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校企雙主體培養的內涵及校企雙主體聯合培養室內設計專業技能人才的優勢,并以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提出校企雙主體聯合培養室內設計專業技能人才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校企雙主體 聯合培養 室內設計專業 技能人才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1C-0103-02
當前,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職業院校的在校生人數不斷增加,各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在時代特點鮮明、政府推動的環境下快速成長的院校,也存在著各專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人才模式相對落后,校企合作流于形勢、成效不太明顯,專業設置與行業企業需求對接不夠,課程體系和教材建設相對滯后,教師技術技能還不能完全跟上時代步伐,專業實訓基地、實訓設備的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等問題,這些都是各職業院校領導比較關注并亟待解決的問題。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針對以上這些問題,在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上進行試點,從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優勢,以及采取“校企雙主體、學生雙師雙身份、教育雙制度”等改革措施,推進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模式,把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校企雙主體培養的內涵
“校企雙主體聯合培養”是一種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礎上,通過學校和企業二者深度合作,把學校與企業確定為兩個共同培養的主體,明確校企雙方的責任,二者達成共享共贏意識,采取構建“校企雙主體、學生雙師雙身份、教育雙制度”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校內專業教師與企業設計師共同參與技能人才培養全過程,包括校企共同制訂卓有成效的人才培養方案、共同研究設置專業課程體系、共同開發特色教材、共同組建校企雙方教學團隊、共同建設實訓基地,雙方共同確定分工實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等內容,從而達到校企雙主體聯合共同完成人才培養的任務,提升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為企業輸送優秀的技能人才。
二、校企雙主體聯合培養室內設計專業技能人才的優勢
(一)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形成良好的合作機制,實現校企雙方共享共贏
為保證校企雙主體培養人才有成效,學院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員會,創新校企合作共享共贏長效機制,制定系列配套的管理機制,保證校企雙方權利和義務,堅持校企雙主體共同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把合作共贏作為機制創新點,把企業引進學校,為企業提供免費經營的場地,與學校共同實施教學共育人才,同時在企業用人上有優先選人權,保證校企雙方利益共享,并制定相應的校企合作保障機制,最終通過校企雙方二之間的緊密合作,共同發展,實現校企生師四方共贏。
(二)深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一批符合行業標準的職業技能人才
當前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長效機制還不完善,對技能人才的培養缺少有效的培養路徑,導致部分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上很難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在建筑室內設計專業按校企雙主體共同培養人才,創新人才培養的方式途徑,學生的技能學習與企業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在實訓教學上以真實項目為引導,始終以校企主體聯合培養人才培養方式共同培養,按照“學生—設計助理—設計師”的崗位轉變過程來培養室內設計技能型人才,教學內容按企業人才需求標準傳授,學生通過項目教學學習解決實際工程的問題,實現學生職業技能與企業人才需求無縫對接,確保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有成效。
三、校企雙主體聯合培養室內設計專業技能人才的具體措施
(一)構建“校企雙主體、學生雙師雙身份、教育雙制度”的人才培養模式
結合高職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的特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校企資源的深度整合,實施技能人才一體化的培養,采取構建“校企雙主體、學生雙師雙身份、教育雙制度”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校企雙主體”是把學校和企業二者確定為兩個共同的培養主體,實現學校教學資源與企業生產資源的有效整合,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授課計劃、教學大綱,共同開發生產性實訓教材,分工實施教學等。“學生雙師雙身份”是指校內教師和企業技師雙師共同為學生授課,同時學生既是學校的學生,又是企業的員工,實現與專業、與產業、與職業崗位對接的目的。“教育雙制度”是實現學校職業教育制度與現代學徒制的雙重教育一體化培養目標,從而形成校企雙主體共同培養人才的現代職業教學理念,在實施過程中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長效機制,實現人才需求與企業無縫對接,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技能及職業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校企雙主體,共建共培,聯合推行現代學徒制
校企雙主體,共建雙師團隊,實現雙師共育,校企雙方師傅與學生簽訂師徒協議,并建立“師徒結對”管理考核機制,明確師徒相互之間的職責,實現專業教師與企業設計師是“師傅”,同時實行雙師與專業學生簽訂師徒協議,學生是學院教師與企業設計師共同的“學徒”。“雙師”是實施現代學徒制的主體,在教學實施上由校企雙師共同指導教學、共同傳授、共同培養,以企業一線的先進技術技能為主要傳授內容,實現雙師共育,深度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真正體現“做學教”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
(三)依據室內設計技能人才成長規律,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建雙重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結合建筑室內設計專業人才的技能特點,校企雙方要根據企業用人要求、人才成長的基本規律和特殊性,聯合開展實踐專家研討會,共同商討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應在原有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結合專業的特點及學生成才成長規律,把職業崗位要求與學生發展相結合,確保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一致,并按照企業人才規格和用人要求,在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不繼修訂完善,把行業企業需求的新技能、新知識作為增補的內容,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能力水平為核心,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有專業特點的技能人才培養方案。
同時,為了檢驗專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校企雙方應共同商討建立雙重教學質量評價標準考核體系,成立由專業負責人、企業設計師、校內專業教師組成的質量評價小組,校企雙方共同評價。學生要接受校企雙師的雙重考核,考核過程中注重實踐技能的考核評價,重點考核學生職業技能能力水平和社會的適應能力。這種校企雙師的教學評價體系,既是評價學校教學質量和學生掌握技能水平的一種有效辦法,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校企雙主體共育人才的深度融合合作,是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重要方式。
(四)校企聯手合作,開發以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及特色教材
高職建筑室內設計專業是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專業,應根據崗位能力需求的變化,并依據專業崗位能力人才需求,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使課程內容符合企業生產實際需要。以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學院聯合企業專家及職業教育專家共同開發以需求為導向的課程,并針對建筑室內設計行業的實際情況,對原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以生產性項目的形式引領教學,從教學實踐和生產實際的角度編寫專業特色教材,先后出版《室內設計手繪效果圖技法實訓》《室內材料與施工工藝》《住宅空間項目設計實訓》等10多部體現室內設計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內涵的生產性實踐型特色教材。
總之,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在建筑室內設計專業中開展校企雙主體聯合培養技能人才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改革上的嘗試。采用“校企雙主體,學生雙師雙身份、教育雙制度”的人才培養模式,踐行現代學徒制試點,既可以解決學院技能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存在差距的問題,又可以有效緩解企業亟須用人的難題,從而極大地調動企業參與學校人才培養的積極性,有效促進校企雙方之間的融合合作。這種校企雙主體共贏模式合作育人的方式,凸顯專業技能人才的優勢,是高職院校專業發展內涵建設的具體表現。這種方式可以有效解決高職院校校企雙方合作上的瓶頸,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提升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是培養技能型人才值得推廣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陳良,梁輝,莫堅義,伍忠慶,李如嵐,等.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工地學校”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20)
[3]陳良.高職室內設計專業構建“2+1+1”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廣西教育,2014(10)
[4]陳良.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推行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探索[J].高教論壇,2015(2)
[5]潘建峰.現代學徒制探索:一個較為成功的案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5)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推行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的研究與實踐”(2015C490)的研究成果;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高職室內設計專業‘211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2013JGA465)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陳 良(1979— ),男,廣西北流人,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高級講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建筑室內設計與裝飾藝術。
(責編 劉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