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以通信板塊為主業的創業板公司宜通世紀,近年來將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作為戰略轉型下新的突破方向,并通過一系列投資并購加速布局自有物聯網云平臺。
隨著云計算與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數據流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全球通信業務的業務需求也出現了多樣化和靈活化等特點。目前全球通信市場規模低速增長,但中國市場則逆勢上揚。中國通信產業已經在全球通信行業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并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多樣化的電信業務形式和逐步升高的用戶需求,對通信運營商的服務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電信外包業務也隨之快速發展。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全球各國的通信運營商就開始專注于電信市場業務的經營,而將網絡建設和維護外包給設備廠商或第三方服務公司。運營商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越大,技術更新節奏越快,網絡環境越復雜,通信運營商對網絡技術服務的需求就越大,對服務商的技術能力和服務質量的要求就越高。近年來,我國電信業務量的迅猛增長也帶來了通信技術服務市場規模的高速發展。
“從服務形式方面,整個通信產業鏈上的企業逐漸開始從原來被動式服務變為主動式服務,相應地,通信技術服務商也開始不斷優化自己的網絡結構、不斷提出新模式為運營商增加網絡安全性。”廣東宜通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通世紀”)財務總監石磊向《首席財務官》表示。
審時度勢
宜通世紀是一家提供通信網絡技術服務和系統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為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商提供包括核心網、無線網、傳輸網等全網絡層次的通信網絡工程建設、維護、優化等技術服務,并在此基礎上提供一體化、全方位的業務支撐與IT應用的系統解決方案。石磊坦陳,“縱然宜通世紀是位于前列的國內領先通信技術服務商,但是依然不得不承認,通信服務商是夾縫中生存的企業。”
通信服務商前端是運營商,后端是與其合作的業務合作伙伴,通信服務商夾于兩者之間頗有“受擠壓之感”,主要體現在資金鏈和利潤率兩個方面。中國通信行業發展之初,利潤中心處于整個通信產業鏈的最前端,全球通信設備廠商愛立信、諾基亞是利益的最大收獲者。而后隨著中興通訊、華為這些國內設備廠商的加入,產業鏈前段的壟斷局面便被國內的運營商打破了,利潤開始向產業鏈的中間轉移。此時,運營商的選擇變得更加多元化,國內優秀的生產廠商可以提供給運營商幾乎相同內容但是價格低很多的服務,因此,話語權就逐漸轉到了運營商。
隨著聯通和電信移動網絡的上線,運營商也從原來的移動一家獨大變成三寡頭競爭的局面。2013年,國務院提出了“寬帶中國”戰略,并在同年出現了虛擬運營商,對整個通信行業產生了一定影響,通信設備的價格大幅降低,這個市場重新變為買方市場。通信技術服務商是基于運營商賺取邊緣利潤的企業,運營商的機會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也是通信技術服務商的機會,當運營商利潤空間下降時,通信技術服務商也會受到影響。石磊表示,“在運營商加強了資金管控和風險防范的情況下,我們在進行施工、維護以及其他技術提供時需要預先墊付資金。同時,我們作業鏈中某些作業工程是需要直接付現的。這就對通信技術服務商的資金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整個行業的一大痛點,資金實力不雄厚或者融資渠道不夠暢通的企業是不足以支撐的。”
石磊表示,企業應該隨著大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發展方向和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經過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的分析決定,宜通世紀除了以通信板塊為主業持續發揮企業的原有優勢外,將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作為戰略轉型下新的突破方向。
宜通世紀于2015年10月審議決定收購北京天河鴻城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旨在結合其多年深耕國內通信網絡市場的拓展經驗、通信技術基礎、品牌價值和運營商資源,進而切入物聯網運營領域,與全球物聯網服務平臺領導者Jasper達成戰略合作。天河鴻城的業績十分喜人,于2015年實現凈利潤6000多萬元,跟轉型前2014年凈利潤比將近翻了三番, 實際盈利數大于盈利承諾數,2016年業績目前也比較樂觀。
此外,宜通世紀于2016年5月19日與樟樹市天河星辰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共同出資人民幣2000萬元設立基本立子(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致力于物聯網設備云平臺運營、物聯網應用使能平臺、物聯網產品、應用開發及銷售等業務,以此支持宜通世紀在物聯網領域的戰略布局。在石磊看來,物聯網需要與運營商對接,這與宜通世紀一直從事的為運營商提供相關服務支撐的業務相吻合,因此,在向物聯網領域轉型時的業務銜接難度和適應難度降低了很多。
在大數據領域方面,宜通世紀控股的廣州曼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成立,其主要業務范圍為基于大數據能力為政府機構、傳統企業客戶以及互聯網企業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大數據應用方案。宜通世紀在多年為運營商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積累了自己的建模算法和優化手段,能夠準確捕捉運營商的網絡分布結構以及用戶層面相關變化等重要信息。“基于宜通世紀的這種優勢,我們希望可以在未來運用大數據分析的能力主動向運營商或有相關需求的第三方提供服務。在大數據領域的拓展方面,我們還在持續努力中,收益也在慢慢增長。”
模式跟上戰略
從經營層面,宜通世紀采取了“開源節流”的策略,我們可以看到宜通世紀已經從區域性經營模式逐步轉變為全國性經營模式。石磊表示,“盡管區域性經營已經帶來相對較好的收益,但是依然會面臨區域固有的周期性因素所帶來的風險。我們要杜絕溫水煮青蛙,固守不是對待風險的最好方式,一定要主動出擊。”2014年12月,宜通世紀在湖南成立分公司推進湖南地區的業務,并在近兩年將業務從廣西和湖南逐漸擴展至山東、四川、江蘇、浙江等十個省份。與此同時,宜通世紀鼓勵對網絡技術理解比較透徹的優秀的團隊到新發展的業務區域工作,并在當地培養隊伍,把宜通世紀的品牌和優質服務帶到當地。
此外,宜通世紀對于公司內部嚴抓管理,在業務區域擴大的同時更加注重同一區域的業務深入性。宜通世紀在同一區域力求為當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除了原有的基礎服務外,還持續創造新需求、發展當地其他運營商的加入,并把總部開發的創新產品帶到當地,真正在當地建立起品牌效應。石磊表示,宜通世紀目前正在采取“合伙人制度”,使雇員成為企業的主人、分享公司的利益,使其與分配機制和能動空間充分結合,最大化地調動了工作積極性。
石磊剛剛加入宜通世紀時,公司的基礎信息平臺環節比較薄弱,同時信息流轉機制存在一定問題,造成了財務管控方面存在一定的風險。在石磊看來,財務管理的架構可以用金字塔的圖形來表示:底層的操作系統、信息整合、業務的合作伙伴(Business Partner)、最上層的價值分析和創造。“公司原來的財務系統不夠完善,業務和財務使用兩套數據,溝通的基礎存在差異。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系統的搭建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借助資本垂直深耕
2012年4月25日,宜通世紀(證券代碼:300310)在創業板掛牌,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得以更快速地發展。今年10月,宜通世紀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深圳市倍泰健康測量分析技術有限公司100%的股權,目前已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通知書》并等待中國證監會的批復。談到此次標的選擇的戰略考量時,石磊表示,“宜通世紀打造的物聯網平臺,其實只是一個管控的平臺,需要與具體的行業相結合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標的公司屬于智慧醫療細分行業,主要提供健康管理產品和服務,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宜通世紀希望可以在醫療行業打開物聯網的其中一個垂直應用,從而實現行業客戶的示范性作用。
在石磊看來,一個企業的盈利并不能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水平,其實質是間接地向產業鏈的上游或下游轉移了成本,并沒有降低整個產業鏈的成本。只有上下游整體運行效果提升,整個產業鏈才能真正受益。石磊表示,“我希望未來能有一些優秀的行業接入宜通世紀的物聯網平臺。”各種業態在同一平臺的對接,應該能夠實現各行業資源和信息的整合,也能夠更高地提高社會的效能。
此外,宜通世紀也向與其合作的優秀小微企業合作伙伴提供小貸服務,用集團的資金池為類金融服務平臺提供支撐,使宜通世紀的經營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