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已于10月17日發射,這不僅是航天工業領域的一項壯舉,更開啟了我國航天軍工領域的資本新篇章。一家專業調查機構的分析顯示,運載火箭、衛星應用、空間寬帶互聯網三大工程的市場規模在“十三五”末有望達到8000億元以上。
點評: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早前公開表示,未來5至10年,全面完成我國載人航天、月球探測、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等重大科技專項建設任務,加快實施以火星探測為重點的深空探測工程,啟動研制我國重型運載火箭工程,加快推進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等航天重大項目實施,取得一批空間科學原創性成果。未來我國的火星探測計劃將實現繞火星、落火星、巡火星的“三步”并“一步”,到2020年,我國火星探測計劃將實現大跨度的挑戰。
“十三五”期間航天高密度的發射,使得我國股票市場上與航天相關的板塊催化不斷。據統計,2016年我國宇航發射次數首次突破20次,“十三五”期間,年均發射數量將達到30次左右。據美國、歐洲等多家評估機構的最新數據顯示,航天領域每投入1元,將產生7元至12元的回報。由于航天領域投資回報率高,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商業航天項目預計投資將超千億,航天板塊必會迎來新的戰略機遇期。
21省
據統計,在全國范圍內有21省份公布上調基本養老金,多地已將上調的養老金發放到了退休人員手中。
點評:今年是首次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基本養老金,考慮到多重因素,多數地區養老金發放時間較往年有所延后。數據顯示,政策全面鋪開后,預計將有85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共將惠及1億多退休人員。
隨著2014年“雙軌制”的廢除,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開始與企業按照相同的辦法。由國家統一調整。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將來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差將會逐步縮小。
按照國家規定,21省份現在公布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普遍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體現公平,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同時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
目前,我國職工養老保險主要是省級統籌。一些省份基金結余偏少,收支平衡壓力大。
我國社會保險法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雖然方案尚未出臺,但業內專家表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并非“劫富濟貧”,也不是各省統收統支“吃大鍋飯”,全國統籌十分復雜,必須在分清中央與地方責任基礎上,經過詳細測算、統一認識,再明確資金配置與管理。
10.92%
10月1日,人民幣終于進入了SDR(特別提款權),權重10.92%。這標志著人民幣正式成為“可自由使用貨幣”。
點評:對于SDR和國際貨幣體系而言,人民幣加入使得SDR的代表性得到顯著增強,SDR的GDP代表性超過全球60%,出口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90%。同時,人民幣加A,SDR將使得國際儲備體系更加穩定,目前,全球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是美元、歐元、日元與英鎊,但由于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以及這些國家宏觀政策的局限性,其匯率的大幅波動都影響了儲備貨幣體系的穩定性。
據測算,金融危機爆發后的2008年11月到2014年9月,SDR對英鎊、歐元、美元、日元、俄羅斯盧布、印度盧布和南非蘭特的月平均波動(方差)分別是2003年6月到金融危機爆發(2008年9月)的1.45倍、1.33倍、1.08倍、1.06倍、3,57倍、1.69倍和1.07倍。如果人民幣能夠在2010年評估時加/KSDR籃子,從2011年1月1日到2014年9月30日,SDR的穩定性雖然對歐元和日元略有下降,但對人民幣、美元和英鎊的波動性可以分別減小13%、21%和7%。
SDR對于中國而言也意義重大。與坊間普遍議論的不同,人民幣加入SDR本身并不會過多影響匯市,關鍵在于,這將強化中國匯改的承諾,使得匯率定價機制更基于市場供求,同時也加大了主要貨幣國所要承擔的責任。
預計在未來五年間,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剔除中國自身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將達到和日元、英鎊同樣的水平(從1%升至5%,隱含資本凈流入3000億美元)。此外,例如海外共同基金、養老金、保險公司等也會因為尋求高收益來配置人民幣資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龐大的債市及其可觀的收益率也將是吸引外資的下一個風口。
4萬億
目前全球電子商務和移動商務市場價值約有1萬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會增至4萬億美元。即便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只占此市場的一小部分,VR/AR市場整體增長也會得到極大動力。
點評:硬件、尤其是頭戴耳機設備將是VR/AR行業的主要增長源。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920億美元。
VR未來成功的關鍵是內容,因為要吸引消費者,讓他們有運用VR設備的理由。除了游戲,VR行業還將拓展娛樂業的內容,讓消費者在聽音樂會、去動物園和主題公園游玩、看電影和電視節目時都能擁有VR技術加持的體驗。
今年年初,全球著名投行高盛在一份報告中估算到2025年VR和AR硬件軟件營收將達800億美元,如果它們迅速跳出小眾市場走向大眾,年營收最多可以達到1820億美元。即使以最慢的速度預測,到2025年VR和AR行業的年營收也有230億美元。
如果高盛預測準確,到2025年,VR和AR市場規模將超過電視。達到1100億美元,而后者規模屆時將只有990億美元。雖然認為消費者接納VR和AR的速度比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慢,但高盛相信前者有成長為百億美元級市場的潛力,并有可能像個人電腦的出現那樣改變整個業界的格局。
如今,包括谷歌、微軟、Facebook和上月姍姍來遲的索尼在內,幾乎所有IT業巨頭都在VR領域發力。VR的應用領域已經不僅限于游戲和娛樂業,旅游、教育和醫療保健都有它的身影。
200億
英國面臨最高達200億歐元的歐盟“離婚賬單”,這意味歐盟的共同預算正成為達成英國退歐協議的最大政治障礙之一。
點評:歐洲大陸,歷史上無論是布魯塞爾的政治斗爭還是英國脫歐,“錢”都是其中的主角,現在,英國脫歐的200億分手費大戲已經開始具有“歷史性”意義了。
為什么英國需要為脫歐付“分手費”呢?爭論的焦點在于歐盟在本質上到底是什么——在一個國家選擇離開歐盟的時候它的債務是否隨之過期?
對于歐盟27個成員國來說,答案是清晰的。歐盟一位官員進行了這樣的類比,英國辦了一個五年的健身房會員卡,在3個月后反悔想把之后的錢要回來。而另一位資深的外交官稱“就像是英國在一個餐館中,點完餐,在賬單來之前走掉了。”
這就好像已經形成了一個200億歐元的支出承諾花名冊。而200億歐元的預估僅涵蓋其余27個歐盟成員國已批準的項目,而不包括2019年后由英國脫歐長期預算造成的短缺,也不涵蓋歐盟對英國組織的支出。
顯然,英國脫歐成本已經很高。200億歐元的估計上限覆蓋多年持續支付責任,包括未繳付的預算撥款2410億歐元,退休金支付責任638億歐元,以及總計約320億歐元的未來合同和其他支出承諾中英國應承擔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