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近期,農業部采取系列行動,一是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排查;二是開展監督檢查嚴格落實責任;三是建立北方九省聯防聯控機制。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求各地農業部門積極采取有力措施,嚴防嚴控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穩定向好的態勢。優質糧、油、肉、蛋、奶、菜供給充足,價格平穩,三季度全國31個省(區、市)155個大中城市的蔬菜、水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4大類產品83個品種總體合格率為97.8%,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蔬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6.8%、99.7%和95.9%,同比分別上升0.2、0.3和0.8個百分點。
下一步,農業部將繼續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專項整治和監督執法,切實把各類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全力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保障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2017年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統籌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和特色小城鎮建設,前期,農業部對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建設試點作出了初步安排。為進一步規范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建設,厘清建設的總體思路、融資模式、重點任務和機制路徑,現就開展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建設試點提出指導意見,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并結合當地實際,按照文件要求扎實推進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建設。
詳 情 見 :http://www.moa.gov.cn/zwllm/zcfg/nybgz/201710/t20171016_5840580.htm
10月16日,從農業部獲悉,目前,我國秋糧收獲已近七成,全年糧食生產大局已定。據農業部初步預計,2017年糧食產量將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
農業部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糧食種植面積穩定,預計今年糧食播種面積16.8億畝,與上年持平略減,單產繼續保持穩定,預計小麥、稻谷產量略增,玉米繼續減少,雜糧雜豆等增加。
農業部指出,今年我國糧食生產更加突出優化種植結構。無效供給減少,預計籽粒玉米面積調減約2000萬畝;有效供給增加,市場緊缺的大豆預計面積增加約700萬畝,雜糧雜豆增加約600萬畝,青貯玉米和優質飼草增加約500萬畝;高效供給拓展,市場緊缺的優質強筋弱筋小麥面積占27.5%,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優質稻、加工專用稻面積比例達到80%以上,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9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就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工作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在回應有關處理生豬養殖污染相關問題時,農業部副部長葉貞琴指出,農業部將通過“禁、限、轉、治”四方面處理好生豬生產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服務畜牧具體內容上:一是“禁”。在集中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重點地區,包括一些教育、科技園區等,劃定禁養區。二是“限”。對南方一些水網密集、養殖量比較大的地區,承載力不夠的地方禁限養。三是“轉”。把生豬養殖向環境承載容量較大的地區轉移。四是“治”。采取生態養殖、資源化利用等方式治理畜禽糞便、治理環境污染。
10月10日,在2017中國草原論壇上了解到,隨著草原生態保護和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我國草原生態修復速度明顯加快,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據農業部最新統計,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4.6%,較5年前提高3.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