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速鐵路標準高、技術含量大、施工難度要比普通鐵路大,路基工程做為結構物已經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其是高鐵中的薄弱環節,更是施工全過程的重中之重。以鄭徐高鐵路基試驗段AB組填料填筑為例,總結出一套合理的工藝流程和施工方法,提高高速鐵路路基填筑施工質量。
關鍵詞:高速鐵路;路基填筑;試驗段;AB組填料;施工工藝
1 概況
1.1 工程概況
新建鐵路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全長361.937km,其中ZXZQ08標段全長36.728km。路基試驗段填筑里程為DK319+682.64~ DK319+917.91,全長235.27m。位于宿州市蕭縣圣泉鄉附近。按350km/h雙線無碴軌道路基標準施工,基床底層及基床底層以下路堤采用AB組填料,基床表層采用級配碎石填筑?;驳讓蛹盎惨韵侣返藺B組填料36910m3,基床以下路堤填料最大粒徑不大于75mm,基床底層填料最大粒徑不大于60mm。填筑高度6.2~6.9m。全段范圍均分布厚層松軟土,覆蓋型巖溶區;此段地表表層分布有中堿性鹽漬土,地下水位2.5~4m。
1.2 填筑試驗段目的及意義
通過現場填筑試驗,確定路基填筑施工的機具配置、施工工藝流程及過程質量控制方法、以及路基施工中的各項技術參數。為我工區的路基填筑施工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方法,提高工效,加快工程進度。
2 路基A、B組填料填筑試驗
2.1 試驗準備
2.1.1 填料的選擇與試驗
本段路基所用填料選用宿州市蕭縣境內生產的AB組填料。經過生產加工并取樣試驗,證明該料場的碎石類土混合集料級配較好、細粒含量小于5%,最大粒徑小于75mm,符合《鐵路工程巖土分類標準》(TB10077-2004局部修訂)和《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AB組填料質量標準。
填料室內試驗合格后,現場選擇合適層次及段落,作為填筑工藝試驗的區段,進行AB組填料的填筑試驗,確定大規模施工中所采用的重型振動壓路機的合理攤鋪厚度、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圍、碾壓工藝參數(碾壓速度、遍數及激振方式組合),總結得出合理的施工工藝流程及過程質量控制方法,以指導下一步大面積施工。
2.1.2 機械設備選擇及配套
針對AB組填料碎石類土填筑施工,料場采用裝載機上料,自卸汽車運輸,現場卸料后推土機初平,人工配合平地機精平,重型振動壓路機壓實。對觀測管周圍及壓路機碾壓不到的地方,采用沖擊夯進行夯擊壓實,人工配合挖掘機刷邊坡。
攤鋪碾壓機械配套組合分三種方案,碾壓遍數方案分別為:
A.靜壓1遍+弱振1遍+強振4遍+弱振1遍+靜壓1遍;
B.靜壓1遍+弱振1遍+強振3遍+弱振1遍+靜壓1遍;
C.靜壓1遍+弱振1遍+強振3遍+弱振1遍+靜壓2遍。
依據預定的不同機械組合方式分別進行試驗,跟蹤檢測,確定了最佳的機械組合。
2.1.3 試驗檢測方法與壓實質量控制標準
(1)試驗檢測方法。按照《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及相關設計標準規定基床以下路堤檢測地基系數K30和壓實系數K;基床底層檢測地基系數K30、壓實系數K及動態變形模量EVd。
主要的現場檢測設備見表2。
表2 主要的現場檢測設備
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備注
1 Evd動態變形模量測試儀 LFG型 1套
2 K30載荷試驗儀 浙江上虞 1套
3 電子天平 TD51001 1臺
4 含水量測定儀 / 1臺
5 容量筒 / 1套
6 灌水筒 Φ150、Φ200 1套
(2)壓實質量控制標準。試驗段路堤壓實質量控制標準見表3。
表3 路堤壓實質量控制標準
路基部位 土類 地基系數K30(MPa/m) 壓實系數K
基床以下路堤 粗礫土 ≥130 ≥0.92
2.2 填料的攤鋪與碾壓試驗
用自卸汽車將碎石類土填料運至試驗現場,在攤鋪整平過程中,根據混合料含水情況,配備灑水車隨時補充灑水,將施工含水率調整至適宜范圍時,再進行碾壓。填筑試驗前,由現場技術員及施工負責人對推土機、平地機和壓路機司機及調度進行技術交底,以確保各工作程序嚴格按照試驗方案執行。
碾壓工藝試驗:在DK319+682.64~DK319+917.91區段基床底層以下路堤本體的第一層、第二層及第三層進行路基填筑工藝試驗。
2.3 實施過程
2.3.1 第一層填筑
第1層填筑松鋪厚度控制在31cm左右,碾壓遍數按照6、7、8遍逐步增加方式控制。
第一層填筑(填筑順序為小里程往大里程方向進行填筑)填料采用挖掘機裝料,自卸汽車運輸,現場由施工員指揮卸料。
攤鋪完后,推土機進行粗平,平地機精平。平整后的填料表面離析不明顯,表面較均勻,表觀看細顆粒含量合適。
采用XS250壓路機碾壓,靜壓1遍后,弱振1遍后現場進行含水量檢測,含水量達到7.0~8.3%,重新進行碾壓,碾壓組合方式為:靜1 +弱1 +強4+弱1+靜1(碾壓過程中強振1遍時表面局部有松散現象,強振第2遍時整個表面比較松散)。
對最后3遍進行壓實系數K、孔隙率、Evd檢測,結果如下:
(1)數據分析。①碾壓6遍后,壓實系數K及地基系數K30滿足要求。②碾壓7遍后,壓實系數K及地基系數K30滿足要求,但檢測數值比第6遍數值稍大。③碾壓8遍后,壓實系數K及地基系數K30滿足要求,但檢測數值比第7遍數值稍大。
(2)結論。①松鋪厚度為31cm,壓實厚度為28cm;壓實系數為1.11。②最優含水率為7.2%。③碾壓方式組合(8遍):靜1 +弱1 +強4+弱1+靜1。④第一遍、第二遍、第七遍以及第八遍壓路機行駛速度
2.3.2 第二層填筑
(1)數據分析。①碾壓6遍后,壓實系數K及地基系數K30滿足要求。②碾壓7遍后,壓實系數K及地基系數K30滿足要求,檢測數值比第6遍數值稍大;機械配備、碾壓方式、試驗檢測結果比較理想。③碾壓8遍后,壓實系數K和地基系數K30滿足要求,但是機械功率消耗過大。
(2)結論。①松鋪厚度為33cm,壓實厚度為30cm;壓實系數為1.10。②最優含水率為7.0%。③碾壓方式組合(7遍):靜1 +弱1 +強3+弱1+靜1。
第一遍和第七遍壓路機行駛速度以1.57~1.7km/h為宜,第二遍至第六遍壓路機行駛速度為2.0~2.5km/h。
2.3.3 第三層填筑
第3層填筑松鋪厚度繼續控制在35cm左右,碾壓遍數參照第2層碾壓組合方式:靜1 +弱1 +強3+弱1+靜2。
碾壓后對后3遍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下:
(1)數據分析。①碾壓6遍后,壓實系數K及地基系數K30滿足要求。②碾壓7遍后,壓實系數K及地基系數K30滿足要求,檢測數值比第6遍數值稍大;機械配備、碾壓方式、試驗檢測結果比較理想。③碾壓8遍后,壓實系數K和地基系數K30滿足要求,但是機械功率消耗過大。
(2)結論。①松鋪厚度為35cm,壓實厚度為32cm;壓實系數為1.09。②最優含水率為7.9%。
碾壓方式組合(7遍):靜1 +弱1 +強3+弱1+靜1。
第一遍和第七遍壓路機行駛速度以1.57~1.7km/h為宜,第二遍至第六遍壓路機行駛速度為2.0~2.5km/h。
3 松鋪系數的確定
在進行碾壓工藝試驗時,采用的松鋪厚度為33cm,碾壓完畢后對各區段的壓實厚度進行檢測,詳見表4所示。
依據表4中數據顯示表明,碾壓結束后的壓實厚度與松鋪厚度比值在1.10,因此AB組填料路基施工時的松鋪系數應控制在此范圍之內。
4 存在的問題及施工注意事項
(1)在路基施工中土工格柵鋪設時,搭接寬度不均勻,固定不牢固,在填料攤鋪中極易損壞;嚴禁機械直接碾壓土工格柵。
(2)預留的橫向臺階不規范,寬度不均勻,線形不整齊。
(3)沉降板周圍填料處理不到位,個別部位壓實標準達不到要求。
(4)在填筑中填料數量控制不準確,加大了推土機平地機的工作量,致使出現較多的填料集窩現象;路基表面的平整度較差。
(5)路基填筑施工嚴格按照“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工藝流程組織施工。
(6)壓路機不得在末壓完或剛成型的路基上急剎車、急調頭、轉向。
(7)在設置沉降板時必須保證基板的水平及測桿的垂直,套管安裝必須牢固垂直,保證測桿處于套管的中心;時進行試驗檢測,加強對沉降觀測設備的保護。
5 結語
通過開展路基試驗段工藝性試驗,有效確定了試驗參數,施工注意的事項及問題,并在后續路基填筑施工中加以完善和改進,做到更好的組織好路基施工,加強過程控制,能有效確保高鐵路基填筑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TB10202-2002,鐵路路基施工規范[S].2002.
[2] TB10102-2004,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S].2004.
[3] 鐵建設[2005]160號,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S].2005.
[4] TZ212-2005,客運專線鐵路路基施工技術指南[S].2005.
[5] 徐潔冰.淺談高速鐵路路基AB組填料的施工質量控制與檢測[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07).
作者簡介:朱廣平(1982- ),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高速鐵路、橋梁、路基、隧道等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