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評論員
論 壇
爬坡過坎迎春天
○ 文/本刊評論員
春天的腳步正清晰有力地走來。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正是謀劃全年的時段。中國的“兩會”踏著春的腳步,隆重地拉開了大幕。
在這個網絡時代、新媒體時代和自媒體時代,民眾對“兩會”話題的關注更多了幾分即時性和互動性。代表委員們在會上侃侃而言,老百姓在微博、微信上議論紛紛。國家興衰,匹夫有責。
2016年,中國經濟實現了6.7%的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遠遠超過美國、日本、歐洲,也超過其他新興經濟體,依然處于世界前列。這是讓全體中國人自豪的成就,也是本屆政府一系列改革發展舉措的結晶。
宏觀經濟運行中存在的重大結構性失衡,以及因此而產生的矛盾與問題,是“兩會”關注的焦點與重點。成績只能說明過去,問題則蘊含著未來發展的空間。
各行各業都存在結構性失衡問題,只不過程度略有不同,隱顯略有不同,影響略有不同。可以說,石油石化行業的結構性失衡有目共睹。上游資源儲備嚴重不足,中游產能相對過剩、大而不強,下游亟待發揮整合優勢等等。
正如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所言,我國的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經濟運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需增強,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地區經濟走勢分化,財政收支矛盾較大,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石油石化企業應該屬于“生產經營困難較多”者。導致困難的原因多種多樣,油價低迷恐怕是壓在石油人心頭最重的陰云。這塊陰云,短時間內還看不到消散的前景,企業仍要做好在低油價背景下走出困境的思想準備。
今年的發展預期目標已經確定:6.5%左右,爭取更好,換一種經典的說法就是穩中求進。穩,已然不易,遑論求進。實現這個增長速度需要各行各業、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石油石化行業作為能源供給的重要保障力量,責無旁貸。
石油人看“兩會”,看到了鼓舞人心,看到了重任在肩,看到了政府和人民的殷殷期盼。石油人應以改革開放的心態,扎扎實實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做好,將骨感的數字變成豐滿的現實。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了我們必須承擔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其中,盈利又是所有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比如,本期封面所報道的青島煉化實現了噸油利潤最高,令人欽敬。而我們更希望看到,上中下游的各類石油企業都能創造自己的利潤新高。
責任編輯:趙 雪
znzhaox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