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璐 陳玲 蘭遠波 王盛蘭 劉權賢
(貴州省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呼吸二科,貴州 遵義 563003)
超聲電導藥物透入治療頸部淋巴結結核療效與療程觀察
黃璐 陳玲△蘭遠波 王盛蘭 劉權賢
(貴州省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呼吸二科,貴州 遵義 563003)
超聲電導藥物透入; 淋巴結結核; 異煙肼; 利福平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本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我院的93例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采用了全身抗結核化療及局部超聲電導藥物透入治療,現將治療效果及療程進行分析,為超聲電導藥物透入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93例,男性32例,女性61例;年齡11~76歲,平均年齡(30.5±12.2)歲;病程1周至4年。93例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中,一側頸部44例,雙側頸部46例,頸前部3例。其中淋巴結穿刺液抗酸桿菌涂片陽性9例;31例合并肺結核(患者痰液送結核菌培養和涂片顯示,痰涂片抗酸陽性9例。結核菌培養藥敏結果顯示單耐異煙肼1例;耐多藥1例);8例合并結核性胸膜炎;23例行淋巴結活檢術病例中4例術后傷口一直未愈合,不間斷溢出膿性分泌物,并伴局部淋巴結反復腫大。
1.2 治療方法 93例患者采用HRZE方案抗結核化療,聯合應用局部超聲電導透入異煙肼和利福平交替治療,液化和局部有波動感的予局部淋巴結穿刺抽液和異煙肼膿腔沖洗后,避開針眼2~3 cm處行超聲電導藥物透入。超聲電導儀和耦合/凝膠貼片由北京諾亞同舟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標準編號:YZB/京0426-2009),選擇在病灶相對平坦,皮膚無破潰部位安置耦合/凝膠貼片,兩貼片均不超過距離病變部位2~3 cm, 應用彈力帶固定貼片,設置超聲電導儀電壓220 V,輸出功率1.5 W。異煙肼和利福平每周一至周五每天1次交替透入,每次30 min,治療結束后保留電極貼片1~4 h后去除貼片,以保證藥物充分吸收。觀察和記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完成15 d、1月、2月、6月、9月不同時間段患者淋巴結大小、形態、局部病灶吸收及超聲波檢測局部組織回聲等情況。療效評價判斷為(1)顯效:肉眼觀察病變部位切口皮膚愈合良好、竇道分泌物量的明顯減少,淋巴結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膿腫變小或消退;腫大淋巴結縱橫徑乘積與治療前縱橫徑乘積之比<1/2。(2)有效:淋巴結疼痛減輕,硬結液化、皮溫有所下降;腫大淋巴結縱橫徑乘積與治療前縱橫徑乘積之比<1,且>1/2。(3)無效:淋巴結疼痛、硬結及發熱癥狀均無改善,淋巴結腫大縱橫徑乘積與治療前縱橫徑乘積之比≥1。有效率=(顯效例數/總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效果 近期療效觀察即治療期間活檢術切口無分泌物、切口愈合、腫大淋巴結縮小大于1/2,疼痛減輕、硬結液化、皮溫下降,有效率見表1。

表1 93例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超聲電導藥物透入15 d、1個月、2個月、6個月、9個月有效率(n)
2.2 具體療效 1例活檢術后,口服抗結核藥物(四聯)治療18個月,傷口未愈合,停口服藥物,于局部每周交替超聲電導藥物透入異煙肼和利福平,兩月后傷口愈合;1例淋巴結活檢術后4年,傷口不間斷有膿性分泌物溢出,將傷口擴大,用生理鹽水沖洗后,在傷口旁2~3 cm處行超聲電導藥物透入,2個月后傷口愈合;1例雙側淋巴結患者,左側自行破潰,口服四聯抗結核1年左側破潰處皮膚仍紅腫疼痛,不間斷有分泌物溢出,超聲電導藥物透入3個月紅腫消退,疼痛減輕,皮膚愈合。根據淋巴結硬結局部變化及超聲檢測結果對比觀察超聲電導藥物透入部位淋巴結大小、形態及組織回聲等情況進行判斷,7例硬結局限縮小消退 ,淋巴結液化的16例,對29例患者進行淋巴結穿刺抽液送檢,抗酸涂片陽性9例;結核菌培養陽性1例,12例淋巴結病灶吸收消退,17例局部皮膚破潰改為外科換藥,皮膚破潰愈合后鞏固超聲電導藥物透入治療1~6個月不等。遠期療效追蹤觀察:對僅單獨行超聲電導藥物透入異煙肼和利福平的淋巴結活檢術后切口愈合的患者完成藥物透入6個月和9個月超聲檢查淋巴結大小均為6 mm×2 mm,停超聲電導藥物透入3個月超聲檢查淋巴結切口處淋巴結消退;對淋巴結破潰疼痛患者完成9個月的超聲電導藥物透入,追蹤3個月,淋巴結大小與半年前大小一樣為右側15 mm×6 mm,左側18 mm×6 mm,半年B超示右側8 mm×6 mm,左側6 mm×4 mm。繼續追蹤觀察中;淋巴結自行消退的患者完成6個月和9個月的超聲電導藥物透入,隨訪無復發;耐異煙肼患者停異煙肼口服,加用左氧氟沙星口服和肌內注射鏈霉素,局部淋巴結消退,6個月復查痰結核菌培養陰性;活檢術后4年傷口未愈合患者完成超聲電導藥物透入5個月,觀察4個月傷口未裂開及膿液溢出,所有患者仍在追蹤觀察中。
當今淺表淋巴結結核的治療原則以全身抗結核化療為主,全身抗結核化療藥物很難穿透包膜在病灶淋巴結內達到有效殺菌濃度[1]。超聲藥物透入治療體表結核與外科手術治療相比具有安全、操作簡便、創傷少、恢復快等優點[2]。我們首次觀察1例口服抗結核藥物(四聯)治療18個月切口未愈合患者僅給予局部超聲電導透入異煙肼和利福平治療,治療2個月后切口皮膚愈合,完成超聲電導透藥6個月和9個月B超檢測結果發現淋巴結大小固定在6個月檢查時的范圍。完成超聲電導藥物透入治療半年有效率可達到99.99%,推薦頸部淺表淋巴結結核行超聲電導藥物透入治療6月可達最佳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手術治療即便可以摘除淋巴結,也存在切口經久不愈和淋巴結再次增大復發,全身抗結核化療能夠到達病變部位的藥物濃度很低,甚至藥物很難滲透到淋巴結內,難以起到有效的殺菌作用。超聲電導藥物透入治療頸部淺表淋巴結結核能提高淋巴結局部組織藥物濃度,縮短了淋巴結消散時間,減少全身抗結核的毒副作用,增加患者抗結核化療的依從性,結果中可見全身用藥輔助局部超聲電導藥物透入治療頸部淺表淋巴結結核以連續透藥3~6個月效果較佳,但其治愈后的復發率還需進一步隨訪觀察。
[1] Lee J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J]. Tuberc Respir Dis (Seoul),2015,78(2):47-55.
[2] 趙秋月, 原紅, 孫萬玲.超聲藥物透入治療體表結核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0,4(25):88-89.
貴州省結核病綜合防治2011協同創新中心(培育)項目
R56
B
1000-744X(2016)05-0635-02
2016-04-07)
△通信作者,E-mail:lingjunc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