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權 李柏文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 吉林 吉林 132013)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治療老年中重度內痔的臨床效果
白金權 李柏文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 吉林 吉林 132013)
目的探討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PPH)治療老年中重度內痔的臨床效果和并發癥發生率情況。方法選擇中青年PPH手術者47例為青年PPH組,老年PPH手術者40例為老年PPH組,老年傳統外剝內扎術者36例為老年傳統手術組。比較老年PPH組和老年傳統手術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出院6個月后感染、出血、肛門狹窄、大便失禁、尿潴留等并發癥的隨訪情況;同時比較老年PPH組和青年PPH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與老年傳統手術組比較,老年PPH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升高,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縮短,6個月后隨訪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均P<0.05);與青年PPH組比較,老年PPH組6個月后隨訪并發癥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PH治療老年中重度內痔有效率高、手術時間短、恢復快、并發癥少。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傳統外剝內扎術;中重度內痔率
目前普遍認為無癥狀的痔無須治療〔1〕;有癥狀的無須根治;治療的目前不在于消除痔本身,而在于消除癥狀;只有當非手術治療無效時或是Ⅲ、Ⅳ期內痔其周圍組織被廣泛破壞時才應當考慮手術治療;能采用器械治療的不必采用手術治療。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PPH)近年來國內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本文旨在探討PPH治療老年中重度內痔患者的臨床療效。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1~12月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住院治療的單純中重度內痔患者,隨機選擇青年PPH者47例為青年PPH組,老年PPH者40例為老年PPH組,老年傳統外剝內扎術者36例為老年傳統手術組。排除標準〔3〕:妊娠婦女、有頑固性便秘、盆腔腫瘤、直腸癌、肛管癌、門脈高壓癥患者,既往行PPH者。老年PPH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60~74〔平均(66.7±6.5)〕歲,病程3~20年,平均(7.5±1.5)年,內痔Ⅲ度28例,Ⅳ度12例;老年傳統手術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62~75〔平均(67.5±7.0)〕歲,病程2~22年,平均(8.0±2.0)年,內痔Ⅲ度20例,Ⅳ度16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和內痔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青年PPH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23~48〔平均(36.7±4.5)〕歲,病程3~18年,平均(7.8±1.5)年,內痔Ⅲ度28例,Ⅳ度19例。
1.2方法 術前準備:術前禁食6 h,予肥皂水清潔灌腸。兩組均采用腰麻或腰-硬聯合麻醉〔4〕。PPH〔5〕:吻合器采用廣州市康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圓形吻合器。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擴張肛門,無創傷鉗夾3、7、11點肛管處皮膚,置入肛管擴張器并固定,取下內芯;會陰部2、6、10點處固定3針,尋找齒狀線,在距齒狀線上3~4 cm處用7號縫線做黏膜下荷包縫合兩圈,在9點處用一條7號線和2-0線相交作牽引,繼續縫合荷包,置入吻合器,收緊荷包線,形成痔上黏膜3點和9點處牽引,均勻向下牽拉,收緊吻合器并擊發,保持30 s,直腸下端黏膜、黏膜下層切除及縫合。打開吻合器,輕輕旋轉后退出肛管,取出肛管擴張器。檢查吻合口是否完整,活動性出血點處予縫扎。凡士林紗布填塞肛管,術后6 h后取出。術后予半流質飲食,使用抗生素3 d,解大便后高錳酸鉀坐浴清洗。外剝內扎術〔6〕:組織鉗夾痔塊部位皮膚,牽拉暴露內痔,在痔塊基底部用小剪刀做Ⅴ形切口,僅剪開皮膚,勿剪破靜脈叢,充分暴露痔塊蒂部,血管鉗夾住蒂部,蒂上用7號粗絲線結扎,再貫穿縫合結扎一次,剪掉痔塊,若痔塊較大,可用2-0號鉻制腸線連續縫合痔塊蒂部;同法切除其他痔塊。皮膚切口不予縫合,以便引流。兩個痔塊之間需保留一條寬約1 cm的正常皮膚及黏膜。創面予凡士林紗布外敷。術后處理同PPH。
1.3觀察指標 觀察老年PPH組與老年傳統手術組治療總有效率、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3組治療6個月后的隨訪情況。
1.4療效標準〔7〕顯效:術后間歇性便后出血消失,脫垂痔塊基本回縮或術后2個月內脫垂痔塊完全回縮,間歇性便后出血消失;有效:術后脫垂痔塊部分回縮,勞累后或大便干結時出現便后出血;無效:術后痔塊回縮不明顯,間歇性便后出血癥狀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治療6個月后隨訪感染、出血、肛門狹窄、大便失禁、尿潴留等并發癥情況〔8〕。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t、χ2檢驗。
2.1老年PPH組與老年傳統手術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老年PPH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100.0%,顯效27例,有效13例,無效0例)明顯高于老年傳統手術組(77.8%,顯效9例,有效19例,無效8例,P<0.05)。
2.2老年PPH組與老年傳統手術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老年PPH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23.5±4.3)min,(5.0±1.5)d〕顯著低于老年傳統手術組〔(38.7±8.1)min、(9.3±2.8)d,P<0.05〕。
2.33組治療6個月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老年PPH組并發癥發生率(12.5%,感染、肛門狹窄、尿潴留各1例,出血2例)明顯低于老年傳統手術組(38.89%,感染3例,出血4例,肛門狹窄4例,大便失禁1例,尿潴留2例;P<0.05),青年PPH組(10.64%,感染2例,出血、大便失禁、尿潴留各1例)與老年PPH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肛墊學說認為痔是人體正常的解剖結構〔9〕。PPH的理論基礎即肛管下移學說,當肛墊下移則引起痔病。如果肛墊出現病理性肥大,或支持組織的變性,或支持結構、血管叢及動靜脈吻合處發生病理性改變和(或)異常移位,則會引起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痔瘡〔10〕。PPH的機制主要包括兩方面:(1)在內痔上方環形切除直腸下端黏膜下層組織,切除的同時對遠近端黏膜進行吻合,使脫垂的肛墊組織上提,恢復正常解剖位置;(2)切斷了位于黏膜下層來自直腸下動脈和肛管的血供,使痔核萎縮以達到根治。PPH的適應證比較廣泛,包括中重度內痔,以Ⅲ、Ⅳ期內痔為主的混合痔,直腸黏膜脫垂,以直腸黏膜松弛為病因的弛緩病變和出口梗阻,直腸黏膜內套,直腸前突等。傳統外剝內扎術是比較常用的一種結扎切除術式,優點是手術比較直接、簡單,對于單發痔塊或相對孤立的內痔治療效果良好〔11〕。缺點是容易破壞齒線及肛墊組織,術后患者常常出現肛門墜脹、大便失禁等并發癥;且一次手術切除的痔塊有限殘留的痔體需要經過缺血、萎縮、壞死、脫落等過程才能進入到恢復期,所以增加了創面愈合時間,增加了感染概率,同時也增加了住院時間,術后疼痛、出血、肛周水腫等的并發癥也較為常見〔12〕。老年痔瘡有其自身特點和風險:(1)易于加重,多并發內痔脫出、嵌頓、出血和血栓等;(2)老年人多患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痔瘡易于誘發或加重此類疾病;(3)老年人體弱,免疫力差,術后恢復較慢,多希望盡量避免手術和麻醉的刺激,減少手術對身體的損傷。本研究提示,PPH與傳統的外剝內扎術比較具有治愈率高,創傷小,恢復快和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這些優點對于老年人尤其重要。
1李 鋒,曹永清.痔的手術治療現狀〔J〕.醫學綜述,2012;17(8):1179-81.
2Buchblnder R,Osborne RH,Ebeling PR,etal.A randomized trial of vertebroplasty for painful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J〕.N Engl J Med,2013;361(6):557-68.
3Demondion X,Vvidal C,Glude E,etal.The posterior lumbar ramtus:CT-anatomic correlation and propositions of new sites of infiltration〔J〕.Am J Nouroradiol,2015;26(4):706-10.
4趙紫玲,陳文平,王興華,等.麻醉選擇在預防PPH術中迷走神經反射的意義〔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7;13(3):154-5.
5黃克偉.PPH術與外剝內扎術治療重度痔的療效比較〔J〕.廣西醫學雜志,2009;31(12):1827-8.
6Mikeladze G,Espinal R,Finnegan R,etal.Pulsed radiofrequeacy application in treatment of chroaic zygapophyseal joint pain〔J〕.Spine J,2013;3(5):360-2.
7Beattie GC,Lam JPH,London MA.A pros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introduction of circumferential stapled anoplasty in the management of hemorrhoids and mucosal prolapse〔J〕.Colorectal Dis,2014;2(3):137-42.
8Mehigan BJ, Monson JRT,Hartley JF.Stapling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 versus Milligan-Morgan hemorroidectomy:randommiz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0;355(7):782.
9Ho YH,Cheong WK,Tsang C,etal.Stapled Hemor rhoidectomy-Cost and Effectiveness〔J〕.Dis Colon Rectum,2000;43(12):666-75.
10傅傳剛.痔手術治療的術式演變〔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3;21(11):686.
11Ceci F,Picchio M,Palimento D,etal.Long-term outcome of staled hemorrhoidopexy for grade Ⅲ and Ⅳ hemorrhoids〔J〕.Dis Colon Rectum,2013;51(7):1107-12.
12程 艷,張蘇閩.環狀混合痔PPH術后出血原因分析及處理〔J〕.醫學信息,2011;24(4):2438.
R657.1
A
1005-9202(2017)23-5904-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3.072
李柏文(1962-),男,教授,主任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疾病研究。
白金權(1982-),男,碩士,講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結直腸、肛門疾病的診斷與微創治療研究。
〔2017-08-23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