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夕淳

1 工程概況
滬昆高速鐵路是目前中國東西向線路里程最長、影響范圍大、經過省份最多的高速鐵路,設計時速350公里,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滬昆客專湖南段跨杭長和長昆兩個項目,杭長湖南段92.465公里。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杭長項目部,承擔工程起訖里程為DK825+039~DK833+882.63,正線長度8843.63m。主要工程是“兩橋一隧一路基”,即:醴陵特大橋、省界萍水特大橋、祥云隧道及148米長的路基,醴陵特大橋是全線最長的一座大橋,起始里程DK826+418.530,終點里程DK832+475.350,橋梁全長6056.820m,其中,六處連續梁分別橫跨萍水河、上瑞高速,澄潭江,澄潭江支流。
無砟軌道水泥乳化瀝青砂漿(下稱CA砂漿)灌注,投資5000萬,占項目總投資6.8億元的7%。項目開工日期2010年4月15日,竣工日期為2013年12月15日,總工期42個月。
2 現狀問題分析
根據CRSTⅡ型板式無砟軌道首件評估實施細則,對8月1日前已灌CA砂漿的軌道板進行了揭板檢查,發現有如下問題:(1)CA砂漿不飽滿出現空洞—“泥鰍孔”。CA砂漿攪拌過程中配合比動態調整過大,最大允許偏差未符合:乳化瀝青、干粉料±1%,外加劑±0.5%,拌合用水±1%,消泡劑±0.5%。對CA砂漿攪拌車計量系統進行校核。(2)CA砂漿出現分層、離縫現象,不滿足要求。灌注過程中溫度太高超過35℃(板腔溫度最高45℃),養護不及時,壓緊裝置松動。(3)表面出現不細密、不均勻氣泡。封閉裝置透氣效果不好,排氣孔堵塞。(4)外觀顏色不一致。灌注前板腔濕潤時,存在明水。(5)CA砂漿厚度不足2cm。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CA砂漿質量不能滿足灌注控制要求,存在質量波動,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改善目前的狀況,確保質量目標的順利實現。
3 原因分析
成立專項小組針對現有施工水平和技術措施召開了12次會議,并組織現場試驗組、現場技術員、CA砂漿攪拌車操作手、物資部及施工班組使用頭腦風暴法進行了討論、分析,對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確認。
3.1 板腔積水或板腔潤濕不充分。通過對現場檢查,CA砂漿灌注之前,現場技術人員對板腔潤濕情況進行檢查,手電筒照射灌漿孔及觀察孔反光明顯,部分較早潤濕的板腔則無潮濕感,水分已蒸發。分析原因主要是潤濕程度把控不嚴格導致漿體出現泥鰍孔。
3.2 灌注速率過快。CA砂漿灌注過程中,沒有按照慢-快-慢的節奏灌注,灌注時間較短,揭板試驗總結最佳灌注時間為5min,灌注速率過快可導致砂漿體氣泡較多,且易增大軌道板的上浮量。分析原因主要是灌注速率較快導致漿體表面氣泡較多。
3.3 環境溫度高、板腔溫度高、攪拌倉溫度高。通過對現場檢查,技術人員使用紅外線測量溫儀對板腔溫度進行測定,試驗人員對攪拌倉進行溫度測量,軌道板封邊過早或潤濕不充分都使板腔溫度過高,砂漿車空調未提前打開或暴曬都使外界溫度傳遞至攪拌倉,高溫降低砂漿的擴展度和流動度,致使砂漿流動不順暢,板灌注不飽滿。
4 制定對策
對主要原因,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討論,制定對策如表1。
5 對策實施
5.1 板腔積水或板腔潤濕不充分。(1)根據揭板試驗總結,灌注當天溫度高時,現場潤板封邊的最佳時間為下午5點30分進行。(2)在潤板的水中加入冰塊,用高壓水槍對板腔內充分潤濕,并用高壓風槍對多余積水吹散。(3)較早潤濕的板腔,為避免水分蒸發太快,可使用濕潤的土工布遮蓋灌漿孔及觀察孔。
5.2 灌注速率過快。(1)根據揭板試驗總結,灌質注一塊板的最佳時間為5min。(2)灌注過程嚴格按照慢-快-慢的灌注節奏,即出漿慢,然后緩慢加速,待漿液流過觀察孔時再降低灌注速度。同時出漿口應緊貼灌漿孔,可提高灌注質量,有效降低氣泡的產生。(3)觀察孔必須有人全程觀察,發現有氣泡產生時通知操作手調整灌注速率。(4)技術人員手持秒表計時并做好相關記錄。
5.3 環境溫度高、板腔溫度高、攪拌倉溫度高。(1)提前對要灌注的部位進行遮陽網覆蓋降溫,現場實踐證明,被覆蓋的部位溫度及未覆蓋的部位溫差達7度。(2)使用制冰機造取冰屑加如砂漿車攪拌水中,用冰水潤板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灌注溫度。(3)在灌注前2小時將砂漿車空調打開,降低攪拌倉溫度,灌注結束后砂漿車轉移至陰涼處,減少暴曬。
6 效果檢查
6.1 實現了課題目標。經過小組的共同努力,2013年9月8日至10日對實施后完成的CRSTⅡ型板CA砂漿灌注質量進行揭板檢查,CA砂漿層表面氣泡明顯減少,其中砂漿層顏色均勻一致且飽滿無空洞,CA砂漿層與軌道板分層離縫的提高幅度最大,實現了小組目標。
6.2 經濟效益可觀。質量大有改觀,大大地減少了因質量不合格而導致的返工和停工現象,節約費用10萬余元。
6.3 技術效益顯著。通過本次活動,解決了高溫季節CRSTⅡ型板CA砂漿灌注的質量問題,CA砂漿灌注產生氣泡比率達到了驗收標準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降溫措施,有效的降低了環境溫度、板腔溫度以及攪拌倉溫度,CA砂漿層與軌道板分層離縫情況降低至最小,從活動后的數據顯示,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CRSTⅡ型板CA砂漿灌注質量一直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能滿足現場施工需要。增加了軌道板CA砂漿灌注人員、試驗、質量控制人員的質量意識和責任心。
7 鞏固措施
此次活動期間其他作業處曾多次到活動現場參觀學習。小組將本次活動的記錄及成果經整理匯編,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做記錄,然后組織小組成員、分部工程部對新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并落實到相關責任人負責執行。我們將成果編制成《一分部CRTSⅡ型無砟軌道水泥乳化瀝青砂漿充填層工藝性試驗總結》分發給相關部室,為今后施工類似的工程做參考。
8 體會及展望
在活動過程中,小組成員也深刻體會到,開展QC活動是可以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同時,我們發現,雖然我們通過小組解決了高溫季節CRSTⅡ型板CA砂漿灌注的質量問題,但施工質量是長久的事,我們要不斷完善和改進施工措施。繼續探索在高溫季節無砟軌道施工的質量控制,充分發揮團隊聰明才智,為高滬高速鐵路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