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
1207億元,同比增長32.3%,這是阿里巴巴在第8個“雙11”中交出的答卷。不過,你眼里看到的“雙11”未必是真的“雙11”。
你覺得周圍的人都不買了,或者他們買的東西都退掉了,便會以為所有人都是如此,于是1207億元的交易額在你看來多半是刷的,其實這可能才是一個與事實相去甚遠的臆斷。
雙雄爭霸是基本競爭格局
在“雙11”玩不起來的電商越來越多了。在很多品類上,阿里巴巴構建的流量體系和京東構建的供應鏈體系已經展現了強大的競爭力,形成了良性的循環系統,對其他垂直電商和傳統零售商帶來了極大的沖擊,雙雄爭霸將成為未來行業的基本競爭格局。
自營與平臺各有優劣
“雙11”是阿里與京東的對臺戲,雖然體量上有不小差距,但是以自營為特色的京東仍在不斷蠶食阿里的市場份額,背后也是電商平臺模式和自營模式的對決。平臺的優勢在于規模可以做得很大,很好地調動了上百萬商家的力量。
天下最終無電商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企業和消費者的觸達點將不再局限于電腦、線下店甚至是智能手機,而是變得越來越多并且更為靈活。
除了實體店面,層出不窮的數字化觸點(包括 PC、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以及車載設備等)將會更多地成為面向用戶的前端接口,這些購物載體也會實現充分的打通與融合,消費者在碎片化和多場景下的購物行為將會大幅增加,我們也將越來越難以區分,一筆交易是由電子商務完成的,還是由傳統交易方式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