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1149)
·其 他·
肢體功能訓練并耳穴貼壓對失眠中老年人睡眠質量的影響
張麗麗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1149)
目的 觀察肢體功能訓練聯合耳穴貼壓對失眠老人的治療效果。方法 納入的112例老年失眠患者完成了該聯合療法的實踐治療,于治療前及90 d治療后,分別采用SPIEGEL睡眠量表進行檢測,并于治療后進行臨床療效評定,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90 d治療后,患者SPIEGEL睡眠量表評分由治療前的(19.17±4.26)分改善為(10.60±3.17)分(P<0.05);經臨床療效評定,總有效率為90.18%。結論 肢體功能訓練聯合耳穴貼壓利于調節老年患者身體功能,也利于患者心情愉悅、心理得到暗示,總體療效明顯。
功能訓練;耳穴貼壓;失眠
失眠又稱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是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足并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往往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深度或頻度過短、早醒及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差等,屬老年人常見病〔1〕。中老年人往往覺得睡眠時間越來越短、質量越來越差,伴隨中老年人的失眠癥狀較為明顯,病因多與中老年人身體各項功能降低,體內激素分泌下降有關〔2〕。治療失眠的常見藥物往往對人體有較大的副作用,患者會因濫用失眠藥物而誘發其他病患,物理治療或心理干預手段正逐步引起醫患雙方的關注和認可〔3〕。本研究基于健身鍛煉、經絡調節、心理暗示等相關治療原理,特采用肢體功能訓練與耳穴貼壓相聯合的方式,對中老年患者進行了組合治療觀察其效果。
1.1 一般資料 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9個居民社區的失眠中老年人120例,最終112例按照要求完成了實踐治療研究。納入標準:①符合2012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臨床診斷標準的相關癥狀;②患者同時伴有疲勞或全身不適;或注意維持能力或記憶力減退;或學習、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或情緒波動或易激惹;或日間思睡;或興趣、精力減退;或緊張、頭痛、頭暈;或對睡眠過度關注等;③病程≥6個月的繼發性慢性失眠患者。排除標準:①因身體其他病患引起的失眠或必須依靠藥物進行治療的嚴重失眠;②精神疾病或肢體功能障礙等不利于肢體功能訓練治療;③原發性患者、急性或亞急性失眠,同時也排除了在實踐治療期間將采用其他措施治療;④未按照要求如期治療者及中途因特殊疾病等情況退出。均知情同意,且自愿服從實踐治療的安排進行自我輔助治療。男50例,女62例;年齡55~75(平均63.7)歲;病程6~24個(平均13.5)個月。
1.2 治療方法 采用肢體功能訓練與耳穴貼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組合治療。治療內容與方法:①患者每天進行早、晚各一次肢體功能訓練,訓練內容選擇提高患者耐力、協調能力、下肢運動能力及放松身心的運動項目為主,如,早晨進行健步走鍛煉,鍛煉時長30~45 min,步行速度大于正常步行速度1~2倍,以患者身體適宜承受程度為宜,主要鍛煉患者的耐力及行走能力,要求患者在健步走過程中注意深呼吸調整,同時也應選擇清爽的環境進行鍛煉,以利于調節身心;晚上進行廣場舞鍛煉,以中小強度進行鍛煉,鍛煉時長60 min左右,目的是鍛煉耐力、協調能力、肢體運動能力及對身心進行放松訓練。②患者早晨健步走鍛煉后進行自我耳穴貼壓按摩10 min左右,晚上睡前再按摩15 min左右。耳穴貼壓按摩方法如下:選穴依據詳見參考文獻〔4〕,在耳廓上選取神門、心、皮質下、交感、神經衰弱區、垂前等穴位,辨證屬心脾兩虛型加脾穴;陰虛火旺型加腎穴;兼有便秘癥狀者,以肺穴代替腎穴;胃腑不和型加胃穴;肝火上擾型加肝穴。用粘有王不留行籽的醫用膠布貼壓在相應耳穴位置,且把王不留行籽貼壓在穴位的敏感點上。每次只貼一只耳廓,患者自行按壓王不留行籽,按壓力度適中、手法從輕到重,以患者疼痛程度能忍受且有麻木或灼熱感為宜,每穴按壓20次左右換下一穴位,依次循環按壓,每隔3 d換另一個耳廓,兩只耳廓交替進行貼壓。治療共90 d。
1.3 療效評價 睡眠質量檢測:于治療前及治療90 d后,分別采用睡眠質量評定量表(SPIEGEL)進行檢測,該量表包括每晚上床入睡時間、一夜總睡眠時間、夜醒次數、睡眠深度、夜間做夢情況、醒后感覺,共計6個維度指標。每個維度采用5級評分制,分別為0、1、3、5和7分,分值越高表明失眠癥狀越明顯。臨床療效評定:采用臨床癥狀評定和SPIEGEL睡眠量表評分減分率相結合進行評定療效。減分率計算方法:量表減分率=(治療前總分 - 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 × 100%。癥狀完全或基本消失,且減分率≥80%,為治愈;癥狀基本消失,且減分率≥50%,為顯效;癥狀有改善或部分癥狀改善,且減分率≥30%,為有效;無變化或加重,或減分率<30%,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
治療90 d后,SPIEGEL睡眠量表評分較治療前改善明顯〔治療前(19.17±4.26)分,治療后(10.60±3.17)分,P<0.05〕。21例治愈,33例顯效,47例有效,11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0.18%。
中醫認為失眠發病因素多與中老年階段這一人群特殊的身心特征有關。游秋云〔5〕指出:臟腑虛損、精血不足是中老年失眠的生理病理基礎,情志內傷是中老年失眠的誘發因素。中老年失眠與五臟虛損有密切關系,其中腎虛又是中老年人最主要的生理病因,另由于中老年人對自身健康及家庭日常生活較敏感,往往憂思太過,損傷心脾,化源不足,營血衰少,血不榮心,神不守舍,常導致失眠〔5〕。徐淼等〔6〕研究指出,心理因素也是致使中老年發病的重要原因,如念事太多、考慮太多也易于引起睡眠前及睡眠過程中大腦中樞神經過于興奮而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運動康復理論與實踐相關報道提示〔7,8〕,中老年人通過必要的肢體功能訓練,不僅能夠明顯改善身體功能,同時也利于改善睡眠。吳洪軍等〔9〕指出,中老年人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利于體內有毒物質經汗液排除,能促進交感神經興奮、提高腎上腺素水平;另外,適度的有氧運動既能使中老年人身心得到放松,又能刺激機體產生適度疲勞感,進而利于入睡及加深睡眠;同時中老年人進行單一的健步走鍛煉往往會出現思想不集中,對鍛煉產生心理阻抗,負荷不足或短期鍛煉效果不明顯。而中醫治療理論與實踐相關報道指出〔10〕,采用針刺、耳壓、穴位推拿、按摩等治療方式,能對患者起到較好療效。報道指出〔11,12〕,通過中醫穴位推拿、按摩治療等手段可以調節患者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的相對平衡,利于人體微循環的調節及調節陰陽平衡,對寧心安神有益。徐征等〔13〕指出,耳的神經分布豐富,耳具有“人體穴位的全息縮影”之稱,通過對耳穴及其所屬神經進行規律的刺激,可以調節大腦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狀態,使其達到平衡,從而治療失眠,且對45例患者經4個療程共計48 d耳穴埋豆貼壓治療后,發現療效明顯。
本研究所選肢體功能訓練手段以增強患者肢體功能、心肺耐力及身心娛樂為主,患者樂于參與,既利于改善患者體質,又利于心情愉悅,對身心調節有益;以耳穴貼壓作為訓練后及睡前的輔助治療,通過貼壓刺激所選耳部的穴位,可以對相應心、肺、腎、肝等組織器官進行調理,同時也能進一步對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進行調節和平衡;另外,患者進行自我耳穴貼壓按摩的過程,也是自我心理暗示與調節的過程,可以避免患者睡前多思多慮,以盡量減少雜念而促進睡眠。
1 李 冬,強 靜,劉惠苗,等.經顱磁刺激治療失眠的研究進展〔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5;37(2):155- 7.
2 趙培秋.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其對策〔J〕.中國醫療前沿,2010;5(9):77- 8.
3 孟 晶.探討中醫內科護理干預治療老年失眠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20):158.
4 盧 文.耳壓磁珠、王不留行治療失眠108 例療效比較〔J〕.中國針灸,2000;(12):722- 4.
5 游秋云.老年失眠的中醫發病機制及防治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10;21(11):2966- 7.
6 徐 淼,潘 霄.老年失眠癥心理治療療效的系統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278- 9.
7 張麗梅,楊秋海,李紅月,等.瑜伽功治療中老年人失眠的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09;18(10):888- 9.
8 喻 聰,王 潔.規律有氧運動訓練社區老年居民生活質量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 32(17):3816- 7.
9 吳洪軍,徐麗萍,張偉娟.有氧運動聯合森田療法治療老年失眠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9):2542- 3.
10 張敬鋒,殷海波.中醫治療失眠的現狀〔J〕.中國臨床康復,2005;9(36):114- 6.
11 尤 敏.耳穴埋豆對老年失眠患者改善作用的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4;26(5):486- 7.
12 徐志鵬,陳文軍,黎紅華,等.失眠癥的研究與治療〔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2):151- 3.
13 徐 征,朱麗群.耳穴埋豆治療慢性肝炎伴失眠癥患者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9):2880- 1.
〔2016- 07- 27修回〕
(編輯 苑云杰/王一涵)
2014年度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No.142700410395)
張麗麗(1982- ),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大眾健身研究。
R740
A
1005- 9202(2017)15- 3831- 02;
10.3969/j.issn.1005- 9202.2017.1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