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芳
冬季天氣干燥,很多市民想要通過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然而不少媒體爆料,濫用加濕器極易引起“加濕性肺炎”。這樣的論斷是真的嗎?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生陳正賢表示,加濕器與肺炎并不存在必然聯系。“加濕性肺炎”是一種錯誤的說法
陳正賢表示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首先,從病理學上來看,“加濕性肺炎”的說法并不存在,而且加濕器的使用不一定會造成肺炎的發生。記者進一步搜索發現,早前就有相關的報道,“市民張先生表示,入冬后,一直身體健康的8歲兒子經常在早上起床后流鼻血,而且時不時咳嗽。有人提醒他這是冬季室內空氣干燥引起的,應該買一個加濕器放在家里。可是買了加濕器后,感覺情況反而更糟。記者從清遠市多家醫院呼吸科了解到,進入冬季后因不當使用加濕器致患上呼吸道疾病的人有所增加,這類患者被統稱為‘加濕性肺炎。”類似的報道還有很多,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恐慌。
在這些報道中,講到此種肺炎與夏季流行的“空調病”類似,“加濕性肺炎”不僅僅單指肺炎一種疾病,還包括因不當使用加濕器造成的呼吸道系統的一系列疾病,其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
加濕器引起肺炎3原因
陳正賢分析,通過加濕器患上急性支氣管炎的原因大致是幾種:
一是由于室內本身濕度良好,使用加濕器后空氣的濕度增大,而人體氣道滲透壓是恒定的,氣道內的水分與組織是固定的指數,一旦吸入過度的水分就會破壞這種平衡,輕度時會出現氣管痙攣等癥狀,嚴重時會出現窒息的后果。
二是附著在灰塵上的病菌更容易繁殖,容易產生蚊蟲,增加了人們感染的幾率。
三是加濕器內本身比較臟,其中的污染物通過霧化作用擴散到空氣中,被吸入到呼吸道內后,會損傷呼吸道黏膜,進而增加感染的風險。
沿海地區無需使用加濕器
“正常來說,對人身體健康的空氣濕度應該保持在60%~70%之間,低于50%時,人體如果出現喉嚨、鼻子干燥等癥狀,就盡量增加空氣濕度。”天氣干燥時,可能會造成慢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對極端天氣會產生比較厲害的反應,與大氣壓相關。陳正賢教給記者,如需加濕,可直接在室內放置一盆水便可,或者多吃青菜水果補充水分。而且他認為,沿海城市,從全年來說,空氣濕度完全可以滿足人體需求,不需要另外再配置加濕器增加濕度。
可進行注射疫苗預防肺炎感染
“肺炎是常見病,老年人和孩子是感染肺炎的高危人群。”陳正賢建議這類人群在高發季節打疫苗進行預防。其中,肺炎疫苗的注射不與流感疫苗沖突,流感是預防病毒的,肺炎是預防細菌感染的。頑固性肺炎大多發生在醫院,而少發于社區,所以市民不用特別擔憂。如果到了肺炎的高發期,建議大家帶上普通的醫藥口罩進行預防即可,但口罩須及時更換。
同時,陳正賢提醒,一旦咳嗽染上肺炎,必須及時治療,否則延誤病情會引發并發癥的產生,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溫馨提示]
不要在加濕器中加入任何添加物
商家在推銷加濕器時,宣稱“加入板藍根沖劑、魚腥草注射液或抗病毒口服液,可有效預防流行性感冒;加入滴醋,能起到殺菌的作用;加花露水,可緩解兒童鼻塞等”,陳正賢提醒,不要在加濕器中加入任何添加物,否則吸入肺部,容易導致鼻炎或哮喘,甚至會產生嚴重后果。
(摘自《健康養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