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剛
摘要:數學知識的掌握,對于學生來說,往往會覺得枯燥,數學知識的教學,對于老師來說,往往會覺得乏味,數學學科作為工具學科,它的教學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應用;培養淺議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育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而數學的應用能力正是數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就成為關鍵。
讓學生體驗生活中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如何給學生一雙慧眼去觀察、讀懂身邊的數學尤為重要。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很少講知識的來源和實際應用,學生只是根據幾個必需的條件套用解答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卻不知道解決某一問題需要處理哪些信息和數據,更沒有領悟到數學對于該問題所具有的獨特意義。在數學教學中,首先應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1.利用生活素材教學,使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實用性。數學知識的應用是廣泛的,大至宏觀的天體運動,小至微觀的質子、中子的研究,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甚至某些學科的生命力也取決于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程度。生活中充滿著數學,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更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認清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從而產生興趣。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滲透在每個角落。在數學教學中,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貼近他們的生活素材。數學教學要遵循“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規律,充分體現數學的實用性。
2.收集應用事例,加深學生對數學應用的理解與體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的發展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數字化的家電系列,宇航工程、臨床醫學、市場的調查與預測、氣象學等無處不體現數學的應用。讓學生搜集這些,既可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體會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勇氣與信心,更可幫助學生領悟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數學教學應該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去體驗感受,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是解決生活問題的基本工具,達到“數學問題生活化”和“生活問題數學化”。創設現實生活情境,能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的聯系,當數學和兒童的生活現實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鮮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只有源于生活的數學問題,才能使學生倍感親切,自然,才能激發兒童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激發兒童的思考和創造的源泉。
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是學生探索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應用意識的基本的前提和條件。
1.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數學問題,結合數學內容選擇一些簡單的問題加以分析、解決,這對從小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數學觀念尤為重要,同時也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的內容。在實際生活中,數、形隨處可見,無處不有。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實際,讓學生把所學知識和周圍的生活環境相聯系,幫助他們在形成知識、技能的同時,感受數學應用范圍的廣泛。
2.指導學生從數學內部尋找數學問題。數學內部充滿著各種問題,雖然通過前人的多年努力,已經解決了很多問題,但是學生學習作為再次創造的過程,仍有一個不斷探究、解決新問題的過程。教師可以從問題的角度出發,指導學生對問題正確加以理解,明確已知的條件和目標,合理的假設,尋求通向目標的可能途徑,確定最優的解決方案。要使學生從中養成習慣,形成技能,并遷移到其他方面,使他們擁有問題解決的意識,提高思維水平。數學概念來源于實踐,是對實際問題理性思考和高度抽象的結果,能準確地反映科學本質,具有普遍意義。也是這種概括和抽象的結果,使數學學習和數學應用之間形成了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致使學生們雖學了很多知識卻不知如何運用。
數學建模,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效能。在確定數學建模的題目時,要考慮小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知識經驗,選取那些適合小學生的、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題目。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選題,在小學生中開展數學建模活動。
1.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切入實際問題。應該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觀念,設計開放性的、生活化的、真實的數學問題。在作業完成過程中,學生親自動手測量,計算,繪制,親身體驗了數學問題從提出到解決的全過程,對數學本身的精確、嚴密。
2.從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取數學問題。數學教學應該向兒童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相關的素材,并且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學生最為熟悉的學校生活亦是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素材的資源庫。
3.加強多學科整合體現數學的基礎學科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學與各學科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數學作為基本工具的地位越來越顯著。從小學開始就讓學生意識到這一點,對其它學科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益的。我國的小學數學除了大綱要求的內容以外,很少給出與其它學科內容相關聯的材料,很少涉及與其它學科的聯系,而且數學應用在小學其它學科中的滲透幾乎是空白。我們應當著眼于未來,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把小學數學教學僅僅局限于純粹的數學范疇之內。在數學應用中加強數學與其它學科的聯系,為學生展示數學作為基礎學科的重要作用,在其它學科的學習中滲透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注重靈活創新,提高數學應用能力。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學生會經常獲取類似商品折價、銀行利率變更等信息。動用所學知識去解決諸如“這件商品現價多少元?”等生活中的問題。事實證明:只要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有意設計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從而解決問題。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提高和發展,需要經歷滲透、反復、交叉、逐級遞進、螺旋上升、不斷深化的過程。使學生的應用意識逐步由不自覺或無目的狀態,進而發展成為有意識有目的的應用。
要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積極創造條件,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在課堂上要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啟發誘導,在課外要積極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王麗娟.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能力培養.東西南北. 2012.3;
[2].劉長飛.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策略研究.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