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星期六早上九點二十左右,位于王府井apm的POP MART店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十點鐘Molly十周年紀念版開始簽售,但就算這隊伍你排上了,要想買其中的限定品還得是排在前100的顧客里被隨機抽中的號碼,所以你就知道Molly這“小姑娘”有多風靡。我在隊伍的周圍來回走動,隨機采訪大家為什么因為一個玩具如此大費周章。突然一個姑娘跑過來問工作人員:“100個號碼還有沒有?早上從通州趕過來,有些晚了。”工作人員無奈的搖搖頭,然后轉身指著前面另一個男的對我說:“每年Molly新款發售都會看見他,來幫她老婆買。”我在心里想,等交到他老婆手中時,就不僅僅是個玩偶了吧,還有住在Molly身體里的,他和她的愛情。
我們把柔軟的愿望賦予在可見的事物上,翻來覆去看的電影里可能有清醒時做不了的大夢一場,一本翻爛的書里可能藏著最想奔赴的理想之地,一種百吃不厭的食物里面可能有你回不去的故鄉,而一件玩偶可能撐起了我們心里所有的美好,不致坍塌。就像麥兜心里的那首歌:“這個世界有時候硬邦邦的,我們慶幸心里總唱著一首歌,讓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進心里。”
這一家販售美好的POP MART,是王寧在2010年創立的。王寧從大學開始創業,87年出生的他早在大二就開始做如今風口上的內容創業,為校友們拍攝大學生活紀錄片,自學拍攝,剪輯和后期,然后做好光盤賣給同學。他說當時一屆四千左右的學生,有兩千三百個人買他的光盤,這算是賺到了第一桶金。然后賣過發卡,開過格子鋪,七年前決定來北京,賣掉了當時開的店,來到了沒有一個認識人的大城市,第一次去三里屯都感覺像過年一樣,那時的少年還不曾想過有一天自己的店會開到三里屯,還是這樣溫暖的一門生意。
電影《歲月神偷》里,哥哥生病后,弟弟聽從奶奶講的傳說,把他一書包最寶貝的玩具全都倒進苦海里,希望換回哥哥的身體康復。長大后會發現,某些想要的是需要我們用等價的美好來交換的。希望殘酷的生活不會有逼迫我們繳械所有來置換的一天,即使沒這么幸運,也希望你的床頭和手里始終有件寶貝做籌碼,為你守護好一份許愿的置換權。
《時尚北京》對話創客王寧
《時尚北京》:先聊聊這次MOLLY·10周年的簽售活動吧。
王寧:Molly·10周年系列潮流公仔,是泡泡瑪特與香港設計工作室KENNYSWORK的聯名款潮流公仔其中一個系列,你看今天排隊的人數,就知道Molly在潮玩圈的知名度。我們現在簽了很多藝術家,經常舉辦藝術家的簽售和粉絲會,今天結束后我們馬上要趕去南京的簽售,同時也在籌劃更多的粉絲活動,比如一起去到潮玩的誕生地,來場藝術家之旅。
《時尚北京》:POP MART或者說你,當初是怎樣判斷出潮玩這個品類的商業空間的?
王寧:其實初衷是想要做一個潮流生活小百貨這樣一個零售平臺,但后來覺得潮玩這個品類是我們所有品類里增長比較快的,同時發現這個市場很有意思,很多藝術家投身到藝術家玩具的開發,他們的玩具又都是限量的,很具有收藏價值,因為它不是純粹的玩具,一方面我們認為是藝術作品,另外它用玩具的方式來表達藝術,所以具有可收藏的價值和商業價值。
《時尚北京》:你感覺玩具的屬性在隨著時間改變嗎?比如我小的時候,很少會看到父母買玩具,但今天來排隊的很多都是三十多歲甚至更大年齡的人,我問他們說就是買給自己的,就是喜歡Molly。
王寧:就像大人去逛古玩市場,古玩其實也是一種玩具嘛,童心這個東西一直大家都有的,收集也是一直都有的,不管是小朋友還是成年人,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有這種收集的愿望和癖好,像我們覺得一方面收集是很重要的事情,像剛需一樣;另外童心,大家對藝術的需求其實也是不分年齡大小的,以前可能是物質比較匱乏,賺的也不多,所以今天能通過各種方式,購買也好,欣賞也好,把童心保護好,我認為是很美好的事情。
《時尚北京》:POP MART的選貨一般是怎么進行的?除了理性的參考銷售數據外,會選擇自己偏愛的產品嗎?這里面你個人的參與度大嗎?
王寧:現在比較大了,原來我們最多的時候有9000多個SKU,店里面有很多買手,去世界各地挑選,但現在我們比較聚焦,開始做減法,不想做的那么雜,我們會聚焦到某一個產品線,品類也聚焦到IP相關,或者潮玩相關的。在聚焦的過程中,我參與的就更多一點。
《時尚北京》:那可不可以說潮玩這個品類的成功是你的判斷力比較準?
王寧:也不能這么說,我們是一個感性加理性的團隊,我們喜歡感性的東西,比如我們認為設計很重要,音樂很重要,燈光很重要,但是我們用理性來思考生意本身,商業模式本身,所以這種理性就在于我們選的東西和很多藝術家都不是我們憑感覺找的,而是很多粉絲群體給我們推薦的,他們會提出要求說你們找哪個藝術家合作,我們經過考察后會決定做不做,最后形成一個很好的循環。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大家到底喜歡哪些藝術家和玩具,粉絲就給我們列清單,比如今天的Molly,我們為什么去簽約?是因為當時有50%的粉絲回復我說她們喜歡Molly,當時我都不知道誰是Molly,然后我們就去找,去香港把合作談成。
《時尚北京》:從大學就開始創業一直到今天,是比較著迷這件事的哪個部分?
王寧:初衷可能是因為想多賺些錢,但很快這個過程就會結束掉,到后來就會莫名其妙的有社會責任感,你會發現同時公司有幾百個人,他們所有的收入都來自于你的時候,絕大多數跟我一樣都是北漂,大家聚在這個城市里,你又和他們在同一條戰線上,他們的生活壓力也會間接的成為我自己的動力,到后來就是一種責任。而且我很享受這種烏托邦式的感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去完成一件也許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個過程很有意思。
《時尚北京》:創業這件事需要天分么?
王寧:天分可能更多和環境有關系,我家里人做生意的會多一些,所以創業的動力和原始初衷可能和身邊的環境有很大關系。
《時尚北京》:來北京創業這么多年,也有很多北漂標配的辛酸往事吧?
王寧:很多不認識我的人,都以為我是個富二代,所以能開這么多實體店,但其實我七年前來北京時,第一份工作兩千塊錢,也沒有認識人。我記得很清楚,剛來北京時,每次去三里屯就跟過年一樣,感覺很潮的地方,跟進了城一樣,有次和來北京后認識的朋友一起逛街,他工資當時是一千多,然后逛三里屯發現什么都買不起,店員也都不理他,他就覺得店員是不是看不起他,就花了他半個月的薪水買了一個包,然后我們就在太古里前面合影,紀念一下買了個包。后來我還發過一條朋友圈說,那時候從來沒有想過幾年以后,我們能把自己的店開到這種商場里面。
《時尚北京》:其實心里還是相信有一天會出頭的,是吧?
王寧:其實從來沒懷疑過自己,理想一直有的,但還是踏踏實實做事,所以這么多年過來了,因為不是天上掉餡餅砸中,是什么事都經歷過,再難,哪怕天大的事情,心理狀態都是很平和的,也不會認為現在是成功,這才剛剛開始。
《時尚北京》:現在POP MART已經有這么多分店,每天仍然會有如履薄冰的感覺嗎?
王寧:我覺得創業沒有終點,你說什么時候是個頭?公司做的很大的,也照樣很多問題,沒有止境,創業者也很可憐,我問過很多創業者,大部分每天的狀態就是焦慮,所以我覺得創業這事就是一條不歸路,沒有成功和不成功這一說,只不過是上了路還是在路上,沒法停下來,只能說每天你會遇到很多問題,能夠盡你所能把這些問題解決到最好。
《時尚北京》:你怎樣定義泡泡瑪特的品牌文化?
王寧:我比較信奉“想壯志凌云,做腳踏實地”,所以我們整個團隊非常的沉穩和踏實。我個人比較信奉經營,做細節,我們把時間花在購物袋的設計上,店鋪燈光的設計,音樂的選擇,產品的設計,都是這些很細節的經營上面,這是我們花的時間最多的部分。我們想做一個有溫度的品牌,傳遞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