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晨
南昌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江西南昌 330006
對我院215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針刺療法的臨床研究
胡子晨
南昌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江西南昌 33000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周圍神經病變與外周血管疾病合并過高的機械壓力,可引起足部軟組織及骨關節系統的破壞與畸形形成,進而引發一系列足部問題,嚴重者會造成肢端壞疽,中醫稱“消渴”,且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該研究選取門診215例糖尿病足病人為研究對象,采用中醫學術思想,探討應用針刺療法所取得的臨床效果。并做好預防保健措施,以達到有效控制血糖和病情的目的。
糖尿病并發癥;糖尿病足;針灸療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年來糖尿病患病率明顯上升,糖尿病的各種并發癥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或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為糖尿病患者嚴重慢性并發癥之一,因此,如何降低這種并發癥,越來越受到患者和醫療人員的普遍重視。該研究選取2005—2014年門診收治的215例糖尿病足病人進行針刺治療,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加以中醫學術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援1一般資料
選取2005—2014年該院門診收治的215例糖尿病足病人進行針刺治療,男性154例,<30歲1例,30~39歲2例,40~49歲58例,50~59歲13例,60~69歲56例,70~79歲22例,>80歲2例;女性61例,30~39歲3例,40~49歲11例,50~59歲22例,60~69歲13例,70~79歲11例,>80歲1例;單足類患者183例,雙足類患者32例,治療療程最短一個月,最長3個月。
1.2 診斷
參考《全科醫師實用手冊》[1],根據1980年國際上通用WHO診斷標準,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提出的糖尿病修改診斷標準:以下3種癥狀可診斷為糖尿病:(1)空腹血漿葡萄糖>7.0 mmol/L;(2)癥狀+隨機血糖>11.1 mmol/L,(3)餐后2 h血糖>11.1 mmol/L;糖尿病患者單側手腳發涼,皮膚暗無光澤,手指腳趾麻木,感覺遲鈍或者喪失為單足類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雙側手腳發涼,皮膚暗無光澤,手指腳趾麻木,感覺遲鈍或者消失為雙足類糖尿病足。
1.3 分類標準
中醫分類標準如下[2]:(1)肺胃蘊熱型。癥狀:繁渴多飲,多食易饑,口干唇燥,尿頻便秘,體瘦,苔黃脈數;(2)胃熱熾盛型。癥狀:多食易饑,尿頻便秘,體瘦,苔黃燥,脈滑實有力;(3)腎陰虧損型。癥狀:口干咽燥,尿多且頻,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舌紅無苔,脈沉細;(4)陰陽俱損型。癥狀:面容憔悴,腰膝酸軟,小便清長,四肢不溫,手足心熱,舌苔淡白而干,脈沉細無力。
1.4 方法
針刺治療[3]:主穴:脾俞、膈俞、胰俞、曲池、三陰交、脈根、上曲泉、脈生。配穴:肺俞、胃俞、肝俞、中脘、然谷、陰陵泉。病癥在足背及二、三趾的患者加豐隆;病癥在踇趾的患者加地機;病癥在拇指的患者加手三里;病癥在中指的患者加內關;病癥在無名指的患者加外關;病癥在小指的患者加通里;同時可根據患者癥狀加大椎、命門、太溪、委中以及八邪、八風、天樞等穴位。毫針直刺各個穴位,要求氣至病所,各穴位得氣后可行各種針刺補瀉手法。1次/d或隔日1次,留針20~30 min/次。1個療程為10 d,間隔3~5 d進行下一個療程。
1.5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后對患者的療效進行評判,基本痊愈為患者糖尿病足癥狀基本消失,雙足正常,皮膚顏色正常;顯效為患者糖尿病足癥狀明顯改善,雙足基本正常,皮膚顏色好轉;好轉為患者糖尿病足癥狀有所改善,雙足有一定好轉,但仍有麻木感,皮膚較治療前有所好轉;無效為患者糖尿病足治療前后癥狀無變化。
治療后,糖尿病足患者基本痊愈為92例,顯效67例,好轉55例,無效1例,見表1。
糖尿病足為糖尿病患者常見并發癥,病機多為陰虛燥熱,陰虛為本,燥熱為標。 其病變部位在心肺、脾胃、腎,最主要為腎陰虧虛。早期癥狀陰虛火旺,到中期傷氣導致氣陰兩虛,晚期則陰損及陽造成陰陽雙虧。隨著糖尿病病情的發展,常造成血脈瘀滯、陰損及陽的癥狀,即糖尿病足等并發癥。因此,針對患者病情及時合理的進行對癥治療至關重要。

表1 糖尿病足患者具體情況
針刺療法即用針刺進行治療。針刺療法為我國中醫所獨創,通過調動患者自身的調節功能,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針刺治療要想取得的滿意的效果,醫生不僅要了解病情,穴位的選擇更是關健所在,同一癥狀,患者治療的穴位并不一定相同,均因人而異。所以醫生實施針刺療法時,必須隨時詢問患者的感覺,注意患者的癥狀變化,來調節針刺的手法,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該研究中,治療后糖尿病足患者基本痊愈為92例,顯效67例,好轉55例,無效1例,這與武潔[4]的《針刺治療糖尿病足(氣陰兩虛、脈絡瘀阻證)的臨床研究》一文中研究中治療組30例患者顯效20例,有效8例,無效2例結果相似,說明針刺療法對糖尿病足患者的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針刺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糖尿病足的方法,針刺治療發揮了我國中醫傳統醫學的優勢,其治療方法方便、安全,無西醫治療的諸多不良反應,治療效果明顯,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金大鵬.全科醫師實用手冊[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9.
[2]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8.
[3]府強.實用針灸療法臨床大全[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1.
[4]武潔.針刺治療糖尿病足(氣陰兩虛、脈絡瘀阻證)的臨床研究[J].長春:長春中醫藥大學,2014.
R521
A
1004-6569(2017)01(a)-0032-02
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