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坤先
摘 要:在全面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今天,對房屋建筑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混凝土作為建筑施工施工的關鍵材料,其施工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房屋建筑的質量。
關鍵詞: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
1 房屋混凝土建設施工技術當中存在的問題
全面的針對相關施工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引發的根本性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是對施工建設質量的有力保障。混凝土原材料所導致的房屋建筑施工技術問題,可以說是目前階段當中房屋混凝土施工技術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國為了更好的針對運輸的環節進行簡化,并且針對混凝土的拌合等操作的工藝技術進行加強,一般的情況之下采用的是現場澆筑混凝土施工的技術手段,而運用長時間以及長距離的運輸已經進行拌合完畢的混凝土,必將會導致其中的成分有所改變,相關的水灰比會逐漸的增大,為實際的施工建設帶來較大的問題。在施工現場進行混凝土的拌合時,一方面要注意對混凝土的泥漿、砂石以及水泥等原材料的配合比例;其次,也要嚴格控制粗集料的配合系數,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麻面的狀況,影響工程進度。
混凝土的施工工藝技術造成的施工建設問題。這一點原因同樣是當前階段的混凝土施工中常見的問題之一。首先,是模板的問題,針對混凝土進行澆筑之前的模板的安裝以及組合等等,是一項極為嚴格并且極為精細的工作,所以需要嚴格按照施工的操作基本規范來有序的進行,嚴格的按照操作的順序以及操作的指導,來進行模板的安裝,否則,將會出現拼裝問題以及制作方面的問題,導致模板之上出現開裂或者是變形等情況,為實際的房屋建設施工造成較大的影響;其次,則是混凝土的澆筑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方面,如果混凝土中各組分的配合比例不滿足施工要求,就會導致在后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強度受到影響;其次,如果混凝土的攪拌時間過長或者過短,就會導致混凝土的反應不充分;最后,就是對振搗過程來說,其作為施工中的關鍵環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當振搗棒插入深度達不到要求或者振搗部位有缺損時,會導致混凝土在后期過程出現麻面問題,影響了房屋建筑的質量。基于上述這些問題,必須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改進。
2 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2.1 確定各強度等級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單位應提前對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室提出各種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技術指標(混凝土加緩凝劑,初凝時間不小于8h等),同時應要求實驗室考慮在滿足強度等級及可泵性的條件下,對柱子混凝土,盡可能減少水灰比、坍落度、含砂率以及水泥用量,增加石子含量,并對外加劑和粉煤灰的用量作相應的調整。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室按照相應技術要求進行試配制。試配后制作試塊,測量坍落度、初凝時間、終凝時間,到28天進行強度試驗。試驗各項指標合格,開出各種配合比單,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后,按配合比投料攪拌混凝土。每次攪拌的混凝土要求水泥同一廠家同一批號,沙、石料同一產地,外加劑同一廠家生產的產品。
2.2 混凝土坍落度選擇
在施工現場必須加強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輸送監督和調度工作。根據澆筑部位的不同選用不同強度等級及不同坍落度的混凝土,控制好澆筑進度,確保強度等級不同的混凝土在初凝前整體澆筑完畢。同時在現場,應對每車混凝土都進行坍落度檢測。
2.3 混凝土的運輸與澆注
混凝土運輸應以最少的轉載次數和最短時間,從攪拌地點運到澆筑地點。其混凝土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相應的規定。作為攔截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方式,鋼絲網片的設置與梁板鋼筋綁扎同時進行,位置位于在梁上距柱邊距離600mm處,鋼絲網片應綁扎牢固,能夠抵抗混凝土澆注時的沖擊力。澆筑時,先澆筑柱、核心筒墻的高強度等級混凝土區,后澆筑梁板低強度等級混凝土區。澆筑混凝土的原則允許高強度等級混凝土流至梁上距柱邊距離600mm,超過鋼絲網片,不允許低強度等級混凝土流入柱、核心筒墻區。對少量通過網眼滲入梁底的冷漿要及時處理干凈。當采用輸送管輸送混凝土時,應由遠而近澆筑;同一層的混凝土,先豎向結構后水平結構的順序,分層連續澆筑;當不允許留施工縫時,區域之間,上下層之間的混凝土澆筑停歇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
梁板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搗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搗一次,增強高低強度等級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實性,減少收縮。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筑梁,根據梁高分層階梯形澆筑。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筑連續向前推進。和板連成整體高度大于1m的梁,允許單獨澆筑。澆筑時,澆筑與振搗必須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慢些,梁底混凝土充分振實后再下二層料。用“趕漿法”保持水泥漿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每層均應振實后下料,梁底及梁幫部位應振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梁,柱節點鋼筋較密時,澆筑此混凝土時,宜用小粒徑石子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澆筑,并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
3 混凝土的養護以及拆模
首先,就混凝土的養護環節來說,混凝土之所以會不斷地變硬與水泥的水化反應密不可分,當施工現場的濕度和溫度滿足一定條件后就會發生該反應。當完成對混凝土的澆筑后,如果混凝土處于高溫條件下,那么水化反應就會受到影響,從而無法保證混凝土的硬度,因此,必須要做好對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塑型混凝土和低塑型混凝土是混凝土的兩種表現形式,由于性質不同所以對二者的澆筑時間也不同,前者一般在澆筑后的6到18小時內開始灑水,而后者要求在澆筑完成后立即進行灑水。此外,混凝土的養護也有一定的周期,一般控制在28天范圍左右,同時養護過程不應間斷,避免混凝土表面干燥。
混凝土的拆模。在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的強度達到立方體抗壓標準時,可進行模板的拆模。構件跨度大于八厘米的模板拆除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應該大于或者是等于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標準值的百分之百。當構件跨度為5厘米的鋼筋混凝土底部模板拆除的時候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應該大于或等于混凝土立方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之七十五。在拆模的過程中一般有兩大強度要求分別是承重的模版和非承重的模版。
4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混凝土施工技術至關重要。盡管當前得益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該技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不斷研究,切實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全面推動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 李亞.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資訊,2012(25):49.
[2] 張曉平.淺談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7):40-41.
[3] 王身軍.淺析房屋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居業,2015(08): 82-83.
[4] 石鳳斌.淺析我國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術[J].經營管理者,2016 (01):324.
[5] 侯勇.探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4(1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