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 瑋
提升內控審計評價質量
□ 韓 瑋
內控審計評價要對未執行控制點進行實質性檢查,順藤摸瓜一查到底,深入查找問題和認定內控缺陷。
集團公司審計局始終堅持以風險和問題為導向,不斷完善組織方式,突出重點內容,創新檢查方法,不斷增強內控審計評價成效。但內控審計評價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行研究改進。
審計人員知識結構不夠全面,業務素質有待提高。大部分審計人員是財務專業出身,知識面相對單一,生產經營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不夠,對企業的主要生產經營環節和相關內控管理要求不甚熟悉,導致其將主要精力常放在驗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上,難以深層次地發現企業內部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阻礙了內部控制監督向縱深開展。
部分企業對內控審計評價重視不夠。從集團公司總體情況看,獨立開展內控審計評價的企業比例還不高,有近半數企業未獨立開展內控審計。部分已開展的企業審計評價質量不高,存在未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審計抽樣數量不足、樣本照抄控制點要求、問題描述和風險描述過于簡單等問題,影響了內控審計評價整體成效。
內控審計評價深度欠缺。近年來,內控審計評價發現的問題數量和質量上都有進步,但與經濟責任審計和專項審計項目相比深度上還有差距,成效也略顯不足。客觀上是因為部分內控審計評價項目與經濟責任審計項目一同開展,由于受審計人數和時間的限制,審計組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上,從事內控審計評價的資源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證;同時審計人員主觀上查深查透、擴大成果的意識不強,滿足于查出一些內控未執行點交差完事,缺少對實質問題的深入審計。
對內控審計評價發現的問題追責不嚴。根據集團公司領導從嚴管理的要求,對內控審計評價項目查出的涉及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及造成重要影響或較大損失的一般缺陷,需落實相關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并按規定追究責任。但從實際操作來看,部分企業從嚴管理不夠堅決,怕因為處理而影響當事人的工作積極性,導致追究責任的要求沒有落到實處;部分企業雖已實施了追責,但敷衍了事;還有的企業以誡勉談話代替行政處分,影響了內控審計評價的效果。
加快提升審計人員職業素養和專業化水平。做好內控審計評價工作,審計人員不僅需要深厚的會計、審計理論知識,還要深入了解企業的發展戰略、方針政策等宏觀管理及采購、生產、庫存、銷售等環節。因此,應經常性地對相關審計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明確檢查需關注的重要事項,拓寬審計人員的知識領域,提高其專業勝任能力。定期組織審計人員研討、學習,讓其熟練掌握相關業務的關鍵環節和控制要點,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確保重大風險可控和不遺漏。
企業要樹立內部控制是家規家法的理念,積極督促和推動內控審計評價工作。要建立內控審計評價定期實施機制,形成由審計部門牽頭,財務、企業管理、采購、銷售等業務部門共同參與的組織模式,確保內控審計評價常態化機制落到實處。企業審計部門切實提高履職的主動性,認真做好重點工作的組織協調,確保項目質量和成效。
以風險和問題為導向,推動內控審計評價向縱深開展。內控審計評價要對未執行控制點進行實質性檢查,順藤摸瓜一查到底,深入查找問題和認定內控缺陷。
嚴格追究重要問題的責任,確保問題整改和追責到位。對于重大、重要缺陷及損失或影響較大的一般缺陷,如未批先建、倒簽合同、應招標未招標、中標單位不具備資質等屢查屢犯的問題,要認真分析其產生的前因后果,嚴肅查明責任部門和責任人,落實相關責任,并按照集團公司《職工違規違紀處分規定》及其他相關規定,提出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建議,確保重大違規違紀問題追責到位。
集團公司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