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
7月13日,全國首批漁業官方獸醫資格確認活動在江蘇省拉開帷幕。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活動現場向新任命的漁業官方獸醫頒發證書并發表講話。
于康震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水產養殖業得到了長足發展,養殖產量已占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的74.5%,約占世界水產養殖產量的2/ 3。但隨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不斷發展,我國水產養殖病害種類也不斷增多,近年來,每年監測到養殖病害近200種(其中已經列入國家疫病名錄就有36種),每年因疫病引起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高達300億元以上,嚴重影響到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同時也成為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重大隱患。
于康震強調,抓好疫病防控,保障水產養殖業安全和水產品質量安全以及水域生態環境安全,推動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是漁業部門的首要職責。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是做好水生動物疫病防控的關鍵環節,非常重要、非做不可。組織開展漁業官方獸醫資格確認工作,是漁業領域貫徹落實《動物防疫法》《漁業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等有關要求,依法推進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工作的重要舉措,是我國水生動物防疫工作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近日,農業部在北京舉辦了第七屆獸藥評審專家培訓班。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出席開班儀式并強調,要進一步增強對評審工作嚴肅性和重要性的認識,牢固樹立新的發展理念,深刻領會中央關于行政審批“放管服”改革的精神,以滿足動物疫病防控的需要,以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于康震指出,經過多年努力,獸藥評審審批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規章制度愈發完善,實現依法審批;運行機制愈發健全,實現規范審批;工作程序愈發科學,實現標準審批;網絡平臺愈發改進,實現便民審批。
于康震強調,獸藥評審是獸藥行政審批的關鍵環節,是獸藥產品市場準入的第一關,是確保獸藥產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重要保障,對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至關重要,所以必須把好準入關,嚴格控制動物源食品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