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福
摘要:預應力混凝土箱梁作為橋梁的主要外露承重構件,其內在和外觀質量在橋梁施工中尤為重要。影響預制箱梁質量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質量,施工工藝,施工人員的責任心等。由于設計箱梁的跨度大、配筋密、混凝土厚度薄,稍有不慎極易出現施工缺陷,因而研究改進預制箱梁的施工工藝很有必要。在本文中,通過對預應力梁板預制時的質量控制做出相應的分析,同時也在此基礎上提出下文內容,希望能夠給予同行業工作人員提供出相應的參考價值,進一步加強預應力兩班在制作中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后張法;箱梁預制;施工;要點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20-0061-01
引言
預應力混凝土預制箱梁目前廣為應用于各橋梁工程施工,具有生產效率高、受力性能佳、耐久性能好等生產優點。在箱梁預制過程中,可同時進行橋梁基礎、下部構造施工,可大大縮短工期,有效解決了質量與進度之間存在的“矛盾”。所以,不斷地學習、增強預制箱梁施工技術,為工程創造更大的經濟、施工效益成為工程施工的重點。
1 后張法預應力梁板預制概述
1.1 工藝特征
具有剛性臺座安裝,拆除非常方便快捷的特征;其中,對于剛性臺座周轉應用次數的提升,可減少對資源的消耗量;對于預制梁板質量的保障,要保障底板色澤具有一致性;在完成預制梁板工作之后,可減少混凝土臺座設備的投入量并保護了環境。
1.2 使用范圍
對于該項施工工藝的應用,非常適合在條件比較復雜的地形當中應用,而且能夠適用于場地比較有限,同類型橋梁數量比較多的項目施工當中。
1.3 工藝原理
利用分段制作工藝加工拼裝完成的剛性臺座,在預制梁有良好質量的情況下,可減少投入場地恢復設備的數量并有益于環境的保護,提升了對臺座的周轉應用率,減少了對資源的消耗數量。
2 橋梁工程后張法預應力箱梁預制施工的施工工藝分析
2.1 底模鋪設
底模清理干凈,底模表面無混凝土殘存物,且線形平順,表面平整。測量底模長度,調整鍥形塊位置及四個角的高度,確保鋼模板平整度符合規范要求。涂抹脫模劑必須均勻,無積油污染鋼筋。底模兩側與側膜接觸面安裝直徑不小于3cm的軟塑料管,塑料管與底模頂面平行,接縫平整,防止漏漿。
2.2鋼筋骨架制作
預制箱梁的鋼筋應進行整體綁扎,底板、腹板鋼筋的安裝及綁扎的工作在箱梁預制場水泥平臺上的胎卡具上進行施工作業。1)鋼筋加工場地位于預制場加工棚內,采用混凝土場地硬化,頂部采用了新型彩鋼板進行了覆蓋,擋風、擋雨,可以全天候進行鋼筋加工作業施工。鋼筋加工采用自動化數控式立式鋼筋彎曲機進行加工,加工及焊接在堅固的水泥工作臺上進行施工作業。加工鋼筋前,先將盤圓鋼筋用全自動數控調直機進行調直,對彎曲的主筋進行調直,確保搭接焊的兩個主筋受力在同一直線上。2)鋼筋的表面應潔凈,使用前應將表面油漬、漆皮鱗銹等清除干凈。3)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桿件中的鋼筋接頭,不宜綁扎。普通混凝土中直徑大于22mm的鋼筋,采用焊接。4)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現場焊接采用502型焊條進行焊接,嚴禁使用422型焊條進行焊接工作,焊工必須持證上崗。
2.4 側模、箱梁鋼筋骨架端模安裝
2.4.1 側模安裝
模板運輸至現場用砂輪將表面的浮銹、污漬、毛刺打磨刨光,使面板全部露出光澤,涂抹兩次新機油,模板接縫處貼雙面膠。模板的拼裝按規范要求允許偏差:模板的接縫處錯臺小于1mm,表面平整度2mm,軸線偏位5mm,模內長度尺寸與設計尺寸一致。安裝須保證線條平順、接縫嚴密且支撐穩固,要防止漏漿、跑模現象,端頭模板的安裝須注意角度和豎直度。錨墊板的安裝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保證孔道錨固端的錨墊板垂直于孔道中心線。
2.4.2 保護層墊塊的設置及鋼筋骨架入模
鋼筋骨架吊入模板前應對腹板骨架外側及底板鋼筋底部設置保護層墊塊,保護層墊塊采用高強度砂漿混凝土塊,高強度砂漿混凝土塊的厚度從3cm到5cm不等,滿足現場施工需要,墊塊的中心有預留孔,用扎絲穿入孔內與鋼筋綁扎進行固定,底板保護層呈梅花形狀布置,間距為0.5m*0.8m。
鋼筋骨架采用兩套30t龍門吊吊裝入模,采用多吊點平衡起吊的方式起吊,吊具為用Φ100mm的鋼管特制的多吊點吊架,吊架上的吊點與鋼筋骨架上的吊點對齊,由作業人員掛好吊繩,調節吊繩長度調節裝置使各吊點均勻受力,由龍門吊操作人員操作龍門吊將鋼筋骨架移動至檢驗合格的臺座模板內,下放到模板底20cm左右時暫停下放,由起重機人員指揮龍門吊移動使鋼筋骨架縱、橫向中軸線大致對齊。
然后再慢速下放鋼筋骨架,下放過程中注意保護波紋管堵頭使其不掉落。下放至底模大約10cm左右時再暫停下放,由現場操作人員調整保護層厚度直至滿足設計要求后再將鋼筋骨架下放到位。
2.4.3 內模安裝、頂板鋼筋安裝
鋼筋檢驗合格后及時安裝內模,內模在拼裝場地按照2-3節拼裝,用龍門吊吊入箱梁內,為了保證內模位置和保護層厚度,內外模分別與腹板鋼筋橫向每隔0.8米,上下間距0.5米設置高強砂漿墊塊作為支撐,并每隔1.5米在外模設一道橫梁以模板橫梁作為支撐,用可調螺桿向下頂緊,為了防止內模在澆筑時移位,用方木和三角楔將內外模支頂牢固,澆筑時將木撐逐步拆除。
2.4.4 端模安裝
端頭模板與側模接觸的兩側貼好雙面膠帶,銜接好兩模板之間的縫隙,端頭模板的鋼筋、波紋管預留孔洞在安裝完成后要將縫隙填塞密實,防止漏漿產生麻面,安裝須保證端頭線條平順、接縫嚴密且支撐穩固,要防止漏漿、跑模現象,端頭模板的安裝須注意角度和豎直度。
2.5 砼澆筑與養護
2.5.1砼澆筑
(1)澆筑方向從梁的一端開始,斜向推進,澆筑方法采用豎向分層、水平分段、連續澆筑完成,澆筑時間控制在3-5h之間。分段長度以3~6m為宜,前段混凝土初凝前必須澆筑下段混凝土,分段之間斜向接縫,上下層接茬錯開。在中間節段第一層厚度為30-40cm,分層下料并振搗,下層振搗密實后再投放上料層,上下層之間間隔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2)底板澆筑及振搗,砼從兩腹板口交替對稱放料,放料長度3m,放料數量為底板+腹板高出20cm的的全部砼量,在放料過程中可根據砼流入到底板處,同時在腹板口用插入式振搗輔助幫助砼流動,直到兩側腹板口砼全部進入底板后,兩側同時開啟下部附著式高頻振動器,連續振搗20-30秒,使側膜、底模與振動器達到共振,從而達到底板砼的密實。
2.5.2 砼養護
砼養生對于砼后期強度尤為重要,以往砼養生全部采用人工噴灑的方式,為了解決由于人工養生不到位而影響砼強度的情況,目前各項目部都引進了全新高壓水泵自動噴淋養生設備對頂板以下部位進行養生,頂板采用覆蓋透水土工布人工灑水保濕的方法,提高了養生方法,節約了人力,灑水養生時間不小于7天,達到養生時間由試驗時回彈強度,強度合格后再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 結束語
后張法預應力梁板預制施工工藝可全面保障橋梁的設計以及質量,因此在對其進行應用的過程中,要保障好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的實際質量,將施工管理的力度進行提升,尤其是對施工進程的質量要非常嚴格,明確施工質量問題存在的因素,保障工程建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龐慧平.橋梁梁板預制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J].居舍,2017(26):13.
[2]陳育紅.橋梁梁板預制常見問題與相關解決方法分析[J].四川水泥,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