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霞
“鼻后滴漏綜合征”是一種由于鼻分泌物向后流,進入咽喉部形成的物理性刺激,或者是由鼻部炎癥形成的反射性刺激所致的一類綜合征,又稱為上氣道咳嗽綜合征。該病會反復或持續發作,最終發展成為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咳嗽為唯一癥狀

鼻后滴漏綜合征以慢性咳嗽為唯一癥狀,在慢性咳嗽患者中占28%~57.6%,容易被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
所以,我們應當了解鼻后滴漏綜合征的臨床特點:①發作性或持續性咳嗽,以白天咳嗽為主,入睡后較少咳嗽;②有鼻涕向后流入口內及黏液附著咽后壁的感覺,患者總想咳嗽,并有鼻癢、鼻塞、流涕或聲音嘶啞等不適感;③常見的病因是鼻竇炎,其次是過敏性鼻炎、感冒后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和慢性鼻咽炎等;④查體發現咽后壁有黏液附著,外觀呈細小的鵝卵石樣;⑤在針對鼻部疾病治療后,咳嗽癥狀可隨之緩解。
預防從三點著手
預防鼻后滴漏綜合征的關鍵是預防及減少急慢性鼻部疾病,需要從三點著手:①積極防治上呼吸道感染;②積極改善周圍環境,盡量避免接觸過敏源;③禁止用手挖鼻,不要用力擤鼻涕。
已經明確診斷的患者要注意避免煙塵刺激,徹底戒煙;寒冷季節加強御寒保暖,防止受涼;增強體質與合理飲食等,以減少復發。
治療從原發病著手
鼻后滴漏綜合征的治療要視原發病而定。
鼻竇炎 選用強有力的廣譜抗生素,如新青霉素、頭孢菌素二代等,以嚴格控制感染,必要時行鼻竇穿刺局部應用抗生素。對癥治療主要是給予減充血劑,如1%麻黃素滴鼻劑,每次1~2滴,每日2次。還可輔用抗組胺藥(如撲爾敏)治療,以消除組織水腫。
感冒后鼻炎和血管舒縮性鼻炎 聯合應用第1代抗組胺藥和減充血劑治療即有效,可在數日內使癥狀得到緩解。例如,用撲爾敏加鹽酸偽黃麻堿。如果鼻塞嚴重,還可給予如1%麻黃素滴鼻。
過敏性鼻炎 可選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如鼻腔吸入丙酸倍氯米松。同時應用無鎮靜作用的第2代抗組胺藥,如息斯敏。實踐證明,糖皮質激素與第2代抗組胺藥聯合治療過敏性鼻炎,療效較好。
慢性鼻咽炎 采用三類藥物的綜合治療,一是給予油性滴鼻劑滴鼻,如薄荷油滴鼻劑、新油滴鼻劑等,以保持局部黏膜濕潤。二是用慶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組成的混合溶液,以達到局部消炎作用。三是口服清熱解毒類中成藥,如鼻咽清毒劑、金嗓利咽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