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麥穗
華為、OPPO、vivo等老牌的強勢崛起,與小米、360、錘子、樂視這些互聯網手機品牌集體失意之間的鮮明對比,不僅是手機市場簡單的勢能轉換,更是一場實業精神與資本主導入口布局的鮮活成績單。
山寨機留下的空白
山寨機被革命后留下的市場空白,是互聯網手機品牌的一場盛宴,也幾乎是最后的晚餐。一大批互聯網企業在資本驅動下,通過商業模式變革來尋求短期套利的投機式發展。隨著增長紅利消退后,湊熱鬧的都會出局,手機市場的競爭焦點將重新回歸產品本身。
實業精神善于與寂寞為伍
在聯想、TCL、酷派、中興、華為、金立這些傳統手機正規軍面對互聯網手機品牌和外資品牌凌厲的雙面攻勢下蹣跚前行時,幾乎沒有人會料到最不擅長做消費品市場的華為能殺出重圍,靠的就是終端研發上的持續高投入,堅持做自己的芯片,強調對底層核心技術的把控,對塑造產品核心差異化競爭力的戰略框架構建。
在如今這個信息渠道和資訊爆炸的年代,消費者日趨理智,識別套路的能力在增強。手機產業鏈已經沒有任何秘密可言,紅利期過后的飽和競爭,焦點重新回歸到了產品。
手機將死
由手機壟斷的單級入口,在效率和聚合的利益驅使下,粗暴地重構了人們的主流生活場景,減弱了人們主動思考的動力與自我個性化的塑造。這種由商業化驅動,通過技術變革人為制造的群體焦慮,與人類群居和個體多樣性的天性而言顯然是沖突的。
也許不要十年,我們看待手機就像現在看待曾經的BP機,它將會很快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