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傳軍
隨著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國家對農村地區的扶持力度明顯加大,其中就包括農村公路這一基礎設施。質量是衡量公路建設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必須加強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如期完成施工目標。然而,調查研究發現農村公路建設期間存在較多問題,以下對此進行深入探討。
經濟發展的前提是擁有完善的交通網絡,農村地區受限于地理環境和經濟因素,公路建設相對滯后。近年來,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增加,應該強化管理工作,采用目標責任制,提升人員的質量意識。具體分析認為,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工程效用方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施工質量成為企業提升綜合實力的重要途徑,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工程的使用效益,因此質量管理是公路施工的生命線。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公路質量差,就會縮短使用壽命、增加維修費用,提高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得當,則能促進施工建設順利進行,加快工程進度,將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第二,效益信譽方面。對于建設企業的發展而言,應該依靠質量樹立信譽,依靠信譽占據市場,依靠市場獲得效益,實現長遠發展的目標。由此可見工程質量是企業的發展根源,必須走質量效益型道路。通過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能夠反映出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做好質量管理工作,是企業深化管理的基礎,也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適應行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相比之下,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的級別低,一般是由當地鄉鎮政府或村委會組織完成的,他們負責整個建設項目。考慮到資金來源的有限性,為了完成整個道路的建設,就可能縮短工期、縮小建設規模,或者采購質量普通的材料,以此控制成本支出。另外,選定的施工企業資質差,甚至是由村民臨時組建而成的團隊,由于施工缺乏規范化,直接影響建設質量。
施工圖紙是項目建設的指導,公路工程也不例外,擁有高質量的設計圖紙,才能夠得到高質量的建設項目。在農村公路的設計上,往往選擇收費較低的設計單位,不僅自身專業水平差,而且對于設計工作沒有高度責任心。舉例來說,設計方案中的排水系統不合理,規模、尺寸、高程等不滿足規范標準;或者前期勘察不到位,和現場的環境條件不相符;甚至沒有完善的設計方案,單純依靠工作經驗開展施工建設。如此造成的后果,使施工期間出現各種問題,不僅圖紙變更頻繁,也會影響進度和成本,難以保證施工質量。
農村公路的建設,施工企業是主體,現場施工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相關調查研究發現,這些施工企業信譽差、資質低,對待施工作業馬馬虎虎,沒有嚴格執行質量標準。舉例來說,一些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收益,降低材料成本,甚至出現假冒偽劣、偷工減料的現象;選擇機械設備時,不關注設備的性能,可能存在帶病作業的現象;施工前后工序銜接不當,或者出現返工現象等。不重視質量控制工作,結果留下質量隱患,甚至威脅人身財產安全。
農村公路建設期間,對于建設單位而言,關注的重點是如何在有效的資金下完成施工建設,因此就會疏于管理,沒有認識到管理工作對于建設質量的影響。基于這種現狀,缺少監督機制,或者監督工作流于形式,并沒有實際效力,難以及時發現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以安全管理為例,為了降低成本支出,施工人員可能沒有配備專業的防護裝備如安全帽,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就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影響施工建設的進行。
擁有一套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是施工管理的基礎,工程監理的工作也應該以此為依托。對此,應該建立企業自檢、施工監理、建設單位檢查的三級監控制度,施工期間逐步完善各自的管理體制,協調好建設方、施工方、監理方之間的關系。另外,監理工作應該以監理工程師為核心,工作要點如下:第一,嚴格按照合同做事,正確行使權力,對建設方和施工方進行監督檢查,保障雙方的利益;第二,要求建設單位成立質檢小組,針對施工項目進行質檢、抽檢;第三,施工企業應該組建質量管理小組,針對工程細節和重點部位開展檢查。
從農村公路的特點出發,要想提高施工質量,建設單位應該加強自身管理和施工人員管理,積極轉變現有的工作機制。第一,如果道路穿越河流,應該加強路面和橋梁的連接工作。一方面橋臺的背填土要選用壓實性高、排水性強的材料,避免出現不均勻沉降;另一方面要注重回填作業,控制好土體的密實度。第二,構建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明確建設單位的職責,不僅要對現場施工進行管理,還要加強人員管理。第三,制定風險預警機制。公路施工期間,可能會遇到潛在性的風險,要求建設單位評估所有因素的影響,發現風險隱患后能夠及時處理,避免對施工建設造成不利影響。
相比于高速公路、國家公路,農村公路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前后工序銜接緊密,如果設計圖紙出現問題,就會影響現場施工的進行,因此必須重視圖紙設計工作。第一,圖紙的設計要滿足各項規范標準,同時結合現場勘查情況,保證圖實相符,考慮到氣候、天氣等因素的變化帶來的影響,盡量避免占用農田、房屋。第二,圖紙繪制完成后,應該交給建設單位進行審核,并聯系施工企業進行圖紙會審,及時發現設計中的不足和缺陷,進行改進和調整,從源頭上避免出現錯誤。第三,如果施工期間因不可抗力因素必須修改設計,應該由設計單位進行相應調整,并獲得監理方的許可,然后改變施工方案。
施工階段的管理工作,是整個工程管理的關鍵,具體操作如下:第一,加強施工材料管理,采購工作按照施工合同執行,入場時進行質量檢驗,開展性能測試,只有滿足標準的材料才能入場,并進行妥善庫存保管;第二,加強安全管理,現場施工嚴格按照技術標準作業,落實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進入場地的員工必須佩戴安全帽、持證上崗;第三,落實培訓工作,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培訓學習,是提升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有助于員工樹立高度責任心。對于危險地帶,還要設置警示標志,嚴格限制非工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綜上所述,農村公路建設期間,加強質量監督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提高工程效益,還有利于獲得良好的信譽。當前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集中在建設單位、圖紙設計、施工企業、監督機制等方面。對此,應該完善監理體系,轉變工作機制,嚴格審核圖紙,并加強施工管理,保證建設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