 242例,檢出率為99.73%。前8位疾病順位是血脂異常、白內障、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前列腺增生、高血壓、乳腺囊性增生、超重或肥胖和脂肪肝。男性白內障、高血壓、超重或肥胖、脂肪肝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女性,女性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的檢出率顯著高于男性。在職干部的血脂異常、乳腺囊性增生、超重或肥胖、以及脂肪肝的檢出率顯著高于離退休干部,白內障、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前列腺增生以及高血壓的檢出率顯著低于離退休干部。結論 該市某機關干部健康狀況堪憂,建議開展健康教育,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健康體檢; 患病率; 健康教育
我國干部群體患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的風險遠高于其他職業群。為了解某市某機關干部的健康狀況,本研究對2 248名干部的健康體檢結果進行分析,以便有針對性地在該人群中進行健康教育。
1.1 一般資料 選取某市某機關體檢干部2 248名,其中男性1 926人,女性322人,年齡分布范圍36~101歲,平均年齡(65.39±12.71)歲。
1.2 方法 所有體檢對象統一檢查以下項目:一般檢查,身高、體質量、血壓測量;常規輔診檢查,包括心電圖、重要臟器B超、胸部X線、X線骨密度檢測;實驗室檢驗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血糖、血脂、腫瘤標志物、乙肝兩對半。體質指數(BMI)的計算和診斷參照文獻[1]標準;血脂、血糖、血壓和高尿酸血癥的診斷參照文獻[2]標準;脂肪肝的診斷參照文獻[3]標準;動脈硬化的診斷參照文獻[2]標準;膽囊疾病的診斷參照文獻[4]標準;骨質疏松的診斷參照文獻[5]。凡超出指標正常值范圍者記為異常。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疾病檢出率用百分數表示,組間計數資料比較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總體健康狀況 在2 248名研究對象中,有2 242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占參檢總人數的99.73%??偦疾±?718次,人均3.88次。檢出率高的前8位疾病依次為血脂異常51.33%、白內障48.04%、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47.15%、男性前列腺增生43.30%、高血壓及血壓增高41.15%、女性乳腺囊性增生38.20%、超重或肥胖37.50%、脂肪肝34.16%。
2.2 主要檢出疾病在不同年齡段分布情況 在檢出率前8位的疾病中,白內障、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前列腺增生和高血壓檢出率都是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乳腺囊性增生、超重或肥胖的檢出率則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而血脂異常和脂肪肝的檢出率出現在45~59歲年齡段出現峰值。
2.3 性別與主要檢出疾病關系 血脂異常檢出率男女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白內障、高血壓、超重或肥胖、脂肪肝的檢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的檢出率女性高于男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 在職與離退休干部主要檢出疾病的檢出情況 在職干部的血脂異常、乳腺囊性增生、超重或肥胖、以及脂肪肝的檢出率高于離退休干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白內障、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前列腺增生以及高血壓及血壓增高的檢出率低于離退休干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不同性別主要疾病的檢出率情況
本資料數據顯示,該機關參檢干部中有99.73%的受檢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職業群。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工作時間長、壓力大,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使得機體免疫功能紊亂;(2)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器官逐漸衰退,抗病能力減弱;(3)應酬多,生活不規律,吸煙或飲酒、膳食結構不合理、運動量不足致使代謝障礙;(4)對自身健康不能進行有效的科學管理,加上憂慮、煩惱等不良心理情緒,都是疾病發生率高的主要因素。
婦女絕經后由于激素水平的變化,骨量加速丟失,故女性骨量減少發病年齡比男性早[6]。由于我國大多數人日攝鈣量低,體內鈣不足情況普遍存在。建議該機關干部每年進行1次骨密度檢查,對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的患者,應及早補鈣,并適當運動,以助于骨骼強健。
本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白內障的患病率顯著增高,女性患病率明顯低于男性。白內障的發生與用眼不當或過度用眼有關,是我國第一致盲眼病。故對本人群應加強用眼衛生宣教,對白內障患者如視力下降至0.3建議行手術治療。
高血壓的發病率與年齡、肥胖、血脂異常明顯相關。研究表明,我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18.8%,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7];高血壓患病率隨人群BMI增加而顯著升高[8],并與血脂異常呈正相關性[9]。本研究結果顯示,該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男性患病率顯著高于女性,且該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與BMI和血脂異常無正相關性。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危害該機關干部的主要健康問題,在職干部主要集中在血脂異常、超重或肥胖、脂肪肝等代謝類疾病,患病率顯著高于離退休干部,離退休干部則主要集中在白內障、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前列腺增生等老年性疾病。因此,對在職干部更應定期開展健康講座、舉辦衛生宣傳日活動等措施加強健康教育,定期健康體檢,變被動看病為主動檢查,變消極治病為積極防病。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 葛均波,徐永健. 內科學[M]. 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3]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修訂版) [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0,19(6):483-487.
[4] 陳孝平,汪建平. 外科學[M]. 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5] 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學科組. 中國人骨質疏松癥建議診斷標準(第二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0,6(1):1-3.
[6] 劉伯亮, 潘萬敏. 骨質疏松發生與年齡、性別的關系:5200例分析[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4 (33):7474-7475.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J].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04,2(12):919-920.
[8] 陳捷,趙秀麗,武峰,等. 我國14省市中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現狀及其與高血壓患病率的關系[J].中華醫學雜志,2005,85(40):2830-2834.
[9] 陶然,周金意,蘇健,等. 成人血脂異常與高血壓關系[J].江蘇預防醫學,2014,25(5):18-21.
R54;R57;R58
B
1000-744X(2016)06-0613-02
2016-05-12)
△通信作者,E-mail:yyf_xinqi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