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
近日,由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組織的以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組成的專家組,對湖北監利縣生豬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設項目進行了檢查驗收。
監利縣生豬產品質量追溯系統項目由湖北天牧畜禽有限公司承擔。項目合同期3年,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追溯產品為生豬。項目旨在通過生豬養殖追溯網絡系統建設,信息數字化錄入,建立健全養殖檔案等措施,實現生豬產品質量的全程信息化監控和質量可追溯,達到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目標。
監利縣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設項目順利通過考核驗收,標志著監利縣畜產品尤其是生豬產品質量安全總體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近日,從上海市人大舉行的新農村建設情況專項監督動員會了解到,今年9月底前,上海市將完成黑臭河道周邊3公里內121家畜牧養殖場的綜合整治工作。
目前,市農委制定了《上海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綜合整治(2017-2018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在2018年年底前,規劃保留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要加強糞污治理并符合環保要求,規劃不保留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要按計劃實施退養。其中,對位于本市黑臭河道周邊3公里內的121家畜禽養殖場的綜合整治工作要在2017年9月底前提前完成。截至今年2月底,88家列入綜合整治規劃中的不保留畜禽養殖場,已有50家完成退養,占56.8%。
日前,從內蒙古農牧業廳獲悉,去年內蒙古啟動“百萬頭肉牛”種畜工程,已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牛羊種業基地。2016年內蒙古大力扶持“繁育推一體化”企業,南繁基地建設取得較大進展。扶持新建地方品種為主的肉羊種羊場82個,全區種羊場超過360個,具備了年提供種公羊20萬只的生產能力。2017年全區將推動種牛場、種羊場建設,穩步提升牛羊供種能力。
截至2016年末,內蒙古牲畜存欄連續12年超過1億頭(只),達到1.36億頭(只),與“十一五”末相比,存欄增加2787萬頭 (只),增長25.8%。其中,肉羊存欄1.07億只,連續兩年超過1億只,居全國首位,肉牛存欄895萬頭,同比增長7.9%。
據悉,當前內蒙古共有牛羊生產國家級龍頭企業19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4個,加工的牛奶85%銷往全國,京津地區的優質牛羊肉產品超過一半來自內蒙古。
日前,從四川省宜賓縣獲悉,宜賓縣人民政府與四川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10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已開工建設。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19.05億元,包括建設存欄2400頭種豬場1個,存欄400頭種公豬站1個,發展家庭農場1000戶;4年內,德康集團將在宜賓縣發展年出欄生豬1000頭規模的家庭農場1000戶,屆時,全縣將新增年出欄生豬100萬頭,新增畜牧產值22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000個。
內蒙古檢驗檢疫局近日對外發布,2016年經該局檢驗檢疫合格,內蒙古自治區共出口冷凍羊肉67批1098.8噸、貨值844萬美元。
為保證內蒙古地區出口羊肉質量安全,該局對出口企業注冊、加工過程用羊原料及生產加工過程實施全方位檢驗檢疫監管,2016年全年共檢出不合格羊肉產品 3批、35.7噸、21.97萬美元,不合格檢出率為7.32%。
據悉,目前內蒙古檢驗檢疫備案各類出口羊肉企業共22家,主要出口產品有冷凍帶骨綿羊分割肉、冷凍去骨綿羊分割肉和冷凍羊尾油,主要出口至中國香港、以色列和阿聯酋。
3月23日,雙匯發布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屠宰生豬1235萬頭,同比2015年下降0.32%;鮮凍肉及肉制品外銷量296.71萬噸,同比2015年增長7.68%;實現營業收入518.45億元, 同比 2015年增長15.99%;實現利潤總額58.62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3.2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05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3.51%。
圍繞“穩高溫、上低溫、休閑產品更休閑、中式產品工業化”的調整方向,2016年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開發新產品:(1)圍繞高溫產品,通過采取不添加淀粉、不添加合成色素、不添加防腐劑等措施,提升產品品質;(2)圍繞低溫產品,改進完善美式產品和西式產品來豐富口味品種,提升產品出品率;(3)圍繞烤腸、圓火腿、方腿、脆皮腸,推進區域風味的升級改造,培育地方拳頭產品;(4)圍繞休閑產品,推進規格小型化、風味多樣化;(5)圍繞餐飲食材、中式產品,開發梅花肉排、雞腿排、預鹵豬副產品、中華菜肴、調理包系列等。
3月19日,陜西省澄城縣與泰國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 (中國區)簽訂了總投資47.5億元的百萬頭生豬全產業鏈綜合示范項目。據了解,該縣一季度簽約資金達到107.5億元,實現了招商引資開門紅。
據了解,此次簽約的百萬頭生豬全產業鏈綜合示范項目,計劃建設100萬頭生豬養殖、36萬噸飼料廠、1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及食品深加工項目、20萬畝有機種植基地、8萬頭鱷魚養殖加工等5大項目。項目全面達產運營后,年銷售額近70億元,年稅收達2.5億元,對澄城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3月30日,圣農發展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7年1~3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00.00萬~ 4000.00萬元,同比變動-84.97%~ -39.87%。養殖業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41.66%。
3月30日,牧原股份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7年1~3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0億~7.00億元,同比變動76.65%~90.24%。養殖業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41.66%。
公司表示,2017年第1季度,公司生豬銷售價格同比有所回落,成本保持穩定,生豬銷售量同比大幅增長,導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根據公司發布的1~2月份生豬銷售簡報,商品豬銷售均價為17.21元/公斤,同比下降3.0%。
3月7日,韓國政府公布了《畜產品衛生管理法實施規則》部分修訂令,以阻止不合格畜產品流通、銷售,強化行政處罰標準。
修訂令規定,對于篡改產品的生產日期或保質期、或以不正當方法增加重量或容量、或使用不合格用水的行為,一經發現將吊銷營業執照或查封經營場所。
另外,委托其他食用蛋收購、銷售業者貼牌的食用蛋收購、銷售業者,受委托食用蛋收購、銷售業者有違法行為將一起受到行政處罰。
接受新衛生教育不足2年者預進行已受新衛生教育所屬業種營業或已受衛生教育者預進行當年所受教育所屬業種營業的情況可免除再進行衛生教育。
同時,今年4月1日起不適宜食用的食用蛋要裝入貼有 “廢棄用”的廢棄容器,不可混入色素一起銷售。并對廢棄內容進行記錄,該記錄自廢棄之日起要保管6個月以上。
金新農3月3日晚間公告,公司于2017年3月3日與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政府簽署了 《生態養殖及肉聯加工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就南平市延平區合作發展年出欄百萬頭立體生態豬養殖及肉聯加工項目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公司出資20億元,在南平市延平區建設年出欄百萬頭生豬的立體生態豬養殖及肉聯加工項目,用3~5年時間在南平市延平區建設示范種豬繁育基地、標準化的立體生態零排放“無抗”養殖基地,以及肉聯加工廠。同時,配套建設飼料加工廠、公豬站、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廠及配套環保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