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巖 程 茵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事務中心,上海 200240)
有限理性視角下考慮全員育人模式的高校學生作弊預防控制研究
孫 巖 程 茵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事務中心,上海 200240)
國內高校教學考核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是進行考試,但是當前高校學生考試作弊現狀值得深思。因此,本文在分析高校學生考試作弊現狀的基礎上,探討高校學生作弊的演化規律。進而基于有限理性視角,在認知體系和心智成本的角度分析高校學生作弊的不完全理性動機。并由此提出全員育人模式下的高校學生作弊預防控制體系,充分發揮高校組織機構、思政教師、專業教師、學生社團的角色定位,在本科、碩士、博士等求學階段,定制化設計高校學生作弊預防引導措施,以期為高校應對考試作弊現象提供決策支持。
有限理性;作弊;預防控制;全員育人
本文基于S大學的相關統計數據,采用量化及質性方法相結合等,進行分析與探究。
研究目的:考試作弊人數的變化與對考試作弊懲處的規定及考試考場管理密切的相關性。
依照S大學對《學生違紀處分規定》制度制定的歷史軌跡,學生數據類型分為全日制中國籍學生及留學生,數據的收集時間從1998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所有違紀學生均為考試作弊學生。其作弊處罰類型包含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退學、開除學籍。作弊形式有夾帶、替代、雙向、攜帶電子設備等。如下的三個圖表所描述的作弊現狀的時間段分為四個階段:
①1998年1月1日之前,該時間段學生處分一律歸入本人檔案。
②1999年4月起至2005年8月31日止,這段時間制定了《對違紀學生處分材料變更存檔方式的規定》,即學生的違紀處分材料可從個人檔案中轉入到文書檔案。
③2005年9月1日起至2012年9月1日止,這段時間將《對違紀學生處分材料變更存檔方式的規定》繼續推行,并且學生處分材料轉為文書檔案的標題改寫成為“撤銷該生處分的決定”。
④2012年9月1日起至今,該時間段《學生違紀處分規定》被重新修訂——“處分材料完整歸檔不再做撤銷”的規定。2013年起至今,留學生違紀行為放在校內層面處理。
作弊形式中,夾帶與考試內容相關資料的形式最為常見。夾帶資料的作弊人數隨著時間的增加有所下降,但取而代之的是考試前通過電子通訊設備,如常見為用手機儲存相關考試資料。
作弊形式中存在代考、使用通訊設備交流考題,雖對其懲處力度最大,但始終存在。
違紀人數在近1-2年中已成下降趨勢。
2.1 作弊人數的變化取決于對考試作弊制度制定的懲罰力度
以上作弊行為統計性分析是在實際數據的基礎上,按照比例做出的。我們可看出圖表中的明顯峰值及低谷值的變化都與違紀處分規定的制定及考場管理制度密切相關。
在對全日制在校的中國籍學生進行分析中,可以看出在1998年1月1日之前,學生違紀處分一律歸入本人檔案中。在1998年及之前,每年受處分的人數很少,按照當時20000人的規模,其比例為0.03%。2000年起至2012年8月31日止,制定了《關于對違紀學生處分材料變更存檔方式的規定》即“關于對該生的處分材料作為文書檔案處理的決定”,并在2005年直接將名稱改為“撤銷該生處分的決定”,實際本質還是轉文書檔案。該規定制定以來,最早受益的是對1998年受處分學生,他們的處分材料可以轉為文書檔案處理,故從1999年起作弊人數一路攀升,到2004年是最高峰點。2004年作弊數量最多,是因為2005年對學生違紀的規定又松了一點,原因是可以做“撤銷”處理,那么2004年學生肯定是受益者。故在2005年起加大了考場監考力度及外場的巡考力度,并開始在考前進行學風教育,2005年又降了下來,2011年為每年40-50人左右。從2012年9月1日起,在該校修訂的學生違紀規定中,修訂了“所有學生的處分材料完整歸檔不再做撤銷處理,也不再轉文書檔案,所有材料都完整歸檔”規定,所以2012年起又降低到12人左右。
對留學生進行分析。2013年,由于國際化教育推行,留學生人數劇增,但隨之而來的是作弊人數也呈上升趨勢。由于文化背景、地理環境、個人信用體制的不同,用現行對中國籍學生違紀規定的制度來對留學生違紀進行處理沒有任何制約影響,所以2013年起呈上升趨勢。

圖1 作弊行為統計性分析
3.2 作弊人數的變化取決于考場管理制度的嚴密程度
在以往的作弊處理中,學校懲處力度以就輕和教育為原則。學生掌握了學校懲處的原則后,就會對作弊更有把握。即使被抓到作弊,他們也會認為自己的老師,會根據就輕原則處理,因為一旦被抓到,還會影響到學院年度的績效考核。
筆者在文獻的研究中,發現高??紙霰O考管理存在漏洞,在陳富的考試作弊實證研究中,就提到,如果監考老師在考場監考不嚴或心慈手軟,就會給學生很多作弊機會。
2.3 作弊形式多樣化并趨向于電子科技化
作弊形式中,夾帶相關資料的作弊人數近幾年有所下降,但取而代之的是通過電子通訊設備如手機等儲存相關考試資料。
在S大學接受考試處分的學生當中,作弊形式有夾帶小抄者、雙向作弊者、代考、電子通訊類等。但明顯的變化是作弊的方式趨向于電子化,而電子化作弊的形式又分為事先存入手機或通過手機上網查詢與考試相關資料或與外場交流考題答案。
在王娜娜對作弊方式的分析中,也有具體數字說明這點:38%的學生作弊采用夾帶小抄的作弊方法;36%偷看前后左右同學;11%采用考場交流的方法;13%借助現代高科技手段;2%會找人替考作弊。陳富對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實證研究也提到作弊方式多種多樣,分別為:縮印書本或者筆記內容;直接抄書;夾帶紙條;偷抄別人答案;抄襲認識的同學的答案;交換答案;傳紙條;提前將答案寫在桌子上;將答案抄在大腿上或胳膊上;利用手機發短信息;直接請別人替考;左顧右盼;手語暗示;幾個人聯合起來作弊(小組作弊);集體作弊(很多人都作弊);利用隱形(微型)耳機傳輸答案;事先存到手機上,用手機抄。
完全理性假設是傳統經濟學的重要前提之一,其整個理論體系構建在此假設基礎之上。但基于完全理性假設分析實際問題時,常常會出現一些與實際情況不一致的研究結果。針對傳統經濟學中完全理性假設的這種缺陷,西蒙等學者提出了更符合社會經濟實際情況的“有限理性”假說,即“行為主體打算做到理性,但現實中卻只能有限度地實現理性”。有限理性理論糾正了傳統經濟學中完全理性假設造成的現實偏差,其分析結果更符合決策行為的實際情況,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理論與實際的脫節。而對有限理性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不僅有助于務實有限理性理論的理論基礎,使得該理論得到更好的應用,而且還有助于提高決策者的理性程度以更好地進行決策。
3.1 認知對學生作弊行為的影響
認知是指決策者關于自己所處環境的所有知識、觀點、信念以及情感,包含了人的認識水平、智力水平、判斷能力和計算能力。由于受到生理、心理能力的限制,人腦對信息感知能力、記憶能力以及邏輯運算能力等都有限,這樣就影響了高校大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和利用,從而使學生在備考階段不可能找出所有備選方案;即便能夠找出所有備選方案,受邏輯計算能力的限制高校大學生也不能完全量化所有方案的結果,不能完全了解這些方案的所有后果,進而最后不能對所有方案進行比較分析從而選擇最優方案。
如果在決策過程中時間、信息等外在條件允許,高校學生對于所要決策的問題能夠達到完全認知,其可以找出所有備選方案,比如認真聽課,積極備考,然后進行比較分析計算選擇最優的方案。但是,這種最優化決策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通常得不償失,而且由于自身的不努力及客觀學習水平限制,部分高校大學生的原始稟賦滿足不了這樣的條件。實踐表明,現實中的部分高校大學生就拋棄完全理性的框架,而在有限理性的基礎上做出了作弊的行為,通過投機選取高回報的方式來鋌而走險。
3.2 心智成本對學生作弊行為的影響
心智成本是人類運用理性與非理性,并對其進行合理配置所花費的成本。心智成本包括理性計算的思維成本、對信息理解和處理的成本、認知協調成本以及與情感、動機、偏好、價值觀相關的心理成本。也正是由于心智成本的存在,要想達到完全理性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其所需的心智成本太大,有時甚至難以承受。因此,在實際的備考決策過程中,高校大學生有時不愿意運用自己所具有的理性分析能力,或者只是部分地運用,如此高校學生就達不到完全理性,而只能是有限理性。由于心智資源是稀缺的,高校學生傾向于以最小的心智成本獲得最大的心智收益,即心智成本最小化。尤其在集中考試周的環境中,面對難度較大的課程考試時,高校學生往往在決策過程中利用經驗、直覺等快速節儉方式簡化信息,借助一些非理性因素進行決策,都是為了減少心智成本,進而就有了后續考試時候作弊的行為了。
4.1 建立全員育人模式
結合高?!叭珕T育人”的理念,全員育人模式下的預防作弊體系應該是在此方針指導下,融合高校思政教師、輔導員、專業教師、學生導師、學生社團等職責定位,構建“管理精細化、服務多維化、引領精英化”的全員育人模式預防作弊工作目標理念,在組織架構上,因材施教,針對本科、碩士、博士不同階段的學生構建不同架構的引導體系。無論是思政教師角色、班主任角色、輔導員及學生會團委角色所引導預防的主體都會落實到學生,因此,針對學生主體而言,全員育人模式下的預防作弊體系的角色定位以及與其他管理角色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圖2 全員育人模式下的預防作弊體系
4.2 完善高校法制法規體系并建立信用體系
韓非子曰:“治強生于法,弱亂生于阿。”即國家的強盛在于有法可依并執法公正,而國家的衰弱及混亂在于執法有偏袒。如果執法有偏袒,就會聽到怨聲載道的聲音,這樣就會有危險了,這也是韓非子的又一觀點:“民怨則國危。”同時,筆者也支持劉金鐵等所提出的法學理論觀點,如果作弊者所付出的違紀成本大于收益成本5倍時,甚至大于10倍以上,作弊行為基本得到抑制和杜絕。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也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备咝J桥嘤瞬藕徒逃巳绾巫鋈恕⑷绾畏丈鐣牡胤?。所以,高校必須建立信用體系并盡快將信用體系和社會的信用體系聯系成一個整體,即不論他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他的一切守信記錄,而不是只保留在學校里。高校也要完善高校違紀的法規體系并嚴以立法,執法公正。
對于留學生在中國所受的教育階段也是同理,給他們建立在校的信用體系,并和該生所在國家的大使館聯系一切事宜,并放入到他們國家的信用體系中,成為他們在中國經歷的一部分。
4.3 規范考場管理
嚴格做到考前清理考場,不要給學生留有一絲的作弊機會??荚嚱淌乙凶銐蚩臻g,不要讓學生集中坐在一起。監考老師要訓練有素,最好經過培訓考試,有監考證。
考場紀律不嚴,學生有空可插。考場作為學生考試的戰地,應當嚴肅紀律,考試的各個環節都不能松懈。作為監考教師,首先要有必要的責任心,才能將監考作為嚴肅的事情認真對待。在維持考場紀律時,嚴肅考風考紀的工作稍有松懈,考試學生便會抓住機會進行作弊,導致學生的狀態又進入惡性循環。
4.4 規范引導教學機制模式
通過對學生作弊處理,可以得知學生大部分作弊所夾帶的紙條記錄的是公式,這就說明學生平時不把記錄公式放在主要的任務中。不要把對學生的考察方式只集中到期末考試,平時要靈活考察方式,多方面進行考察。
4.5 做好考前學風的教育
學風是經過長期的積累沉淀,師生共同擁有的“隱形財富”,學生要確立明確的學習動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起到學風示范團體的帶頭作用;在教師層面,要重建大學教師的道德體系。學校管理者應狠抓基本規范,嚴懲作弊行為,轉變管理作風,創造優雅、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
考前學風教育是學校避免學生違規的主要措施。方式可多種多樣,可由學院組織,再細分到班級,再關注到個人。對于學業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采用一對一的方式等等。
[1] 王碧穎.托福考竟全場作弊[J].新民周刊,2014,18:52-53.
[2] 嚴斐,張晶,唐瑋潔.美國部分高校要求申請材料由第三方認證.青年時報,2012/8/23.
[3]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4] 江濤,覃瓊霞.有限理性下的個體決策:一種分析框架[J].南方經濟,2007,12:21-31.
[5] 王娜娜,張德強.迷茫與出路:社會學視角下大學生考試作弊實例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5,01:133-136+140.
[6] 陳富.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的實證研究——基于西部某高校的調查[J].考試研究,2014,02:73-82
[7] 劉金鐵,李喜林,劉軍朋,季貴斌. 高校學生考試作弊行為調查及控制策略[J].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105-108.
Research 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heating behavio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ollowing the allmember teaching patte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unded rationality
Sun Yan
The main approach to evaluating outcomes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examin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cheating behavio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deserves thinking.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with respect to the cheating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pattern of this behavior. Further, the irrational motive underlying college students’ cheating behavior will be explored utilizing the cognitive system and mental co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unded rationality. Following the all-member teaching patter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against the cheating behavio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s proposed, which is expected to give full rise to the orientation of the institution, ideological/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sociations in college. Moreover, strategi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cheating behavior could be customi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udy periods (i.e., undergraduate, master, and doctor), aimed at providing support for colleges to deal with the cheating behavior during examination.
Bounded rationality; Cheating behavior; Prevent and control; All-member teaching
G64
1005-9679(2016)04-0108-04
孫巖,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事務中心;程茵,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事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