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試析路基換填技術在公路施工中的應用
李志強
Shi xi lu ji huan tian ji shu zai gong lu shi gong zhong de ying yong
近些年,在各類工程施工建設中,公路工程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同時,對于公路建設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并對不同階段的施工做出嚴格的規定,其中,路基換填技術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保障公路建設的整體質量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不僅可以有效地改善路基的效果,更提升公路施工中操作的便捷性與高效性,從而切實地保障公路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
在進行全段施工之前所要做的工作是明確施工工藝的最佳參數,并將其作為指導后續施工的重要依據標準。為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先選取部分路段作為預實驗路段,并設定厚度為八十厘米的路基換填處理厚度,緊接著針對實驗路段的土層進行檢測,并結合土質的含水量,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調整,使其滿足規定要求。比如,針對部分含水量大的土質,可采用分層換填方式對其進行調整與改善。選用該路段的松鋪厚度是三十厘米,并做好碾壓前后厚度的相關記錄。在實際碾壓中應遵循先兩邊、后中間,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方式。具體操作流程是先進行一次的靜壓,再進行一次的微振壓實,而后進行一次的強振壓實,其中,強振速度應控制在2至2.5千米每小時的范圍內,并保持勻速的進行各個碾壓過程,確保能夠碾壓至各個區域。除此之外,可采用灌砂法檢測壓實度,從第二遍碾壓過程開始進行檢測。因此,有必要針對于第一次的壓實度進行檢測,而后每間隔一米進行一次檢測,直到壓實度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三方可以結束檢測工作。
1.進行路基測量放樣與圖紙繪制
相關工作人員可結合測量數據,進行斷面圖與橫面圖的繪制,而后依照設計,借助儀器設備的應用,放樣出需挖除區域的范圍與深度,并通過石灰粉的應用,繪制出具體的開挖路線。在經過上述操作后,就可以成功地繪制出開挖區域橫斷面圖。路基的測量放樣會影響施工圖紙的繪制,因此相關的測量人員務必要保證測量數據的精確性,并且繪制的開挖區域橫斷面圖只有經過專業工程師的檢驗,確保橫斷面圖合格之后,才可以進行開挖施工。
2.做好路槽開挖施工前準備工作
在進行路槽開挖實際施工之前,需要切實地做好以下幾點準備工作:一是確保道路的通車暢通性,對于道路的封閉情況需要根據道路實際的交通量來決定,對于道路交通量較大的路段,可以采用半封閉的施工狀態,盡可能地不影響道路的使用;二是保證具有數量充足的自卸車輛,這主要是為了提高施工的進度,保證施工的連續性;三是保證防雨措施工具充足,在路基換填施工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降雨情況導致施工無法正常進行,在停工期間就需要對施工路段進行相應的雨水防護措施。通過自卸車輛開展交替性工作,以保證施工的連貫性,確保開挖速度與運輸速度的同步進行。在開挖進度至設計斷面之后,應對路基進行全面的檢查,以確保其中不存在不合規定的材料。
3.開展路基攤鋪平整工作
依照前期所測定得出的松鋪厚度與平整度,均勻地進行換填土的鋪攤,而后通過平地機的應用開展精細化的鋪平施工。需要注意的是,為確保路基的后期排水工作順利進行,在開展平地機施工中應空留一部分的弧度的斜坡。此外,在后續的碾壓施工過程中,既要確保壓路機均勻地與地面接觸,也要確保壓實度符合規定要求,以免路基因積水浸泡而遭受破壞。同時,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防止雨水對路基的腐蝕破壞。
4.采用振動機進行碾壓
在結束填土壓實之后,為了保證路面壓實符合相應的工程施工標準,可采用振動式壓路機進行碾壓,其中,應控制碾壓速度在3至4千米每小時,并保持勻速地進行碾壓,通過振動壓路機勻速碾壓可以有效提高碾壓的強度。同時,施工人員在碾壓過程中應堅持先輕后重、先低后高、先兩邊后中間、先靜壓后強壓的原則,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路面的碾壓,針對于相鄰的碾壓次數應確保相應的碾壓軌跡具有在寬度上一定量的重合,從而避免在碾壓過程中有的路段未進行碾壓的現象。
5.進行砂礫的換填
在結束公路基底的施工后,應當針對施工中樁邊樁以及放出護樁等位置展開測量,并結合圖紙設計查找出施工現場放出中線以及邊線的位置。其中,針對施工的直線路線,可每間隔二十五米進行一組中心樁的設置,而針對施工中的曲線路段,則需要每間隔十米進行一組中心樁的設置。相關工作人員在計算出每段路的上料土方數量之后,緊接著下一步是明確車輛所需的實際攤鋪面積,并保持施工現場的秩序,加強指揮人員與車輛運輸工作人員的合作,最后的換填應至少超出邊角0.3米的長度。
1.清理路槽表面雜物
通常情況下,在進行路基換填技術的施工過程中,相關的施工人員應當對路槽表面進行徹底的清理,主要包括路槽表面的各種雜物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廢料等。在實際碾壓操作中,針對壓路機無法進行碾壓的短路,可以通過調整機械來進行施工,采用機夯代替進行碾壓,從而保證路基換填施工的完整性。并且,整個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務必嚴格按照相關的操作規范進行施工,以保證數據具有高度的準確性。
2.選用符合要求材料
在進行換填材料的選擇過程中,應選用合乎規定要求的砂礫,盡量選用直徑適度的砂礫,以免公路出現坑洼以及強度減弱等問題,從而保證公路的建設質量。可以看出,合乎質量標準的砂礫,對于公路質量而言意義重大。除此之外,施工人員應保證施工層的平整性,避免積水現象的發生,這也跟選取的換填材料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務必選擇符合施工條件的砂礫材料。
3.檢查確認準備材料
路基換填施工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在前期的施工準備中需要進行材料的采購和機械的準備。在真正開始路基換填施工之前,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全面地檢查并確認相關的準備材料、水電以及機械設備等,以保證材料的齊全性、機械設備的充足性以及各零件的正常運轉。對于檢查不合格的材料嚴禁運輸進入施工現場,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材料質量問題而引起的工程事故。同時,在材料檢查中發現有材料不足量或者不配套的情況,應當及時與供應商進行材料的補齊和更換,確認與核對各個工序的工作量與材料的需求量,保證路基換填的施工進度。
4.明確施工人員操作
路基換填中需要由特定的施工人員開展各個施工階段的操作,在此期間則需要將施工的具體責任落實到人,從而明確每個施工人員的工作內容。因此,作為施工人員有責任熟悉自己的工作單位,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認真地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施工。一旦面臨特殊的情況,應當將其及時地上報至上級領導,切不可慌亂行事而延誤施工進度。除此之外,施工團隊應定期總結并考評施工人員的業績,對于考核不能夠達到標準的人員需要進行專業技術培訓。
5.推土機與人工相結合
在進行路基攤鋪的施工中,先應用推土機開展攤鋪工作,攤鋪工作之后應當采用人工方式進行精細地攤平,使用人工與機械相結合的方式主要是為了保障施工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性,從而能夠對一些路段進行細微的調整。此外,在進行攤鋪過程中,針對無法直接攤平的石塊問題,應在整體挖去石塊后進行下一步的攤平。
6.創新路基換填施工技術
施工單位應重視創新路基換填施工技術,不斷地改進施工技術設備與材料等,相關的施工技術人員應當不斷地通過施工經驗總結路基換填施工技術,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進行創新,摒棄現有施工方式中的不足,引進更加先進和簡便的施工技術,從而提高施工的質量和進度。
在公路建設中,路基施工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保障后續施工質量的重要前提及影響公路使用質量與期限的關鍵。施工人員應及時地發現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相應地提出解決對策,加大對新設備的改革力度,推動檢查方式的優化,從而促進路基換填施工技術的進步。
(作者單位:東營市廣饒縣交通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