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晉,仲太生,江濤,游文明
高職院校機械專業教師企業實踐探索與思考
杜晉1,仲太生2,江濤2,游文明1
(1.揚州市職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江蘇揚州225009;2.揚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揚州225127)
企業實踐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有力舉措。為保障教師企業實踐富有成效,提出實踐工作內容應從專業方向、企業需求和新技術、新工藝三方面體現實踐內容的針對性;為保障實踐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出實踐工作應從量化工作內容、實行企業導師制度和健全完善校企合作機制三方面提高實踐內容的可操作性;提出企業實踐應采用過程考核的方式結合最終的物化成果由校企雙方公平、公正地進行考核評價。
企業實踐;雙師型;工作內容;考核
目前,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的教師主要來源于高校機械專業,雖然學歷層次逐年提高,碩、博士學歷占比不斷升高,但教師工作的經歷還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實踐經歷和經驗[1]。高職教育是以培養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標,其專業能力培養除書本知識外還應包括符合企業崗位要求的相關能力素質,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還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寬闊的視野、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以及相關行業、企業的從業背景。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職業教育能力,并且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國家職業教育發展規劃中的一項長期工作[2]。然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停留在謀求一張職業技能(資格)證書上,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2015年教育部頒布了《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試行)》,要求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每5年必須累計不少于6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這一規定顯然是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落到實處的有力舉措[3]。
企業是實踐工作的承接方,企業實踐的工作內容及要求應該由企業與校方共同商議,這一過程應充分考慮教師個體的專業背景、知識結構以及企方所能提供的實踐環境,包括人(企業指導教師,師傅)、場(工作環境,場所)、物(實踐對象)等要素。進入企業進行實踐工作之前,教師應充分了解企業相關崗位(群),結合自身專業方向,選擇相關崗位,擬定工作計劃。目前,企業的選擇有兩種途徑,一是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定向委托的企業,二是自選企業。無論教師選擇哪種企業,都要預先做好充分的調研工作,了解崗位(群)工作內容、班制等信息,結合企業提出的相關要求,實實在在地擬定實踐工作內容(任務)。
2.1 工作內容(任務)應具有針對性
教師企業實踐的主要目標就是能夠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職業素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實踐的工作內容就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針對性的開展相關的實踐培訓工作。針對性主要體現在:(1)專業方向。機械類專業主要包括機械制造、數控、模具、機電、汽車等專業,從事不同專業的教師應選擇相應的實踐工作,比如機制工藝方向的教師可以選擇生產型企業的加工制造崗位,以企業產品零部件的加工、裝配、檢測為主線確定工作內容;(2)企業需求。在滿足專業方向的前提下,教師應考慮企方的要求,比如企業生產線的升級改造或項目科技攻關,對于企方而言,迫切需要專業人才參與解決這些問題,從教師個體來說這是一個鍛煉學習的機會,可以真刀真槍的參與企業課題或項目,對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無疑幫助較大。此外,教師參與企業課題或項目也容易出成果,比如專利、論文、講義、教材等。當前,職業教育大力提倡校企產學研深度融合,企業實踐正好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3)新技術、新工藝。企業(尤其是高新企業)對新技術、新工藝的需求和應用永遠是走在市場前列的,相比之下,高職院校課堂上所教授的技術、工藝相對滯后。因此,專業教師應將企業中所運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認真學習、消化,以期能夠完善自身知識結構、能力水平,更好地服務于教學[4]。
2.2 工作內容(任務)應具有可操作性
企業實踐工作的扎實開展,還應考慮到工作內容的可操作性,避免假、大、空的工作。實踐內容應與企業的崗位工作緊密結合,形式可以多元化,如生產實踐、觀摩學習、交流報告、項目研發等,內容要切實反映出企業新技術、新工藝的特點。為保質保量地完成企業實踐的工作內容,校企雙方需統籌規劃,建立良好的保障機制以確保教師在企業能夠順利完成實踐任務。(1)量化工作內容,明確工作任務并由校企雙方共同確認。企業實踐工作易流于形式,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工作內容量化困難,建議校方和企業認真審核教師工作計劃,并由雙方共同監督執行;(2)實行企業導師(師傅)制度。教師在進入企業實踐后,需要師傅指導日常工作,此舉一是可以打消教師的顧慮,比如遇到問題該向誰請教,二是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如遇到需要企方協調解決的問題可及時尋求企業導師的幫助。此外,企業導師在某種程度上也起到教師在企業實踐工作的督查作用;(3)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機制。高職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校企雙方合作機制的保障。許多企業對于教師的企業實踐工作給予的力度不夠,有些甚至消極應付,這就對教師工作(任務)在操作層面上帶來較大的影響,究其原因,有如下幾方面因素:一是雖然國家已經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教師企業實踐培訓,但企業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建議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協同財政、稅務部門給予企業政策、資金及稅收方面的支持,使企業能夠主動積極地接受教師進企業進行實踐培訓工作;二是校企缺乏深層次交流溝通的渠道和平臺。一般情況下,教師進入企業實踐的時間較短,實踐和學習內容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所學知識消化吸收,需要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以及系統培訓,另外教師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也可對生產現場的生產工藝、技術方案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建議,這需要企業和教師建立常態化的溝通交流渠道,比如利用生產例會或班組討論會定期交流學習可使教師的企業實踐工作富有成效;三是校企合作機構要充分發揮其紐帶作用。盡管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都已經建立了與相關企業的合作機構,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指導小組,但在教師的實踐培訓工作方面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此情況下,學校可利用學校學科優勢組建科研團隊服務企業,使企業能夠實實在在得到學校的“惠”,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真正實現校企合作共贏。
教師企業實踐工作的考核、評價應采用過程考核的方式結合最終的物化成果由校企雙方公平、公正地進行考核、評價[5]。過程考核應突出教師平時在企業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如出勤、安全衛生、生產規范等方面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由企業主導完成),另外,還應從教師所從事專業的角度進行考核,考核成果形式可以是總結報告、論文、專利、合作項目、生產工藝的優化、產品的升級改造、校企合作開發的講義、教材等(由校企雙方共同完成)。教師企業實踐的考核結果應計入學校年度個人考核指標中,作為個人申報先進、職稱評定的業績。
“雙師型”教師的缺乏已嚴重制約著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作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有力舉措,企業實踐肩負著提升教師實踐能力、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的光榮使命。企業實踐的工作內容既要結合教師專業背景又要考慮企業相關崗位的工作內容、性質,突出企業實踐內容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使教師能夠在企業實踐工作中實實在在地提升實踐能力,更好地服務教學。企業實踐考核應采用過程考核方法全面、綜合地對教師企業實踐成效做出公平公正的評價。
[1]張日恒.做實教師下企業實踐促進雙師型隊伍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5):71-74.
[2]賈文勝,梁寧森.基于校企共同體的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中國高教研究,2015(1):92-94.
[3]王繼平,盛曉君.簡析職教教師企業實踐的必要性與有效性[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44-47.
[4]任惠婷.企業合作與青年教師企業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9):76-78.
[5]成軍.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企業實踐面臨的問題及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8(11):62-63.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Enterprise Practice of Mechanical Specialized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U Jin1,ZHONG Tai-sheng2,JIANG Tao2,YOU Wen-ming1
(1.Dept.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Yangzhou Jiangsu 225009,China;2.Yangli Group Limited by Share Co.,Ltd.,Yangzhou Jiangsu 225127,China)
Enterprise practice is a powerful measur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double qualified”teachers.In order to have a more effective enterprise practice,job contents focus on specialty direction,enterprise demand,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cess.For guaranteeing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work,we also should improve the operability from three aspects:quantifying work content,implementing enterprise tutor system and improving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then it poses the assessing ways that process examination combining the final materialization results carried out by enterprise and school fairly and impartially.
enterprise practice;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job content;assessment
G712
A
1672-545X(2017)07-0243-02
2017-04-28
江蘇省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企業實踐培訓項目(項目編號:2016QYSJ065),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項目(項目編號:PPZY2015C234)
杜晉(1978-),男,揚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水力機械抗蝕涂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