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超
摘 要:智慧教育發展如火如荼,隨之而來的智慧校園建設則成為了其中熱點之一。通過文獻分析,定位目前智慧校園的研究熱點。模塊化時代的到來為智慧校園的建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論方法。模塊化對智慧校園的大規模推廣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通過對校園的模塊化的設計,還可以節約成本、提高建設效率。模塊化的建設還為我國智慧教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模塊化企業的產生能夠更好的整合產業鏈條,為智慧城市的構建提供一個好的產業基礎。
關鍵詞:模塊化;智慧校園;云計算;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196-01
一、引言
2014年12月1日由中國教育學會主辦,雅森集團(展覽機構)、《中國教育學刊》雜志社承辦的2014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簡稱Smart Show)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本次智慧教育展對智慧教育做了解析:智慧教學、智慧校園教務管理、智慧互動課堂、智慧校園生活管理、智慧校園設施、智慧校園后勤管理、智慧圖書館等全方位地展示了學校迫切需要的設計方案。[1]
二、智慧校園現狀分析智慧校園設計的不足
根據研究熱點的分析和期刊論文的分析,發現目前智慧校園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是設計上缺乏理論高度的建構和分析[2]。主要表現在:
1、在智慧校園的設計中忽視了智慧校園的整體性。智慧校園作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在建設中不僅僅是某些技術,還涉及技術之間的相互融合。因此統一的技術指標的出現將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2、在智慧校園設計時沒有基本的理論的指導,這樣的設計存在很多的想當然成分。目前許多企業也在開發智慧教育相關的產品,對智慧教育理解不夠透徹,為產品的銷售帶來了巨大的障礙。同時這樣的嘗試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
3、設計時的立足點過于狹小,目標不夠健全。智慧校園的設計應立足于我國的智慧教育這個大方向。我國智慧教育是在國外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理念上提出的概念,理念新穎,不代表在嘗試過程中忽略其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4、設計過程中未能考慮我國智慧教育產業的發展。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只有綜合資源,制定標準,才能更好的發展從而將我國的智慧教育產業建設成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產業。
三、模塊化時代的到來
(一)模塊化的起源與發展
模塊化理論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主要源于1997年,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卡里斯·鮑德溫、金·克拉克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模塊化時代的管理》一文。文中主要指出模塊化對組織結構具有革命性的意義[3]。青木昌彥在2003年發表的《模塊化時代——新產業結構的本質》一文中指出“模塊”是指“半自律的子系統,通過和其他同樣的子系統按照一定的規則相互聯系而構成的更加復雜的系統或過程。[4]”
(二)模塊化的應用啟發
模塊化最早運用在PC產業,IBM的360系統是最早使用模塊化設計的產品。這個成功的案例使模塊化在汽車,經融等行業得到了運用。美IDAC(國防分析研究所)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并行工程突出的優越性表現如下:①設計質量改進,使早期生產中工程設計變更的次數減少一半以上;②產品設計及有關過程并行進行,使產品開發周期減少40%-60%;③制造成本降低30%-60%;④產品的報廢及反復工作減少75%。
四、模塊化的特點與智慧校園建設
模塊化作為設計的理論,其在設計上有以下五個特點,包括:模塊的獨立設計,模塊的可變性,模塊的延展性,新型競爭與合作,拓展高校職能、科研與市場相結合。
(一)模塊的獨立設計
現代產業結構中,對系統中的每個模塊都制定了標準,然而模塊間本身的資金籌集、產品設計、生產成品等只需模塊內部解決即可。在智慧校園建設的初期需要有著整體的規劃,將智慧校園這個大的系統分解為各個獨立的小系統,保證單個子系統的獨立運行能力的同時,使其在大的系統框架下,為了不斷實現系統的要求而不斷的改變。
(二)模塊的可變性
系統內部為了解決不確定性的問題,通過添加、拆分、整合、轉化等操作,對子模塊的變化做出應對。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智慧校園內部的系統功能會因為時代的需求而不斷的改變,這就需要在保證系統整體性不被破壞的同時,替換對應的功能模塊。
(三)模塊的延展性
為了增加模塊的功能,通過擴充子模塊的辦法來實現。子模塊的可變性和延展性增加了系統彈性,使得系統更容易適應市場的變化。智慧校園作為時代的產物,需要跟隨時代的步伐,吸取現有的技術,但為了使智慧校園作為產品,適應更多的大眾,在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有著自己的系統發展軌跡,不能是以外部技術為導向,而要做到以系統需求為導向。
(四)新型的競爭與合作
統一的標準使得上級模塊可以選擇不同的下級模塊,因此競爭性在模塊化的組織結構中表現的異常明顯。智慧校園所凝聚的就是一個人類智慧的結晶,他在發展和構建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在某些有實力的大企業,而要做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允許所有能滿足系統需求,或者與系統匹配度較高的模塊,一切以需求為導向。
(五)拓展高校職能、科研與市場相結合
在模塊化的影響下,高校的科研成果將不僅僅局限在被其他公司使用。其理論基礎雄厚,通過實踐不斷完善理論,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無縫鏈接。品牌產品的推出,通過市場化的運作,為高校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并對后續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智慧校園內部的創新創造能力將會不斷的被挖掘出來,這些創新創造成果需要有一定的轉化機制,包括對整個智慧校園系統的相關模塊的標準制定,都將會成為智慧校園發展下去的不竭動力。
五、總結
模塊化的思想運用到智慧校園建設中也只是一個探索,或者說是根據目前模塊化運用的領域所得到的啟發,不難看出,一個模塊化的系統可以更好的支撐系統的運行,提高效率和節約成本。在建設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十分細節的問題,這需要設計者在智慧校園的詳細設計過程中有一定的借鑒。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智慧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中國首個專注教育信息化的2014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盛大開幕[J].中國電化教育,2015,01:123.
[2]于長虹,王運武,馬武.智慧校園的智慧性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09:7-12.
[3]卡麗斯·鮑德溫,金·克拉克.設計規則:模塊化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4]青木昌彥,安藤晴彥.模塊時代—新產業結構的本質[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