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衡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肺部疾病,但與一般肺炎不同的是,它幾乎沒有發燒、咳嗽、咳痰等肺炎癥狀,因此最容易被忽視而造成嚴重的后果。
了解新生兒肺炎
肺炎在新生兒期很常見,是導致小寶寶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新生兒肺炎分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兩種。
吸入性肺炎
目前較少見,主要是吸入母乳或牛奶過急過快,來不及吞咽,進入下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內)所致。
感染性肺炎
主要癥狀是吃奶減少或拒奶、口吐白沫、對外界反應差、出氣不贏、發燒可有可無,咳嗽輕,這是因為新生兒免疫功能不成熟,抗病力低下,咳嗽反射差,不少患兒(尤其是早產兒)得肺炎時可不出現咳嗽癥狀。由于新生兒患肺炎時可以不發燒、不咳嗽,容易被誤診而耽誤病情,值得年輕的媽媽們引起高度重視。
“與平常樣子不同”是新生兒患肺炎的信號,呼吸頻率增快和胸凹陷是兩項重要且易被媽媽掌握的肺炎征象,尤其是觀察新生兒呼吸頻率比什么都重要。小寶寶在家中“感冒”后,年輕父母發現他(她)安靜時呼吸頻率加快,每分鐘大于60次/分,同時出現胸凹陷(是指吸氣時胸壁內陷),口唇周圍發青,無需做胸部X線檢查就可判斷小寶寶已經患上肺炎,一定要及時抱到正規醫院新生兒科住院治療。因呼吸困難而影響吃奶、喝水,喘憋嚴重發作時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和膿胸等,就可診斷為重癥肺炎,如不及時搶救,進而危及生命。
新生兒肺炎的治療和護理
患上新生兒肺炎一定要住院治療
嬰幼兒咳嗽反射差,咳嗽無力,呼吸肌發育不成熟,氣管和細支氣管相對狹窄,加之炎癥的充血、水腫容易發生分泌物積聚,堵塞氣道引起肺不張和呼吸衰竭。兒科醫生觀察到,嚴重喘憋或呼吸困難加重、面色表灰或煩躁不安,常是呼吸道痰液堵塞的主要表現。因此,保持呼吸道暢通至關重要。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治療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輸液、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和激素及支持對癥治療。
怎樣護理好寶寶?
·媽媽或最熟悉的撫養人必須和寶寶在一起,便于隨時喂奶,穩定寶寶的不良情緒。
·使用輸液泵來控制液體滴數。媽媽如隨意調節寶寶輸液速度是非常危險的做法;注意查看寶寶穿刺部位有無發紅、疼痛、液體外滲和腫脹,輸液管有無受壓或扭曲等。
·輸液過程中寶寶尿量明顯增多,無論何時尿布濕了,要及時更換,以防紅臀形成。
·學會做胸部物理療法,包括體位引流、拍擊震動、超聲霧化和理療。體位引流是靠重力和氣流作用引流分泌物,常采用抬高床腳的辦法;體位變換指的是經常翻身,一般在寶寶吃奶前和睡前進行,每天4~5次,每次5分鐘左右,以使肺內痰液松動,利于痰液排出;睡眠以側臥為好;對分泌物稠厚的患兒,還可采用胸背部拍擊或震動協助,每次約5分鐘,一日數次,有助于分泌物借重力流向大氣管,便于吸出,注意胸部拍擊部位不宜過低以免腹內臟器受損;也可用超聲霧化器進行霧化吸入,每次10~15分鐘,一日2~3次,在霧化療法前后輕柔吸痰,每次15秒,短暫停止后再吸,直至患兒面色轉紅,安然入睡。
預防很重要
吸入性肺炎的預防
1.別在寶寶哭得厲害時喂奶,這時寶寶由于呼吸不順暢或吸奶過急、過沖很容易引起嗆咳而嘔吐。
2.遇到寶寶吐奶或嘔吐,媽媽喂奶時應盡量抱起寶寶,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使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腸內;喂奶后要抱起寶寶,使之頭伏在媽媽肩上,輕拍背部直至打出響嗝,讓胃內氣體排出后,再放下并取右側臥位,頭部稍抬高,過會兒再改為仰臥位,這樣就可以減少吐奶的發生。
3.媽媽應在寶寶情緒穩定時喂奶,奶嘴大小要適中,喂奶時奶液充滿奶頭,而且,喂完奶后不要過早地翻動寶寶,如換尿布等要在喂奶前進行。
感染性肺炎的預防
防感冒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具體措施有:
1.寶寶居室要定時開窗通風,早晨開窗換氣不少于15分鐘,保證空氣新鮮。維持一個適中的環境溫度(成年人為24℃~28℃,嬰兒為28℃~32℃),相對濕度以40%為宜。
2.寶寶衣著要穿暖,被蓋與成人相仿便可。家長經常摸一摸孩子后頸,若摸上去溫暖不出汗,說明保溫合適;若發現寶寶后頸較冷,則提示體溫偏低,需要加強保暖,多穿1~2件衣服。
3.母乳喂養兒應每天按需補足奶水。
4.避開被動吸煙。被動吸煙(吸二手煙)能使寶寶感冒的機會大增,還能引發嬰兒猝死綜合征。故為了寶寶健康成長,家中吸煙的父親應主動戒煙。
5.遠離感冒患者。如父母親或保姆感冒了,暫時與寶寶隔離,哺乳媽媽感冒了應戴上口罩喂奶。冬春季或傳染病流行季節,許多引起感冒的病毒在空氣中循環,家長盡量不要帶寶寶去公共場所如大商場、影劇院和娛樂場所,以免染上各種呼吸道疾病或傳染病。
知識加油站
嗆奶是百天內嬰兒的常見癥狀,人工喂養多于母乳喂養兒,好發于寒冷季節。通常表現是母親哺乳或奶瓶喂養后寶寶出現頻繁劇烈的刺激性咳嗽,隨之吐出大量奶汁,嚴重嗆奶會將奶汁或奶塊嗆入氣管,阻塞呼吸道,影響氣體交換,造成嚴重缺氧導致窒息。此時患兒表現面色、口唇青紫,呼吸斷斷續續,心跳仍存在,若不及時搶救可在數分鐘內因窒息而死亡。
由于新生嬰兒嗆奶窒息多發生家中,此時年輕的父母不要驚慌,也不要急送醫院,而應爭分奪秒進行現場急救。首先放躺寶寶,沿著家長的前臂向前,面部朝下,保持頭部低位,然后在寶寶兩肩胛骨之間向背部較重地拍打3~5分鐘,少量奶汁及奶塊可自行流出,但不要將寶寶倒置。拍打背部后再馬上檢查寶寶的口腔,用一只手清除殘留在口腔內的奶汁,利于氣道通暢。據兒科醫生觀察,上述家庭急救法可使90%以上嬰兒嗆奶窒息得到解除,缺氧癥狀迅速緩解,若搶救不成功應急送附近醫院兒科進一步救治,以挽救患兒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