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
近日,科技部在北京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6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供應形勢總體表現為穩中有增。預計2017年我國大宗糧油進口有增加趨勢,其中小麥、水稻穩中略增,玉米穩中趨降,大豆與上年基本持平。
據介紹,報告主要基于多源遙感與氣象數據,對2016年度全球65個農業生態區的氣象條件、全球7個農業主產區及中國7個農業分區糧油作物種植與脅迫狀況、全球糧食產量與供應形勢進行了遙感監測和分析。監測結果顯示:2016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總產達27.84億噸,較2015年增產0.7%,其中,玉米和小麥均增產1.2%,大豆增產2.1%,而水稻則減產0.8%。
按照黑牧飼[2017]40號文要求,七臺河市農業畜牧獸醫局積極組織工作人員開展此項監測抽檢任務,并按照文件要求保質保量完成此次抽檢工作。
通過此項抽檢工作,共計簽訂飼料生產經營企業質量安全責任書28份,養殖場戶保證飼料質量安全承諾書237份。按照文件要求,七臺河市承擔農業部質量安全5批次,牛羊源性5批次;黑龍江省本級豬禽類配合濃縮10批次,飼料原料10批次,預混合添加劑5批次,共計35批次。此次抽檢主要目標是七臺河市轄區31家飼料經營企業,4家飼料生產企業和有代表性的養殖(場)戶,抽檢涉及七臺河市四區一縣,覆蓋率達到100%,并保證抽檢樣品的真實有效性。
近日,天津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對一批進口飼料添加劑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該批貨物與農業部簽發的飼料進口登記證信息存在不一致的情況,不符合我國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檢驗檢疫要求。
該批飼料添加劑來自新西蘭,總重1噸、貨值11.3萬澳元。為防范進口飼料質量安全風險,天津檢驗檢疫局按照《進出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監督相關企業對該批不合格貨物作銷毀處理。
近年來,青海省緊緊圍繞畜牧業投入品質量安全,以確保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在大力扶持發展飼料產業的同時,加強對飼料生產企業監管力度,嚴厲查處和打擊添加非法添加物的違法行為,為現代畜牧業發展、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2015年以來,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青海省先后投入資金3600萬,引導扶持16家飼草料龍頭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目前新建或擴建年生產規模萬噸以上的飼料生產企業16家,全省飼料生產企業和加工車間年單班生產能力為72.7萬噸,年生產各類飼料達35萬噸。同時,各級農牧部門增強飼料質量安全意識,強化屬地監管責任,開展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對“三聚氰胺”和“瘦肉精”等違禁添加物在飼料原料和養殖環節中的專項整治行動,有效防范了“三聚氰胺”和“瘦肉精”案件的發生,從源頭上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對飼料生產經營企業開展“雙隨機”監督檢查,做到飼料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違法行為案件查處率100%,不合格飼料案件查處率100%,飼料生產企業100%納入監管范圍。按期完成全省飼料生產經營企業和養殖企業(戶)飼料產品抽樣檢測工作,飼料中違禁添加物專項監測、三聚氰胺專項監測、反芻動物飼料產品和動物源性飼料產品監測和“瘦肉精”現場篩查專項監測,合格率均為100%。
7月5日,從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局獲悉,《黑龍江省2017年糧改飼工作實施方案》已出臺,將通過實施糧改飼補助政策,采取以養帶種方式在“窖貯”環節給予適當補貼,促進青貯飼料生產,引導草食牲畜飼養由飼喂秸稈+精料向直接飼喂全株青貯飼料轉變,提高黑龍江省草食牲畜科學飼養水平。今年全省青貯飼料生產總量將達到300萬噸,通過牧場自種和訂單生產,帶動飼料作物種植達到86萬畝以上。
黑龍江省今年糧改飼政策規定,扶持以全株玉米青貯為重點的青貯飼料生產,包括以苜蓿、燕麥、甜高粱等為原料的青貯飼料生產。補助采取先貯后補的方式,按照青貯飼料的實際貯量進行補貼,每噸補貼最高不超過60元。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飼料行業積極應對豬價走低、家禽產品消費受阻、主要蛋白質飼料原料價格波動較大的不利影響,保持了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據統計,1~6月,四川省工業飼料產量518.3萬噸,同比增長4.7%,其中,豬飼料產量330.7萬噸,同比增長10.7%;禽飼料產量141.6萬噸,同比下降7.5%;水產料產量29.5萬噸,同比持平。從上半年飼料生產形勢看,生豬產業為四川省養殖業增收發揮了“主力軍”和“穩定器”的作用。
為進一步做好國家政策性糧食銷售工作,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定向銷售部分儲存和囤儲稻谷給中糧集團用于加工出口。今年上半年,中糧集團向中糧米業(鹽城)有限公司下達了約3.8萬噸、貨值1300萬美元的對非出口大米業務,大米主要輸往非洲的莫桑比克、塞內加爾等國家和地區。
為確保中糧米業(鹽城)有限公司能夠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江蘇鹽城檢驗檢疫局特事特辦、急事幫辦,為中糧米業(鹽城)有限公司開辟綠色通道:及時項目策劃,提前取樣送檢;迅速與江蘇檢驗檢疫局食品實驗室溝通,加班加點檢測大米315項農殘檢測;協助企業做好大米運輸前的準備工作,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通關放行。
目前,3.5萬噸輸非大米已經成功運往非洲地區,極大地緩解了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糧食短缺局面,受到當地人民的高度評價,預計下半年還有2.5萬噸的大米通過鹽城口岸出口到非洲地區。
南通巴大寶鼎生物飼料有限公司搶抓生產空隙,注入科技因子,在市場低迷期為養殖戶找到一條節約成本、科學養殖的新路子。在同行業同比銷量均下降10%左右的情況下,該公司到6月份銷量同比上升50%,飼料銷售突破1400多噸,利潤同比增長27%。
巴大寶鼎生物飼料有限公司是四川通威集團在岔河鎮成立的一家主營豬飼料的生產企業,企業針對母豬、哺乳豬、斷奶豬、中大豬的生長特點,細化了飼料的種類,分別制定出相應階段的飼料,方便養殖戶選用。從2014年開始,公司轉變傳統飼料的生產理念,引進現代高科技生物工程技術,生產全顆粒飼料。通過篩選優良品種,將產品蛋白質中的抗營養因子徹底去除,不添加任何藥物,自然生成復合酶、有機酸、益生菌等,有助于動物生長和疾病的防治。
7月14日,新疆泰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昆股份”)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書,公司擬于上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3334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3334萬股。泰昆股份此次IPO的保薦機構為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
據了解,泰昆股份此次IPO計劃募集資金2.93億元,擬用于年產12萬噸豬配合飼料改擴建、年產12萬噸畜禽飼料生產線擴建、年出欄36萬頭商品仔豬產業化基地建設以及信息化智慧農場系統建設。
公開資料顯示,泰昆股份主營業務以多品類飼料精深加工為核心,并向上下游延伸新疆特色飼用蛋白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畜禽養殖及屠宰業務。2014—2016年,泰昆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25.78億、21.63億、20.75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478.14萬、3789.03萬、5985.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