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法榮
數老年人都有晨練的習慣;但是每天清晨也是老年人犯心絞痛、中風和猝死的高峰時段,所以老年人晨練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掌握晨練注意事項,以免發生意外。
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后,不吃東西就鍛煉,身體的熱量不足,會促使身體釋放大量激素來分解蛋白產生能量,以補充運動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血液中游離脂肪酸的濃度會增高,過多的游離脂肪酸會對心肌造成影響,引起心律失常等問題,尤其是本來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易發生突然摔倒甚至猝死的意外事故。因此,對于有一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老人,晨練活動之前最好先服用一些降血壓藥物。此外,對于糖尿病人,空腹進行晨練極易誘發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
晨練不宜太早太陽升起來之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空氣質量較差。日出后,植物才開始進行光合作用,氧氣逐漸釋放,空氣質量才被逐漸“改良”。另外,早晨氣溫低,室內外溫差懸殊,這會兒出去鍛煉,容易受寒感冒,或者使哮喘病、“老慢支”、肺心病等病情加重。老人早上起來后可先在家里做些溫和運動或者做點家務,不要急著出去。最好等太陽出來后再去運動。
晨練前適量進食易消化老年人晨練前要適量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面包。牛奶、豆漿、粥、芝麻糊、麥片等松軟、溫熱的食物,以不感到饑餓為宜,要避免吃得過飽。特別是有胃腸道疾病的老年人,晨練前適量進食也有利于治療。糖尿病人容易餐后高血糖,此時運動不僅能夠鍛煉身體,也能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進食1小時后再晨練剛吃過飯,胃腸道開始消化食物,如果飯后立即運動,會造成消化不良,加重心臟負荷。所以,老年人應避免在飯后立即運動。而且,清晨人們剛醒,此時體內的交感神經會分泌大量的兒茶酚胺,心率和血壓也會隨之加快升高,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高峰期。建議老年人清晨吃完東西大約1小時后,待血糖緩慢上升了再出門運動。
晨練時間別超過30分鐘 老人運動前,一定別忘了先做準備活動,活動一下腰部與四肢,搓搓手,揉揉臉和耳朵,全身血液循環暢快了,再進行下一步運動,這樣也可以避免扭傷和拉傷。而且老年人晨練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為宜,運動量不宜過大,運動強度不宜過于劇烈,以避免心臟超負荷運轉危及生命。
(摘自《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