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
日前,農業部通報了2016年下半年畜禽及全年蜂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檢測結果。
2016年下半年共檢測畜禽產品獸藥殘留樣品7320批,包括豬肉、豬肝、雞肉、雞肝、雞蛋、牛肉、牛奶、羊肉共8種,檢測的藥物及有害化學物質包括地克珠利、地美硝唑/甲硝唑及其代謝產物、氟喹諾酮類、磺胺類、氯霉素等共計25種(類)。樣品來源覆蓋除西藏以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6年共檢測蜂產品250批,檢測藥物包括氯霉素、磺胺類、氟喹諾酮類、硝基咪唑類、硝基呋喃類代謝物、四環素類共計6種(類)。
通報公示了畜禽產品、蜂產品檢測結果。檢測的7320批畜禽產品樣品中, 合格 7311批, 合格率99.88%。不合格樣品9批,其中2批來自貴州的雞肉樣品尼卡巴嗪殘留標示物超標;5批豬肉樣品磺胺二甲嘧啶超標,分別來自湖北(2批)和江蘇(3批);2批雞蛋檢出恩諾沙星和環丙沙星,分別來自湖北和重慶。另外,檢測250批蜂產品樣品,合格237批,合格率94.8%。其中,檢測氯霉素殘留樣品 25批,超標 2批;檢測四環素類殘留樣品25批,超標2批;檢測氟喹諾酮類殘留樣品 65批,超標 1批;檢測磺胺類殘留樣品40批,超標1批;檢測硝基呋喃類代謝物殘留樣品 35批,超標 4批;檢測硝基咪唑類殘留樣品60批,超標3批。
為全面提升天津畜牧業產業化水平和企業市場競爭力,天津市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扶持培育畜牧重點龍頭企業。對入選的每個畜牧龍頭企業,市級財政補助資金最高將達1500萬元。利用3年時間,力爭打造1~2家百億元畜牧龍頭企業,培育3~5家畜牧龍頭上市企業。
據了解,實施畜牧龍頭企業扶持項目以生豬、奶牛、肉羊產業為重點,選擇一批畜牧業龍頭企業,以聯農帶農模式率先試點,通過政策扶持,加快推進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目的是提升天津生豬、奶牛、肉羊種業的科技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成果轉化能力、持續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努力建成國家級品種培育、選育和示范中心,鼓勵相關企業做大做強,提高輻射帶動能力,搞好聯農帶農。
近日,從江蘇省物價局獲悉,根據新制定實施的《江蘇省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實施細則》,江蘇省將豬糧比價(生豬出場價格/玉米批發價格)5.5∶1和8.5∶1設為生豬價格調控預警點,低于5.5∶1和高于8.5∶1時分別進入防止價格過度下跌和上漲調控區域,有關部門將根據豬糧比價異動程度并綜合考慮能繁母豬存欄量等指標情況,適時啟動三級響應機制,在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的基礎上,對生豬市場價格進行調控,穩定市場預期。
據了解,在防止價格過度上漲方面,調控手段包括增加省內豬肉儲備投放計劃、加強省內外產銷銜接和豬肉進出口管理、鼓勵豬肉及其制品進口等。
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數據顯示,2016年陜西供港活牛5067頭、貨值1621萬美元,單個出境貨值突破億元人民幣,數量和貨值再居全國第一。
據了解,陜西供港的牛主要是秦川牛,也就是當地農戶養殖的架子牛。全省自20世紀80年代開展活牛供港業務,截至2016年,全省共有超過6000批次,超過10萬頭的優質秦川牛進入了香港活畜市場,且主要供應高端市場。秦川牛現已成為陜西農產品中的高端名品,也為全省養殖戶帶來了10億元的收益。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公布了《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現代化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區農牧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全區完成主要農作物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普及推廣畜禽優良品種;牛奶穩定在800萬噸左右、肉類總產量達到280萬噸;仔畜成活率保持在98%以上,大小畜死亡率穩定控制在1.2%以下;優質草產品年生產能力達到800萬噸。
規劃要求積極改變內蒙古農牧業玉米“一糧獨大”、羊“一畜獨大”的單一種養結構,大力實施“糧改飼”和“穩羊增牛擴豬禽”發展思路,挖掘飼草料生產潛力,開展千萬頭肉牛發展專項行動,在糧食主產區推動生豬和家禽規模養殖,不斷優化調整種植業結構、畜群畜種結構、種養結構,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形成多元支撐的農牧業發展格局,構建農牧有機結合、種養循環、糧草兼顧的新型農牧業種養結構。
今年遼寧省豬牛羊禽肉產量要達到542.7萬噸,同比增長4%。近日召開的全省畜牧獸醫工作會議要求,全省將繼續加大承接南方畜牧產業轉移力度,提高畜牧業供給質量,推動全省優質特色畜產品“走出去”,讓畜牧業從一產出發,“接二連三”延長產業鏈,引領畜牧業轉型升級。去年,遼寧省開始承接南方產業轉移項目,全省新增生豬生產能力1000萬頭以上。今年,省畜牧部門將主動幫助來遼的畜牧企業選擇符合條件的土地,探索用“保險+貸款+金融補貼”模式解決企業的資金問題。
據介紹,遼寧省畜牧部門開始著手編制遼寧省十大畜禽品種產業發展規劃,與市場協調,精準指導畜牧產業發展。今年要完成200個畜禽規模養殖場生態建設項目,對已經實施生態建設的規模養殖場實施跟蹤管理。省內70%以上規模養殖場要擁有與生產相匹配的糞污治理設施。年底前,政府劃定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戶)要依法關閉或搬遷。全省已在法庫等4個縣(市)開展了畜牧業綠色示范縣創建,今年還要再推進彰武、建昌、建平和朝陽4個綠色示范縣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