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芳 吳佳儀
有一老年人在網上發微博表達自己的困惑,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夜里小腿抽筋,疼痛難忍,夜不能寐。聽人說,抽筋是缺鈣,可他每天都喝牛奶,還是經常抽筋不斷,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骨科主任汪青春醫師提醒,“腳抽筋不只是缺鈣的原因,還有可能是著涼、肌肉疲勞、損傷等多種因素造成的。不管是疲勞、受涼還是缺鈣,都會影響鈣離子通道,導致肌肉痙攣。”
抽筋,醫學上稱為肌肉痙攣,是神經肌肉異常興奮引起肌肉不自主、無征兆的過度收縮,發作時表現為肌肉明顯壓榨樣收縮,疼痛難忍,可持續數秒或數十秒,后逐漸緩解,可殘留局部痛感。
反復抽筋或為疾病提示
汪青春為大家逐例分析,例如,因為受涼抽筋,其本質也是身體機制因受涼導致局部肌肉鈣流入不足有關。還有運動損傷,例如腰椎間盤突出受傷的一側,下肢小腿肚處容易出現抽筋的癥狀,這與局部神經和血管的功能異常有關。
反復多次地抽筋,是提示某些疾病的預兆,比如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等疾病的提示。如果反復抽筋會造成肌肉長時間的痙攣導致肌源性損害。
按壓拉伸緩解抽筋
汪青春表示,抽筋比較常見的部位在小腿肚子部位,小腿的腓腸肌;其次膈肌,甚至是腹壁肌肉。如果是發生在行走狀態,腿肚子抽筋會容易摔倒;如果是游泳時抽筋就必須小心溺水。根據不同的狀況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在抽筋的肌肉對稱性的地方進行拉伸牽張運動或者強力的按壓。
具體而言,日常小腿后面的肌肉抽筋時,可坐位或靠墻,雙手扳腳尖使腳趾上翹,接著盡量伸直膝關節;熱敷或輕度按摩放松緊張的肌肉;游泳抽筋時先深吸一口氣憋住,身體仰浮,用抽筋腿對側的手抓住腳趾向身體方向拉,用另一手向下壓膝蓋,使腿向后伸展,緩解后上岸繼續按摩休息。
預防抽筋有訣竅
汪青春認為,“不管哪種原因導致的抽筋癥狀,都會有不同的病史可循。”比如,受涼引起的抽筋大多與寒冷的環境影響有關,所以需要注意保暖;像腰椎間盤突出癥,就會出現小腿肌肉麻木、乏力等癥狀。在專業醫生診斷下,找到準確的病因,才能對癥下藥,治愈或緩解抽筋癥狀。當然,我們還可以采取以下適當的防護措施來避免抽筋的發生:
1.驅寒保暖。尤其是在睡眠時,睡前熱水燙腳,每日對小腿肌肉進行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2.適當鍛煉。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和運動,活動前注意熱身,改善血供,增強肌肉收縮能力;運動前的肌肉、關節拉伸、運動后的肌肉放松非常重要。
3.適當補鈣。多吃維生素D、鈣片、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蝦皮、海帶、豆腐等。汪青春醫生認為,“因缺鈣而引起的抽筋,補鈣是關鍵。不過,補鈣很有學問,與人體鈣代謝狀態、既往疾病,以及飲食、運動、鈣劑型、含鈣量等等均有密切關系。”
4.改善血供。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血流狀態。減輕體重,提倡飲食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類及其制品)的食物。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改善脂質代類的藥物、改善動脈壁結構藥物等,同時需要積極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摘自《廣東科技報》)