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小媽媽
全家總動員,之為提升孩子的學琴效率
——米小媽媽家長心語(五)
米小媽媽

“媽媽,我要上廁所,我要喝水,我要個擁抱,我要換件衣服,我看會兒書……”大概所有練琴的孩子都是這樣,只要他們坐在鋼琴前,就會有一堆莫名其妙的需求。這些莫名其妙的需求帶來的后果就是孩子學習的效率極其低下,明明坐在鋼琴前兩個小時,真正高效彈琴的時間不足20分鐘。
為了提升女兒的彈琴效率,我在生活中也做過若干的嘗試,有威逼利誘,有義正辭嚴,有溫柔一刀……在各種的嘗試之后,我找到了一個不錯的方式,女兒也終于意識到提升學習效率是多么有趣和痛快的一件事。雖然如今練琴時依然還會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動作,但是總體情況朝著好的方向,這就足夠了。
女兒是一年級的新生,放學回家每天要做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有她自由選擇閱讀繪本圖書、打球、跑步、跳繩等活動30分鐘左右,為保證8點半之前睡覺,留給她的練琴時間就不足40分鐘。所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想最大化地提升她的時間意識和學習效率,我和她之間有了一個關于練琴的總約定:每天固定練琴時間,超過時間立刻停止。在這樣的總約定下,還有若干小要求,比如:每天過了8點半,無論你什么作業沒寫完,必須準備睡覺,包括老師留的家庭作業沒寫完,也必須停止;每天放學回家第一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之后的讀書、運動、練琴時間自由安排;練琴的時間30~40分鐘,從上琴開始,40分鐘后必須合上琴蓋,不管認真練習還是練習得馬虎,都不許再練。
雖然最初就有這樣的約定,但在我散養的狀態下,沒能一直按著要求來做,這樣女兒吃了幾次小虧。有幾次因為家庭作業沒有快速完成被老師批評,有幾個星期因為沒有認真練琴被鋼琴老師訓斥(鋼琴老師要求,嚴格是前提,這也是家長必須和老師達成共識之處),因為到了時間自己想要看的圖書沒看完被沒收……因為如此,我們終于從內在開始改變:要節約時間、遵守時間、高效地學習。除此之外,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求包括先生及全家老人在內,全部遵守以上的3條鐵律。在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女兒用在寫作業、練琴的時間同比例在減少,而效率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那些看起來被節約的時間,我們和她進行了更多的有趣的活動,我們一起設計繪畫作業、一起讀詩、一起做一些有趣的實驗、一起到戶外去尋寶,這些時間都是被擠出來的,而這些有趣的運動只有在完成每天規定的作業基礎上才可以開展。比如:如果女兒能在8點之前完成所有的作業,那么在她睡覺之前的半小時,我則根據她數學課學習的內容一起玩撲克來訓練,一起用她學過的生字來編有趣的笑話和故事,一起做一些手工的剪紙,一起聽一聽她喜歡的古典音樂。她樂在其中,而我更是滿心喜歡她這樣的狀態:玩得開心高興,學得認真嚴肅,這不僅僅對練琴,對孩子的成長更是如此。
分析了自己的狀態,要做到這樣,有幾點外在因素是必須滿足,才可以有條不紊地實施下去。總結了下,大概是這4條:
1.全家總動員,意見統一,不能出現媽媽定規矩爸爸來搗亂、奶奶來瞎參合的狀態。
2.必須給孩子充分的玩的自由,只有完成規定的作業,孩子可以自主支配時間。
3.和鋼琴老師之間必須有默契的共識,孩子未完成作業必須嚴肅嚴格,而不能隨意敷衍。
4.必須給孩子更多好玩的游戲,讓孩子認識到:如果提升學習效率就能玩更多的內容,何樂而不為?
其實,這只是我陪伴孩子學琴路上的一個方式與原則,但在這學琴的幾年里,它的實用性與效果還是極其顯著的。因此,有和我一樣想讓孩子學會合理規劃時間,且高效地完成事情的家長,不妨多摸索,找個合適的方式,培養下孩子的時間觀念,不止針對學琴,也許在其他事情上,也能收獲頗多,更有助于孩子成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