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嶺
摘要:對于建筑行業而言,“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它是影響建筑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建筑企業的安全生產、健康發展已經成為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針對建筑安全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關鍵措施。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問題;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TU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20-0049-01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其安全性與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之間存在著極為緊密的關聯,與此同時,也是幫助促進整個社會和諧發展的重點工作。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其安全事故發生風險性及傷亡性較大,因此人們對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問題極為重視。百年大計,安全第一。在建筑領域中,事故發生率極高,加強對施工操作人員及生產安全的管理是施工方及相關管理人員肩頭的重要責任。
1 建筑施工的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分析
1.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相關的管理機構組織不健全,從而致使其執法力度及效果不佳。在相關的建筑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中曾明確規定了相關的建筑施工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標準。在施工進行中,大部分的施工方可依照相關規定配備好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但是不可否認依舊存在著人員配備不足問題。有部分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管理人員身兼數職,工作積極性不高,對于安全管理問題敷衍了事,無法更好的履行自我職責,從而致使事故隱患長時間存在。而相關的安全管理機構組織缺失,對于施工安全的監管力度不佳,無法獲取到較好的效果,及時解決事故隱患問題。
1.2 施工分區不合理,安全設施和安全培訓不足
建筑施工現場的辦公區和施工區劃分不合理,辦公區的設置不符合施工安全性的要求,區域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由于安全生產資金不能專款專用,施工單位經常不設置施工消防安全設施或設備不全;加之部分施工單位為敷衍上級部門的安檢,盲目添置一些安全生產設施;但并沒有進行相關安全生產教育和設施的使用培訓,致使配置的安全標識并沒有起到安全警示作用。
1.3 建筑施工人員素質普遍不高
我國的建筑施工人員整體職業素質不高,這是長久以來影響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目前從事各類建筑施工的基本上都是農民工,安全生產意識低,自我防范意識淡薄,未接受過完整、正規的教育與培訓,缺乏安全操作知識,施工中時常因貪圖方便、快捷而違背操作規程。并且,他們自身沒有維權意識與維權能力,一般是包工頭強制要求違章作業,即便安全防護不到位也要硬上,最后發生事故遭受了傷害也難以得到公正的對待,獲得合理的賠償。隨著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大量開發,建筑的結構也愈發復雜,現場施工的難度不斷升級,施工機具開始豐富多樣,愈發難以操作,施工現場的施工安全問題愈發顯得嚴峻。
2 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對策
2.1 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工作
施工企業要加強安全教育工作,切實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牢固樹立“我要安全,更要別人安全”的觀念。此外,施工單位要認真履行安全交底程序,要規范交底內容,結合工程施工特點,針對施工安全重點部位、關鍵施工問題、當天作業環境、安全防護措施等進行詳細的有針對性的交底工作,使交底切實起到指導施工人員作業的效果。在重大危險源工程施工之前,必須組織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安全交底要有書面記錄和雙方簽字。
2.2 優化施工安全監管體系
建筑施工安全監管是為了保證施工的安全和質量而開展的一項有施工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監督過程。國家相關部門和施工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積極轉變安全監管體制,優化施工安全監管措施,并按照國家相關法規,逐步加大行政執法的力度。并借鑒國外先進的施工安全管控措施,統籌建筑市場的監督機制,加強“市場和施工現場”雙監管力度。同時,應強化工程招投標制度的實施,嚴格審核參與招投標單位的施工資質,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嚴格監管建筑市場的出入門檻。不斷優化、整合、充實施工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科學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監管制度,突出重點,嚴控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體制,強化安全責任制的實施和相關國家安全生產規范和法律的執行,逐步提升單位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能力和工程索賠的抗風險能力。
2.3 加強施工過程中得安全檢查
安全隱患是滋生事故的源泉,隱患不徹底消除,事故就無法斷絕。因此,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危險源需要及時而全面并準確的辨識。生產過程中得危險因素要定性定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其嚴重程度個發生的概率要進行全面的評價,然后要針對不同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保證施工安全。施工現場的第一負責人也就是項目經理要對施工安全以及安全生產嚴格把關,做好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設,預期目標的實現,施工過程中的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要切實落實各個工作崗位的安全責任制度,加強監督和領導施工現場的相關人員是否有效履行其職責。對發現施工過程中的事故隱患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加以整改。對已經存在嚴重問題的工程要勒令停工整頓。要嚴格執行復查的程序,等事故隱患整改后并確認驗收合格方可重新動工。
2.4 建立安全施工長效機制,科學提高生產效率
國家應制訂相關法律規范,將區域的建筑用地進行科學規劃、分類,并依法納入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中,嚴格審查施工單位的施工資質和安全生產綜合能力。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應進一步規范施工單位的資質,切實保證施工的安全和質量。科學搭建“四位一體”的施工安全管理機制,建立切實可行的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體系。國家應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加強安全施工的管理和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和推廣。并不斷提升施工技術管理水平,努力向技術密集型方向轉變。并逐步實現安全施工機械化,最大程度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施工的概率,不斷提升勞動生產率。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建筑行業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積極制訂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并強化相關法律的頒布和實施。并針對建筑行業的特殊性,積極制訂相關施工安全管理對策,加大施工安全管理的投入;強化施工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安全管理及應變能力,加強建筑施工的現場安全管理力度;并認真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施工安全管理經驗和方法,不斷優化和提升我國安全生產的可操作性,努力實現我國安全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慶強. 建筑施工安全問題及主要管理對策研究[J]. 2013.
[2]陳敏. 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居業, 2015, 5(8):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