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達韜
“你都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了,還這么拼命干嘛?”
“為了讓我的子女不再做企業。”
2016年11月21日,在大足區龍水鎮的一次朋友聚會上,郭方杰與友人的對話,引來在場友人會意的笑聲。
郭方杰是杰利來日用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其公司生產的衣架產品占據西南市場的半壁江山。
可盡管如此,近些年傳統五金產業遭遇的漫長寒冬,總會讓郭方杰感到不寒而栗。
事實上,“如墜冰窖”,也是龍水鎮所有五金從業者的共同感受。
然而,正如浪漫主義詩人雪萊所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在龍水鎮五金產業寒流涌動的表象下面,一座轉型升級的火山正在孕育。
沒有永遠的優勢,只有不斷變化的趨勢
“東有(浙江)永康(廣東)陽江,西有重慶大足。”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大足五金產業一時風光無限。
“大足曾是永康的偶像?!闭憬囊晃还賳T曾經這樣說。
而在大足五金產業的版圖中,核心則是在龍水鎮。可龍水鎮并不產鐵礦,何以能成為五金之都?
“因為龍水鎮很早就有比較完備的五金產業鏈。”當地一位小五金企業主馬波說。
在很小的時候,馬波就對龍水五金產業的脈絡了然于胸——
有人專門從全國各地回收廢金屬運回龍水,然后,有人專門從事粗加工,再賣給當地大小作坊,生產出各式五金產品。
細致的分工,讓龍水人進入這個行當門檻很低,進而形成了很高的產業集中度。
當地甚至流傳這么一句話:“會打鐵會數錢就能生存?!?/p>
因此,依托五金產業,龍水鎮早早就成為全國百強鎮。
但今天的優勢,很快就成了明天的劣勢。
到了2007年,大足五金的排名已遠遠落后于浙江省永康市,甚至不如后起之秀的湖南省邵東縣。
何以如此?
答案很簡單:沉溺于過往的優勢,忽視了五金產業的發展趨勢。
在工藝上,甚至當已經流行不銹鋼制品時,龍水鎮卻反應遲鈍,很少有不銹鋼制品。
“即使有,做工也很粗糙,根本不能和陽江、永康的產品同臺競技。”龍水鎮一位干部坦承。
在規模上,當永康等地開始涌現大型龍頭企業時,龍水還大都是作坊式經營。
此時,具有厚重歷史的產業優勢,反倒成了龍水由傳統五金邁向現代五金的包袱。
“龍水五金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币粫r間,龍水五金從業者之間彌漫著悲觀的情緒。
但一些積極的變化,也在悄然發生。
沒有市場的紅海,只有視野的紅海
2008年,原本在龍水從事水果刀批發的王學榮作了一個決定:從事菜刀生產。
作出這個決定,并不容易。
2007年9月,第12屆中國五金博覽會在浙江省永康市舉行。
面對這個規模號稱“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五金專業展會,重慶大足竟只有“翔鋒工具”一家企業參展。
“到永康參展的費用需要萬元以上,由于不愿意出這筆錢,大足五金行業幾乎選擇了集體棄權。”“翔鋒工具”總經理羅輝倫有些無奈。
不愿意的背后,其實更多是不能。
以刀具為例,由于沿海較早采用機械化生產,早已把刀具市場變成紅海市場。
面對紅海市場,龍水刀具從業者大多選擇了逃避。
拴狗的鐵鏈暢銷,大家就一窩蜂地造鐵鏈。
水桶賺錢,大家就一窩蜂做水桶。
…………
“大足許多企業小富即安,什么簡單、什么賺錢快就做什么,很少去考慮長遠發展。”中國五金商會創會會長吳石川說。
久而久之,錢沒賺到多少,龍水刀的質量、口碑卻越來越差,陷入惡性循環。
德國著名廚具品牌“雙立人”的產品,號稱保證使用100年。
有人曾問:“都使用100年,那你們的產品賣給誰?”
“雙立人”的回答是:“我們的市場是全球?!?/p>
簡而言之:沒有市場的紅海,只有視野的紅海;你看到多遠,才能走多遠。
“如果把質量重視起來,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龍水刀依然大有可為?!憋@然,王學榮跳出了視野的紅海。
于是,王學榮在龍水五金業內率先引進了水磨床、熱處理設備等,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2014年,王學榮的工廠機械化率已經達到了80%—90%的水平。
同時,他也看得很遠,在業內率先打造電商渠道。
“目前電商渠道銷量已經占公司總銷量的一成,并且還將繼續擴大。”王學榮說。
此外,他還帶領公司積極“走出去”,每年主動參加各種展會十多次。通過參展,公司不僅順利開拓了土耳其市場,還通過外貿公司打入了歐美市場。
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企業
2016年4月,龍水鎮工業園區,天氣已漸轉熱。
不過,重慶國恩工貿有限公司員工的心情卻是乍暖還寒。
國恩工貿是一家主營汽摩配件的精密機械加工廠。前些年,借著重慶大力發展汽摩產業的東風,國恩工貿發展得風生水起。
“僅僅長安奔奔的配件,我們就生產了不下80萬套?!眹鞴べQ總經理蘭國恩說。
“人不下鞍,馬不停蹄?!眹鞴べQ開足馬力,才能勉強應付下來。
時至4月,國恩工貿接到了長安公司的通知:由于車型更新,長安接收最后一批定貨之后,將不再對老款奔奔的配件下單。
這個通知,首先讓一線員工炸了鍋:“我們怎么辦?”
企業沒有訂單,也就意味著可能有一批員工被辭退。在高度依賴上游廠商的汽摩配套行業,這很常見。
市場一旦出現波動,受影響大的反而是配套企業。
“風險大,利潤也不高?!?/p>
盡管汽摩配件加工在當地方興未艾,卻已被一些人冠上“夕陽產業”的名號。
但蘭國恩卻并未如此悲觀,并果斷作出了兩個決定。
一是不辭退一線員工,在接受下調工資的前提下,員工輪流上班。
二是果斷籌資800余萬元,上馬一套全自動智能機器人生產線。
蘭國恩是瘋了么?
早在1986年蘭國恩第一次創業時,就瞄準在龍水還屬空白的壓鑄行業,為汽摩做配套。
為此,他不惜借“巨資”8萬元,已可謂一場瘋狂的“豪賭”。
顯然,蘭國恩并不認為自己是在賭。
“事實上,很早之前,我們已經主動介入到長安新能源汽車配件的研發當中。”蘭國恩說,“引進機器人,則可以讓我們的產品質量跟上長安的要求?!?/p>
而這也正是國恩工貿同其他汽摩配套企業的區別——從被動等訂單,到主動把握行業趨勢,挖掘未來的訂單。
在新舊交替之時,必然會有陣痛,但陣痛過后,則柳暗花明。
事實證明,不久后,長安新能源汽車配件訂單如雪片般飛來。
在其他汽摩配套廠在“寒潮”中瑟瑟發抖之際,國恩工貿已走在一條屬于自己的朝陽大道。
沒有落后的企業,只有落后的企業家
“你知道日本豐田的精益管理么?”一次,有人問郭方杰。
其實,這個問題帶有一些挑釁的味道,雖然郭方杰從不諱言自己只是初中畢業。
旁人不由有些擔心,生怕場面尷尬。
“精益管理已經落后了,現在更先進的是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管理?!惫浇苎壑须[隱有光。
不過他接下來的一句話,又緩和了氣氛:“其實我也是現學現賣,剛在成都參加了一個培訓課程?!?/p>
“愛學習”,這是郭方杰的顯著標簽。
“我曾在五年間攻讀了四個MBA。”郭方杰說。
有人羨慕,自然也有人非議:“虛頭巴腦,不好好安心做企業?!?/p>
說這些話的人,往往坐在牌桌和飯桌上。
殊不知,郭方杰正是為了把企業做實,才去四處參加各種學習、培訓。
其實,郭方杰曾遭遇過“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
在西南地區,衣架行業排名二三四名的市場份額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杰利來。
在西南地區,杰利來可謂孤獨求敗。
這種地位從何而來?源自郭方杰早年在技術上下的苦功。
“為了完善技術,我曾臥底到沿海大企業去偷師學藝?!惫浇苄ρ浴?/p>
可未來何處去?郭方杰一度也很迷茫。
“有人曾勸我去搞房地產?!惫浇苷f。
彼時,郭方杰正在重慶大學攻讀MBA。在請教老師后,他果斷否決了這個想法。
“做房地產,賺錢在兩可之間?!惫浇苷f,“但肯定會損害本業?!?/p>
很快,郭方杰明確了未來的方向:技術優先,管理升級。
為此,郭方杰大刀闊斧改革管理體制,讓企業從作坊式體制跨向現代企業體制。同時,他不惜花費資金,給員工提供各種高端培訓的機會。
“這不亞于另一場創業?!惫浇芨锌f。
可效果也顯而易見:在人力成本等不斷攀升的情況下,杰利來的成本反而下降了2%。
不要小看這2%,這可是很多制造業的利潤生死線。
“不讓孩子來接班?!惫浇苄ρ?。
笑中,自然有經營企業的苦澀。
然而,也曾有人說,真正的企業家不言退休。
郭方杰放棄房地產,可能讓龍水鎮少了一個房地產商人。
但堅守本業,“郭方杰們”則為龍水鎮的再次騰飛埋下了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